词条 | 贯溪地围子 |
释义 | 基本简介地处汉水上游的西乡县白龙塘镇贯溪村,流传着一种既土生土长,又十分独特的民间歌舞剧—地围子。 贯溪村先民们长期以耕织,渔猎活动为职。人们崇拜生产劳动,便模仿动物姿态和生产劳动中的典型动作,经漫长岁月,民间舞蹈随之产生。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使贯溪村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历史渊源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村中有安灵寺一座,据说始建于公元713~741(唐开元年间),已三易其址,庙上镶有碑石一块,碑文载:先年风雨不调,五谷欠收,众姓人等同立青苗土地冰雹将军神会演戏酬谢神灵,报答神恩。落款是:经理首人刘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仝立。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村渡口船桥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时,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的地围子等节目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山群众选举德高望众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口:“灯会的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刘寅是清代秀才,其子刘世秀,孙子刘代儒都是地围子的崇拜者,据刘代儒讲,爷爷刘寅在清光绪年间出任灯会会首;那时地围子十分红火,每年安灵寺庙会和春节都要玩。白沔峡、三郎等地还有城里的县太爷都曾下过贴子。 该村主要住着刘、王、韩、张、李五姓人。据县志及历史资料记载,清道光年间,该村的张天甲、张天胜两兄弟已是地围子的著名艺人。张天甲生于1846年,他戏路宽,嗓音清脆,生、旦、净、丑样样熟练。《坐官》和《王婆骂鸡》是他的拿手戏。由于他饰演《坐官》中的“淮老爷”出了名,群众送给他“淮老爷”的雅号。据其孙张景清讲,1938年正月,72岁的张天甲自觉身体不佳,让他背到村子上演了《坐官》和《王婆骂鸡》两出戏。晚上回到家中才手把手地将《骂鸡》传给徒弟刘代才,终将这出戏有所保留。张天甲的徒弟有韩德焕、刘茂沛,刘代才。韩德焕的徒弟有韩世秀,韩世清,李厚壁。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得家族间竞争日趋活跃,为了光宗耀祖,他们鼓励和支持后人掌握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并把生产、劳动中的典型动作和模仿渔猎活动中的动物姿态吸纳于地围子的舞蹈动作之中。 如“虾子闹海”、“鳖偎沙”、“黑驴滚鞍”、“青蛙晒肚”、“蝎子过河”、“大拜三拜”、“鸽子旋窝”、“懒婆娘纺线”等。从古至今,凡是身怀绝技的人,都被视为当地最聪明,最有出息的人。不仅是家族之荣,也是全村之骄傲。这也是地围子能长期繁衍尘息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县剧团曾将地围子《鲤鱼招亲》改编加工成山乡剧参加了省、地汇报演出并获得奖励。1957年,老艺人韩德焕师徒五人带着地圈子《柳二姐赶会》参加了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演出集体二等奖和个人奖。1979年,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地围子的基础上创编子《送郞当义兵》获省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为地围子的发展繁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基本特征1、是典刑的民间信仰活动,它通过活动,表达了平民百姓为主体的人群祈福驱傩求平安吉祥的心愿。 2、自办庙会,自筹资金共享娱乐的民众组织和协作能力,建立一种自发的民间社会秩序。 3、载着一定的民俗事象,对民俗民风的考察存在有一定的价值。 4、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造成封闭式的传承关系(只在一个村中流传)。保存了地围子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 5、贯溪村地围子剧目繁多,内容极其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是典型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地方特点十分鲜明。 6、贯溪村地围子传承关系独特而且十分清楚,均为历朝历代师父所传。其中也有爱好者自幼追随地围子自学成艺的。 主要价值l、保留了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的民间文化,是研究民间民众世界观和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 2、是民间的文化活动之一,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形态,传承着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地围子是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具有凝聚力,能增强群众团结互助之精神,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较大作用。 4、贯溪村地围子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繁多的全过程(即由只是蹦蹦跳跳到溶、说、唱、舞、打为一体),历朝历代的师父们不断吸纳民族比间文化之精髓,发展充实地围子内齐,并将地围子从田间地头,场院村落搬上舞台,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用之竭的聪慧才智和创造力。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一、服饰: 地围子其服饰多采用戏曲服装。男角武生装扮,女角扮作花口。由于过去山区条件有限,也多在日常着装的基础上加以美化。如男角头顶用红布包裹,两鬓角插两束黄裱纸花,麻板草鞋尖上扎两朵红绒球。旦角多系男扮女装,用黑丝帕子将头包严,鬓角插花,戴耳环、手镯和戒指,身着彩衣彩裤,扮成年轻姑娘。 二、道具: 道具主要有花扇,草鞋,马鞭和花手帕。小生多执扇,花旦多拿手帕,花脸多挥马鞭,庄稼人多戴草帽。早年演山,男角定要戴草帽,将草帽当成男角的象征;衡量演员的表演水平即以其草帽功、扇子功,手帕功的高低而论。 有灯碗,碗里盛米,将点燃的蜡烛插于米中,顶于草帽之上。 三、器乐: 地围子乐器打击类和弦奏类。 l、弦奏类:有二胡、板胡、低胡、三弦、笛子。 2、打击类:有堂鼓、大锣、苏钹、铰子、马锣各—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