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冠瘿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冠瘿病 别名:根癌病、根瘤病、黑瘤病、肿根病 拉丁学名:Agrobacterium tumaciens(Smith and Townsend) Conn 英文名:Crown gall of many woody plants 有害生物类型:病害 病原类别::细菌 病原:根癌土壤杆菌 形态特征根癌土壤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荚膜,不形成芽孢,细菌杆状,0.4-0.8μm×1.0-3.0μm,1-4根周生鞭毛,如1根则多侧生。好气性,需氧呼吸,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6.0。以氨基酸、硝酸盐和铵盐作为唯一碳源。产生3-酮基乳酸,在甘露醇硝酸盐甘油磷酸盐琼脂上,具有晕圈或形成褐色粘的生长物,并常有白色沉淀物。菌落通常为圆形,隆起,光滑,白色至灰白色,半透明。 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包括阿尔及利亚、埃及、肯尼亚、利比亚、马拉维、埃塞俄比亚、摩洛哥、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塞舌尔、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以色列、日本、朝鲜、黎巴嫩、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叙利亚、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比利时、英国、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前南斯拉夫、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国内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辽宁、河北、北京、吉林、浙江、福建、安徽、新疆。 寄主范围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山楂属(Crataegus)、李属(Prunus)、蔷薇属(Rosa)、悬钩子属(Rubus)、杨属(Populus)、柳属(Salix)、胡桃属(Juglans)、板栗属(Castanea)、葡萄属(Vitis)、菊属(Dendranthema)、冷杉属(Abies)、铁苋菜属(Acalypha)、槭属(Acer)、猕猴桃属(Actinidia)、龙舌兰(Agave salmian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桦木属(Betula)、山茶属(Camellia)、油橄榄(Olea europea)等包括331个属的640个不同种植物。 传播途径病原菌栖息于土壤及病瘤的表层,可通过带病苗木、插条、接穗或幼树等人为传播;也可通过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等自然传播。 典型症状冠瘿病又称根癌病、根瘤病、黑瘤病、肿瘤及肿根病等,病原为土壤杆菌,该病原菌主要发生在幼苗和幼树干基部和根部。初期在被害处形成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的灰白色瘤状物,难以与愈伤组织区分。但它较愈伤组织发育快,后期成大瘤,瘤面粗糙并龟裂,质地坚硬,可轻轻将瘤掰掉,瘤的直径最大可达30cm。受害树木生长衰弱,如果根颈和主干上的病瘤环周,则寄主生长趋于停滞,叶片发黄而早落,甚至枯死。此病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侵染循环病原菌在病瘤中、土壤中或土壤中的寄主残体内越冬。存活1年以上,2年内得不到侵染机会即失去生活力。由伤口侵入,在寄主细胞壁上有一种糖蛋白是侵染附着点,嫁接、害虫和中耕造成的伤口均可引起此病侵染。只有携带Ti质粒的菌株才具有致病性。在微碱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圃地以及切接苗木、幼苗上发病多亦重。病害在22%左右发展较快,从侵入到显现症状约需2-3个月。传播途径:病原菌栖息于土壤及病瘤的表层,可通过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等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带病苗木、插条、接穗或幼树等人为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适生范围:该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在我国大多地区均有分布,故适生范围非常广泛。 检测方法1、检测冠瘿碱 植物界中只有受到土壤杆菌侵染的植物才产生冠瘿碱。因此,如果在某一植物组织检测到冠瘿碱,则必然已受到土壤杆菌的侵染。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常压纸电泳检测法。具体方法如下:取0.5g(鲜重)瘤组织加0.5ml蒸馏水(或乙醇)研磨,匀浆后经1600离心力(g)离心15min或10000转/min离心,取5-10ml用微量注射器点样。电泳纸采用Whatman No.3滤纸(32cm×10cm),在离阴极3.5cm处为点样线,每点相隔1.5cm,点样后用吹风机吹干。滤纸放在电泳槽上用甲酸、乙酸、水为电泳液,在400V下电泳5min,再用360V电泳20min,然后取出滤纸烘干。滤纸用菲醌试剂(A液:2mg菲醌溶于10ml无水乙醇;B液体:1g NaOH溶于10ml 60%乙醇。A、B液体混合)喷湿,风干,20min后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亮点即为冠瘿碱的位置。不同土壤杆菌的生物变种所诱导产生的冠瘿碱种类不同,共有农杆碱(agropine)、胭脂碱(Nopaline)、章鱼碱(Octo-pine)和Mannopine四类。在纸电泳上,选择合适缓冲液的pH值可以将其按电泳方向或迁移率分开,借此也可以鉴定病原菌的种类。 2、以T-DNA为探针的分子杂交检测。若一冠瘿是受土壤杆菌诱导,则其必含有T-DNA。以P32 标记的T-DNA作探针可检测到冠瘿组织中的T-DNA。从冠瘿组织中提取总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这些切开的DNA片段,用高pH将DNA变性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将已克隆的并用缺口翻译标记的T-DNA探针与硝酸纤维素膜冲洗杂交,若冠瘿组织中存在T-DNA,则膜必然会与标记的T-DNA探针杂交结合,多余的未结合的探针被冲洗掉,然后用放射自显影来检测膜中的T-DNA。 3、PCR检测 目前对Ti和Ri质粒的T-DNA碱基序列已全部测定,根据这些序列,选Ti质粒T-DNA中较保守的碱基序列而且在Ri质粒中又不存在的序列作为引物,引物对之间的长度以不小于1.5Kb(千个碱基对)为宜,也可以选T-DNA中的某一基因区为扩增靶区。 防治措施①加强检,严禁从疫区调入带病苗木,发现带疫苗木应及时销毁。 ②在寄主植物生长期间,对初发病的带疫植株,可采取切除病瘤,并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涂抹伤口,或拔除销毁。 ③利用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84菌株,产生了一种细菌素Agrocin84 (简称为A84),它能够选择性抑制致病性的放射土壤杆菌而对非致病性的菌株没有影响,可对核果类果树根癌病进行生物防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