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贯通中国人性的管理法则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装: 285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10037385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贯通中国人性的管理法则》致力于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思想的管理法则,它全面结合中国文化的深厚背景和中国人性的现实状况,直面实际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力求让中国的管理者们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

管理中国人,就要“知己知彼”、因人而异地实施符合中国人行为心理特点的决策和管理行为,这就要求“用智伐心”,即先要真正掌握他们的心理节奏,搔到他们的“痒处”,方能动其心而顺己意,达到《孙子兵法》中“和衷共济”、“上下同欲者胜”的管理境界。

编辑推荐

《贯通中国人性的管理法则》贯通古今中外的管理学原理,并结合管理实际,从36个方面对中国的管理背景进行了层层剖析,然后再以此分析作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最后再辅以古今中外的管理实例,让大家更容易体会,也使大家能从中模拟实践。

目录

管理法则之一 事烦不能久,善于借用部下力量

管理背景之一 工作勤奋努力,吃苦耐劳

相应管理对策 让部下劳心劳力

经典管理实例 ①曾国藩任人得中兴

②李嘉诚不当小作坊主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杨懋春谈中国人的勤俭

管理法则之二 合理使用“资格激励”

管理背景之二 渴求理解,讲究名分

相应管理对策 诚心诚意求贤才

经典管理实例 ①秦昭王“五跪”迎范睢

②邵逸夫六请邹文怀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陈独秀谈中国人以感情为本位

管理法则之三 言出必行,不开空头支票

管理背景之三 讲求信义,重视诺言

相应管理对策 切勿轻易许愿

经典管理实例 ①齐桓公退地成霸主

②柳传志不对投资者撒谎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孙中山谈中国的信义

管理法则之四 别让资历掩盖了能力

管理背景之四 论资排辈等升迁

相应管理对策 采用过渡培养阶段

经典管理实例 ①元世祖破格用安童

②任正非依能重用李一男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汤因比谈中国的能力选官制

管理法则之五 动之以情,推心置人腹

管理背景之五 看重情义,知恩图报

相应管理对策 以情动人

经典管理实例 ①孙权动情数伤疤

②GE的情感管理方式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项退结谈中国人情感上的间接性

管理法则之六 不蒸馒头争口气,请将不如激将

管理背景之六 死要面子活受罪

相应管理对策 让部下自觉挣面子

经典管理实例 ①诸葛亮妙激老将出马

②黄光裕激将得国美高成长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项退结说“面子”

管理法则之七 见微知著,察人于细

管理背景之七 含蓄内敛

相应管理对策 采用细节识人法

经典管理实例 汉景帝巧试周亚夫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钱穆说中国人的“偏向内”

管理法则之八 做下属的坚强后盾

管理背景之八 依赖心理浓厚

相应管理对策 不可诿过于下属

经典管理实例 秦穆公揽孟明之过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文崇一说国民的“权威性格”

管理法则之九 打破小圈子,坚决制止内耗

管理背景之九 互不服气窝里斗

相应管理对策 让大家站到一个战壕里

经典管理实例 ①刘邦智统三杰

②秦始皇下保证书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储安平谈中国^缺乏组织和合作的能力

管理法则之十 逆向投资不从众

管理背景之十 头脑僵化、墨守成规

相应管理对策 身先士卒,锐意改革

经典管理实例 ①明成祖推行对外开放

②贺将波的欲取故予原则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约翰逊谈中国人的因循守旧

管理法则之十一 不即不离,亲疏有度

管理背景之十一 远之则怨,近之则狎

相应管理对策 恩威并施,保持距离

经典管理实例 ①朱元璋治理云南

②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奖与罚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柏杨谈中国人的自我膨胀

管理法则之十二 杀一儆百,震慑人心示权威

管理背景之十二 信服权威,服从领导

相应管理对策 诛大赏小,严以立威

经典管理实例 ①司马穰苴杀监军立威

②柳传志罚站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鲁迅谈中国人的卑怯

管理法则之十三 不要越权管理

管理背景之十三 看重关系,依傍靠山

相应管理对策 我部下的部下不是我的部下

经典管理实例 ①汉元帝鼓励何并打“豺狼”

