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观音诞
释义

民间信仰节日。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俗称观音菩萨、观音娘娘。观音在佛教中、民间被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菩萨,遇难众生祇须诵念其名号,其即前往拯救解难,故名观音。在中国寺院和民间,观音的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

简介

女相观音约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代以后。民间妇女则最崇拜“送子观音”,凡祈求生育的妇女多对其焚香、燃烛。民间庆祝观音诞的日子有多个: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成道之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涅盘日。在澳门,每个节日都有人庆祝,尤其是妇女成群结队地前往各观音堂烧香膜拜、祈求平安和好运;一些人家还在家中供奉观音偶像。

观音诞期一年有四个,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都是观音诞,以六月十九日山紫铺南泉观音庙的活动最隆重。观音是梵文的意译,是西方三圣之一,又是汉化佛教的四大菩萨 之一。据 《妙法莲花经》说,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如果人们遇 难,只要喊他的名字,就会前来救助。民间认为,观音能保护产育并能 送子,而旧时妇女最重要的事是生产,因而,送子观音是旧时妇女, 尤其是那些不孕妇女的护身符。

旧时,县内民间妇女十分重视观音诞,时间是每年的每年农历的 六月十九 观音诞(慈航真人得道日) 九月十九 观音诞(慈航真人 升天日)。观音菩萨的诞期,诞期又称为“观音开库”意为这一天观 音会将福气等借出去,保佑信众子民们所要所求之事能达到心愿,到 了九月份诞期或年尾时,要还愿。是日,各大寺庵凡供奉有观音的, 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在新兴,人们尤其信奉送子观音,并为其举行 各种仪式。县内观音诞在六祖镇的竹院庵最为隆重热烈。过去认为信 仰观音菩萨是一种迷信。现民间每到诞期,仍会举行各种仪式。

观音诞当天,县内各乡男女集于一处,此会名日生菜会。'生菜' 与'生仔',其音相同。赴会者多购生菜归,以为生子之兆。

来源

观音信仰是民间最普遍的信仰。它原本是佛教信仰,在中国衍化成为民间信仰,变成有众多化身传说的女神信仰。

这些传说,渗入了佛、道两教色彩及儒家伦理观,表现月中国民间信仰包容三教于一体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佛教史上,自东晋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后,人们对观音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尤其是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一部最小型的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更是深入北传佛教传播地区。

《观世音》这一佛教菩萨名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亦意译了“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他被视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 方三圣”之一,佛教徒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声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观世音”(见《法华经·普门 品》)。因唐讳太宗李世民名,故去“世”字,略称“观音”。

观音作为中国佛教崇拜的四大菩萨之一,中国也出现了相传是其显灵的说法的道场,位於浙江省普陀山。据称其生日是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夏历六月二十九,涅盘日是夏历九月十九。

由于经典上说观音化身千百亿,因此世间也崇拜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有了三十三观音(称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其总体的“圣观音”。

据称观音可应机以种种化身救众苦难,在中国寺院中的像常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庙,盛于唐代以後。

许多人概念之中以为观音是菩萨,其实,按佛经,他的名是“正法明如来”,由于他发大慈悲,为了助阿弥陀佛救渡众生,于是现菩萨身;这是他能感动人们普遍崇祀,把他崇为诸菩萨之首的原因。因此民间说法称他“观音佛祖”,也并不是没有理由。