②张果喜不走捷径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费孝通谈人伦

管理法则之十四 适度施压,逼部下勇挑重担

管理背景之十四 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相应管理对策 给部下压担子

经典管理实例 ①曾国藩给李鸿章层层加压

②潘石屹的末位淘汰制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林语堂谈知足常乐

管理法则之十五 拉开差距讲竞争

管理背景之十五 平均心理,相互扯平

相应管理对策 消灭“冬青丛效应”

经典管理实例 ①以战功论赏,秦卒勇于公战

②陶建幸鼓励竞争“淘金”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柏杨谈中国人的嫉妒

管理法则之十六 小权分散,不要把权都揽在自己手中

管理背景之十六 官本位思想严重

相应管理对策 学会授权,以权统人

经典管理实例 刘邦封官赢项羽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庄泽宣谈中国人的好利

管理法则之十七 不因人言而废才,让部下集中精力干正事

管理背景之十七 爱琢磨人,不爱琢磨事

相应管理对策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经典管理实例 光武帝放手用冯异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陶行知谈唯人主义

管理法则之十八 不以成败论英雄

管理背景之十八 同情弱者

相应管理对策 让部下有补过的机会

经典管理实例 ①楚王摘缨,唐狡死战

②IBM宽容犯错员工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牟宗三谈温润而悲悯之情

管理法则之十九 持经达权的中庸之道

管理背景之十九 不持中道,好走极端

相应管理对策 网开一面泯恩仇

经典管理实例 ①怀柔异主定天下

②不走偏执路线,孙宏斌开创顺驰时代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鲁迅谈偏执

管理法则之二十 鼓励部下大胆往前走

管理背景之二十 凡事做缩头乌龟,不敢出头

相应管理对策 以长虹贯日之勇鼓励部下

经典管理实例 刘秀的勇气感染法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孙中山说中国人不敢行

管理法则之二十一 果敢决策,进退坚决

管理背景之二十一 纠缠枝节,议而不决

相应管理对策 适度咨议敢决断

经典管理实例 ①赵武灵王断行“胡服骑射”

②林绍良敢拍板用人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张爱玲谈繁缛

管理法则之二十二 情境管理,改造下属的小聪明

管理背景之二十二 顺而不从,爱耍小聪明

相应管理对策 大事明鉴,小处糊涂

经典管理实例 宋太祖偏袒臣私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史密斯谈顺而不从

管理法则之二十三 精细化管理,杜绝“揩油”现象

管理背景之二十三 公私不分,能揩就揩

相应管理对策 分清界线,精细化管理

经典管理实例 ①朱元璋严刑峻法惩贪污

②李嘉诚明辨公私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鲁迅谈中国人揩油

管理法则之二十四 察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管理背景之二十四 崇尚清谈,眼高手低

相应管理对策 以能任人,不重虚言

经典管理实例 汉文帝不以口辩用人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唐钺说中国人的空谈

管理法则之二十五 去恶去好,隐藏个人好恶

管理背景之二十五 吹吹拍拍,曲意逢迎

相应管理对策 喜好憎恶深藏不露

经典管理实例 齐桓公隐“好”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康德谈中国人的奉承

管理法则之二十六 亮出诚心揽人心

管理背景之二十六 敏感多疑,不肯交心

相应管理对策 以诚相待,感化人心

经典管理实例 ①孙策赤待太史慈

②宗庆后“软磨硬泡”求贤才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钱穆谈中国人重报本

管理法则之二十七 兼听各方,让自己耳聪目明

管理背景之二十七 栽花不栽刺,报喜不报忧

相应管理对策 多听听反面意见

经典管理实例 ①秦始皇收回成命纳贤才

②张彻骂人受重用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大谷孝太郎说中国人的喜剧性结构

管理法则之二十八 抑制张狂部下,清除害群之马

管理背景之二十八 自视甚高

相应管理对策 运用权力,剔除刺头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孙隆基说国人缺乏自制

管理法则之二十九 洞烛情弊,防止内耗

管理背景之二十九 “红眼病”作怪,不要你过得比我好

相应管理对策 引导部下有序竞争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柏杨谈中国人的窝里斗

管理法则之三十 因势利导统御部下

管理背景之三十 做事随风转,一哄而上

相应管理对策 巧用四两拨千斤

经典管理实例 曹玮借势胜吐蕃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沃纳说中国人的集团行动本能

管理法则之三十一 制度至上,不以偏好搞特殊

管理背景之三十一 特殊化心态

相应管理对策 以身作则,用榜样来引导

经典管理实例 ①汉文帝重用不搞特殊的周亚夫

②霍英东不搞特殊化

名家谈中国人性格 孙隆基说中国人的特殊化倾向

管理法则之三十二 高标做事,低调管人

管理背景之三十二 喜谦卑

相应管理对策 沉静领导

经典管理实例 张廷玉谦卑做人低调处世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文崇一谈谦让

管理法则之三十三 激起“良性冲突”

管理背景之三十三 喜欢“一团和气”

相应管理对策 建立开放式冲突

经典管理实例 刘备巧托孤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钱穆谈中国人重和合

管理法则之三十四 采用扁平化分工合作模式

管理背景之三十四 排他性

相应管理对策 “矩阵组织”

经典管理实例 IBM在“巨型多维矩阵”跳舞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陈独秀谈中国人的“散”

管理法则之三十五 别让下属记恨

管理背景之二十五 不肯服输,有仇必报

相应管理对策 公心执法,让部下心悦诚服

经典管理实例 陆贾恩威并用降赵佗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黑格尔谈中国人的报复心

管理法则之三十六 讲仁恕,重法理也要重人情

管理背景之三十六 寻求安稳,盼望安心

相应管理对策 解决下属的后顾之忧

经典管理实例 刘备洒泪送徐庶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林语堂谈合理近情的态度

序言

管理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孟老夫子就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治”就是管理。而孟子的这句话又引发了另一个让古往今来的人都能各抒己见的问题:对中国人到底该怎么个“治”法?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要行仁政,收揽人心,让百姓从善;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所以要推行严刑峻法,震慑人心,让百姓惧法;道家主张“退让”,“无为”,要与民休息,让民自化。

诸子百家,众说纷纭,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而事实上无论采用哪一家的主张,都有利有弊,终难达到管理的完美境界。于是就有“王霸之道杂糅”的君主,和外儒内法或进儒退道的官员。但即便他们用出了浑身的解数,也难避免变乱蜂起、百弊丛生的局面,甚至招来王朝覆亡的下场。

这一来,古代的管理者们就不禁迷茫了、惶惑了。

文摘

管理背景之一 工作勤奋努力,吃苦耐劳

中国人都把勤劳当成美德,提倡兢兢业业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在《诗经》当中,人们就对不劳而食的贵族提出了愤怒的谴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自己不事劳作,却恬不知耻地去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不可容忍的。

无论从长度、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中国人的勤劳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从长度来说,中国人一天要工作很长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些有自己田地的小农的生活写照。但是在古代,这种小农只占总人口的小部分,大部分的农民既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又要给地主家做长、短工来糊口,而这些人的生活是相当苦的。

“一天之计在于晨”,于是他们早上六七点钟就起来干活,三餐的时间都卡得很紧,‘到晚上还要打火把,舀米、磨面、剁猪食、干家务。一直忙到下半夜才能睡觉。第二天一早又要起床,将昨日干过的活再来一遍,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复一年地辛劳,直到做不动了,就被人像扔一根被榨干了甜汁的甘蔗般地一把甩开。

这还是情形较好的,谁要遇上周扒皮一类的地主,那工作时间会更长,工作强度会更大,稍不如意还会有皮肉之苦。

就算是小农,也不是仅仅在田间劳作一个白天,由于他们的田地并不多,所以收成并不足养家,因此还要做一些副业才能养家。因而除了在田间劳作一天之外,他们还必须找一些事来做,而这些事情的劳动强度并不逊于农活,也使得他们一天的劳作时间远远长于12个小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