历史

过了新年就进入农历的二月,现在仍广为流传的岁时行事中,二月十九日的“观音诞”也许就是二月中最重要的节日了。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她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神之一,按常规,声音是音响,只能是用耳朵去听,去分辨的,而“观音”则可以用眼睛观察到声音,可见其出手不凡;观音也是佛教诸神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也许就是这一缘故,她更受到信徒和世俗的欢心和爱戴,全国各地分布着许许多多的观音寺,即使是最常规的佛寺里,一般进山门的第一个大殿里,迎面就是一位笑得成眯齐眼的弥陀佛,背面是佛教世界的守护神—— 韦驮菩萨,二边就是分别被叫作“风调雨顺”的四大金刚。佛寺一般以第二进的“大雄宝殿”为正殿,正殿的正面一般供分别代表:前世、今世、来世的三尊释迦牟尼像,其背后就是观音居住的须弥山,慈祥的观音永远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观音是女性,她的作用就是冥冥之中的“妇女代表”,你有千愁万难,可以祈求“千手观音”,她肯定有一只手会相帮和使你摆脱困难;你有看不透的心思,可以祈求“千眼观音”,她一定会帮你指点迷津;你尚老来无子,可以祈求“送子观音”,不久你也许真的怀上了儿子。也许观音就是最世俗化的菩萨,她的能耐就是百姓最需要的,观音自然也是最受民众欢迎和尊敬的菩萨。张读,字圣用,是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右丞等职。其著《宦官志》中记:唐敬宗时,厨吏修御膳,烹卵,闻鼎中呼“观音菩萨”,声甚凄咽,因罢斥缁徒之诏,诏郡国各于精舍塑观音菩萨像。这是关于观音菩萨较早的记录,但是文中并没有观音菩萨是女身还是男身的记录。观音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早期被音译为观世音,后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改称“观音”,不过也有人认为她是梁朝妙岩公子得道成佛,并相传二月十九日是她的诞辰,六月十九日是她得道成菩萨的日子,这二天都是纪念观音的日子。其中二月十九日的观音诞更隆重一些。佛教经典认为佛陀生来就不同凡响,如释迦牟尼就不是从他母亲的产道里生出来的,而是从母亲的腋下钻出来的,他一出生就与成人一样,一只手指着天,一只手指着地,还像狮子一样大吼:“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菩萨的肌肤容貌也与常人不一样,明显不同的地方有32处,称之“三十二种相”,其中第三十一种相就是,常人的头发是直的,或稍带卷的,而佛陀的头发盘成螺状的髻,叫作“顶髻相”,这顶髻里藏着的是智慧和机敏。不信的话你可以到任何一座寺院的大雄宝殿里去看,“大雄”的头发肯定是像田螺一样的“顶髻相”。也许就是这一原因,田螺也与佛教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民间流传一个“田螺姑娘”的故事,这故事源于元代翰林院学士谢瑞的“女遗螺壳”的故事:谢瑞,年十七,未娶。于海中得大螺,贮于瓮中,每出游还,见炊食盈案,心甚疑惑,便于帘外窥视。见一少女从瓮中出炊。突入问之,女答曰:“妾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卿孤贫恭顺,使我相为守舍,侍卿取妇后再去,今无故相伺,不可复留。留此壳贮米谷,可不乏。”女倏然不见。这个故事与民间流传的“田螺姑娘”完全一样,只是主人公改为“海螺姑娘”而已。

记录高僧语录、故事的佛教经典《传灯录》中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村妇到天台山的寺院去烧香礼佛,祈祷菩萨保佑她一家平安,住持走到她身边对她讲:“汝疾归去,救数千物命!”但并没有告诉她用什么办法去救谁的命。村妇听后立即往家中赶,只看见她的儿媳从田里拎了一篮的田螺,准备煮田螺作下饭。村妇立即想到僧人讲的“救数千物命”就是田螺,于是从她儿媳手中夺下篮子,并将田螺全部放生。果然,村妇在寺院里所求之愿得以实现。中国的禅宗佛教信徒有僧人、居士、世俗弟子之分,在饮食上也有所谓“荤”、“素”之分,其中“荤”又有所谓“大荤”、“小荤”之分。一般讲,动物类食品及口感较重的蔬菜(如大蒜等)为荤,植物类食物为素,而荤食中较高级的能听懂人训示的动物叫作“大荤”,而较低级的听不懂人训示的动物,如鱼虾贝蛤类就为小荤。居士和世俗弟子可以不忌食,但逢佛教节日或相关的日子,他们可以食小荤而忌大荤。按理,田螺之类的低级动物属于小荤,但佛教规定,即使可以食小荤或可以食荤的居士也不食田螺,就是因为田螺与佛的“顶髻相”太像了。东海上的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二月十九日上普陀山进香自然是最时髦的活动。实际上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上普陀山可是一项“大开销”,所以大部分信徒只能赶往当地的观音寺进香礼佛,在苏州等大城市的观音寺、观音山形成热闹的节日活动。

清顾禄著《清嘉录》是记录苏州岁时风俗的专著,也是后人谈风俗引用最普遍的古籍之一,他在二月十九日“观音山香市”一节中介绍了一种叫“木梳柴”的小商贩,原文讲:观音山人以枣、栗诸木作盂、葫芦之属。或以寸木作域,上覆如笠,下悬如针,旋转为戏,俗呼“转盘图”。又以柳木片胶粘作小舫为小儿玩物,颇不耐寻。俗有“乖乖乖,观音山买木梳柴”之谣。文中讲的“转盘图”就是上海人讲的“转糖担”,制作一圆盘,以盘的中心向四周划如光芒的粗细不一的线条和空格,在中心竖一木杆,在木杆的顶端再做一如钟表指针的横杆,杆下垂一线,线下挂一针,小朋友花上几分钱就可以转动转盘一次。转盘停后,以下垂的针所停到的线条或空格中的物品为奖品。现在上海小学校门口附近还有这种转糖担。文中所谓“以枣、栗诸木作盂、葫芦之属”,这就是观音手持的瓶的变异,这显然是为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特地设计和制作的旅游纪念品。古代上海人以上海为“小苏州”而自豪,实际上,上海比苏州小多了,上海也有几座供观音的庵,但地方小得可怜,容不了几多人,“放生”是佛教善举之一,于是,买小动物放生就成了上海观音诞最风行的风俗活动。观音诞前一天,郊区的农民把捕捞的小鱼螺蛳,乌龟王八挑到城里,信徒们花钱买下后到城隍庙的放生地或附近的小河里放生,由于螺蛳像佛头上的“顶髻相”,于是买螺蛳放生也成了观音诞的重要活动。农历二月是江南螺蛳长势最好的季节,越冬后的螺蛳生长旺盛,肉质腴美,而其离繁殖产子还有一段时间,壳内还没有“小螺蛳”。大量的螺蛳在一二天内集中大量运入城市,放生的限期一过,这些螺蛳立即成为滞销商品而价格大跌,于是,二月十九日反而又成了上海人吃螺蛳的好辰光。

民国胡祖德《沪谚》中讲:“二月十九日,晚食田螺,称挑青节”,民间还有“过仔挑青节,天阴也勿冷”之谚。上海人以为螺蛳以壳青者为上品,称“青壳螺蛳”,实际上螺蛳的肉也是呈青色的,所谓“挑青”,就是挑螺蛳(肉)也。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一般发生在农历的三月头上,公历的4月5日,上海人善食螺蛳者大多选择在清明之前,民谚有“螺蛳不吃清明后”,除了螺蛳品质的本身原因外,应该与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的“挑青节”有点关系吧。僧人、居士、信徒争购螺蛳放生,而常人则贪便宜大啖螺蛳,于是上海的信徒们编了支叫作《螺蛳经》的歌谣,希望吓唬人们不要吃螺蛳,谣不长,抄录如下:螺蛳经,念与众人听。日里沿沙走,夜里宿沙村,撞看村里人,缚手缚脚捉我们,九十九个亲生子(指螺壳内有众多未出生的小螺蛳),合家一百有余零,全家落汤锅,把我烹,挑我肉,抽我筋;单剩壳,丢在壁角里,鸡来爬,两耳只闻响落落,观音娘娘看见眼泪纷纷落。

传说

民间信仰的观音,则是传说中古天竺一处叫兴林国的三公主名妙善,姐妙音、妙言(也有传说,观音名妙善,姐妙言、妙元)。

民间传说的观音,是慈航古佛化身,从小吃素,她十六岁时,因不肯依父命招驸马得罪父亲,在白雀寺修行,受到考验。

由于妙善的父亲不喜欢她修行,她的父亲便对出家的女儿一再折腾,但妙善信心不退,中间还出现许多神明佑护的神话。最後她终于救渡了造罪深重的父亲,也修成正果。

华人民间信仰俗称,观音为妙庄王的第三女妙音,母称为宝德后,其姐为妙言、妙元。

又说,观音是慈航降生,救世间万劫。而华人民间俗传以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转劫,诞生人间之日;因此,便以祝寿的形式供奉观音佛祖。

华人民间信仰又俗信,观音是在六月十九日得道升天,各寺庙及斋堂在这一日也都以素菜为供礼。依旧俗,在这一天,也要把刻有观音名的银牌挂在小孩胸前,或成为孩子举行上契仪式,祈求平安长大,称为“棺絭”。

民间还相信观音是在农历九月十九得道,传说她在人间成就一切事业之後,是在这一日脱凡胎,经中国东海普陀洛迦山,转向中原开始其普渡众生之生。因此,又以此日称为“观音挂璎珞日”。

习俗

1)民间以为,小孩的平安长大,有赖神明的保佑。因此,在信仰观音为女身的中国,流传在节日向神明祈求护身带与护身符。让儿童上契观音为干娘,希望神明保护儿童快高长大。

2)民间“棺絭”制度是一种更讲究的上契方式,多数在小孩出生一年後才做;是以一枚铜钱用红线穿过铜钱的孔(也有用银角穿孔),这称为“絭”。

将“絭”连同其他供奉品在寺庙向神明祭拜,祈求保护孩子,祭拜完备後挂在孩子颈上则称为“棺”。讲究的棺絭则是用银牌,牌上刻有神明的名字。本习俗不只是适用於祈求观音保护,也适用在祈求其他神明的场合。有些孩子,可能向超过一个神明认契为乾爹或者乾娘。孩子到16岁成年後,就要“脱絭”。

3)有一些香火旺盛的民间庙宇,会在这一日演戏酬神,而正统的佛教庙宇则会举办素宴或者经会。

4)观音也是妇女祈子的对象,福建人的风俗是以供奉红花祈求生子。

意义

观音以他救苦救难和千处寻求千处应的形象,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中国社会里观音的女身形象,亦使到菩萨的信仰广泛流传,在讲究男女之妨的旧社会之中,一个女神更容易广泛获得妇女的崇拜与祈求。

活动

通过宗教团体举办各种相应的活动,宣扬观音的慈悲与奉献精神,提倡学习观音以自我观照和自省自观为根本的慈悲救渡胸怀,并提升本身的处事应世智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