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港镇 |
释义 | 官港镇位于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市——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是皖南赣北山货的主要集散地,是两省通衢的交通枢纽,206国道和222省道贯穿全境,南接景德镇,北临安庆,西毗九江,东连九华山、黄山。官港镇辖16个行政村、110个村民组、2万人口,面积154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尤以茶叶、香菇、木耳、灵芝为盛,素有“茶都”、“菇城”之美誉。 名称由来官港名字来历于山下村巷座落在尧渡河和龙泉河支流的分水岭上,当地群众说:“两边哗哗响,中间是干港”,因名“干港”,由于这一带方言“干”与“官”读音相同,遂被人们称为“官港”。 历史沿革解放初期为高坦乡;1956年改建官港乡;1958年成立官港人民公社;1969年更名为跃进公社;1972年撤销跃进公社,石城划出,复称官港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恢复官港乡;1992年安徽省撤区并乡时与石城合并成立官港镇;1995年石城划出仍称官港镇。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石城乡(石城乡以取驻地白石口的“石”字和附近城东胡家的“城”字得名。1952年始建石城乡,1958年与官港合并成立官港人民公社,1969年更名为跃进公社,1972年撤销跃进公社与官港分开重建石城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恢复石城乡,1992年安徽省撤区并乡时并入官港镇,1995年从官港析出复设石城乡)并入。 基本概况官港镇,属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辖镇。镇政府驻官港,东经116°56′,北纬30°54′;位于县城南26公里处。北靠香隅、尧渡、花园里,东邻江西省浮梁县西湖,南依木塔、泥溪,西与江西彭泽县浩山交界。行政区面积244平方公里,总人口29044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343人。官港镇设立官港、黄柏、陈镇、秧畈、许村、洪畈、政源、北城、夏联、新溪、横岭、杨村、古桥、长溪、乌竹、民主16个村民委员会。206国道纵穿东部并向境内东南部曲折穿过,222省道从官港相接206国道纵穿境内南部,全官港镇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 水利资源官港镇全境属脊岭山区。境内木坑河、兆吉河、洪畈河、九龙河为尧渡河水系;南港河、荞麦河属龙泉河水系;小(一)型跃进、九龙水库集雨面积分别为550、1310公顷,总库容量分别为125、116.6万方;小(二)型西垅山水库、斜坑水库、镇元山水库、茅岭山水库、里余水库、跃进套库、张家山水库、黄家山水库、罗卜冲水库、东术垅水库、小梅山水库、九龙坑水库、花屋里水库、唐山寺水库、新创水库、丁坑水库、李溪坑水库、董家坑水库、统匠坞水库、前进水库、黄龙水库、云雾坑水库、乌山冲水库、张家冲水库、古塘水库集雨面积依次为420、280、400、100、180、380、110、140、50、50、200、80、100、80、200、142、190、150、220、80、60、80、560、40、30公顷,总库容量依次为31.2、17.6、65、72、53、77.3、30.9、15、13、15.5、13、19.3、25、58、14、15.1、20、14.2、13、20.2、27.4、28、10.5、12.8、14.2万方。 农业发展官港物阜民丰,山灵水秀,资源丰富。官港镇山场面积31.2万亩,有林面积2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耕地面积19660亩,其中优质粮、油、棉基地5000多亩。农业以水稻为主,麦、油料、中药材等次之。盛产茶叶、香菇、木耳、柑橘、灵芝,素有“茶都菇城”之美誉。茶园面积17200亩,其中无公害茶园9780亩;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2000万棒。“阳排翠春”、“大王云尖”、“北岗雾豪”等享誉县内外,其中“阳排翠春”荣获首届“中国(国际)九华佛茶文化节”金奖和中国茶叶学会第七届“中茶杯”一等奖。“官港”牌系列名优食用菌产品2002年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销往京、沪、闽、苏、鄂等十几个省份的50多个城市。官港茶叶香菇市场自1999年兴建以来,已连续三届跨入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2006年12月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定点市场,现已成为皖南赣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官港镇已成为东至县林业大镇、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一个以农产品种植、营销、科研、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官港镇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境内206国道和222省道拓宽改造工程已近完工,镇内县乡道、村道交通顺畅,集镇下水道、路灯、人行道等市政工程已全部竣工使用,邮政、医中学、供水、供电、金融、国地税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个私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势头迅猛,2002年全官港镇财政收入实现2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50元。全官港镇村村有小学,镇有中学。镇有卫生院,各村均建有医疗室。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敬老院里可供养20位老人。 美丽官港官港镇位于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 21 世纪议程》试点市 --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是皖南赣北山货的主要集散地,是皖赣两省通衢的交通枢纽,206国道和222省道贯穿全境,南接景德镇,北临安庆,西毗九江,东连九华山、黄山。2007年2月石城乡整建制并入官港镇,全镇辖16个行政村、179个村民组,7936户,29705人,耕地面积19842亩,国土面积243.54平方公里。2009年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782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66万元,农林牧渔产值12643万元,人均纯收入4740元。 官港地处山区,资源丰富,人称东至县的“山区资源库”,不但茶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还是东至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盛产香菇、竹荪、猴头、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蘑菇、银耳、平菇、草菇等,素有“茶都、菌城”之称。皖西南最大的菌类产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毛木耳基地市场—官港茶叶香菇市场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农产品重点批发市场、安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产品绿色批发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 官港灵山秀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革命烈士,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明王禅寺、“四角尖”山麓中共东至党组织创始人陈仲亭墓,清朝陆军部尚书两江总督周馥墓,段氏国务总理、民国驻日大使,安徽省省长许世英故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六兽灯,秧畈民歌、庙会等都是人们旅游休闲观光的理想选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卫生、教育、供电、用水等公益事业基础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质,社会繁荣稳定,经济政策优惠,更是社会各界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旅游资源官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有雨花台陈仲亭烈士诞生地官港村,国民政府驻日大使、段祺瑞政府内阁总理许世英家乡许村村。 新溪“六兽灯”闻名遐迩,自民国流传至今,作为“东至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云雾坑周馥墓、明王禅寺、唐山寺、水波岭等名胜古迹,是县内外知名的观光旅游胜地和休闲去处。周馥墓在官港镇大桥村云雾坑山坡上。山下原有神道,今废,两侧存水泥塑翁仲5个;穿过神道有青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坟前有拜台,基框以青石水泥砌成,冢高1.1米,面积59平方米,家前后各嵌石碑一块,碑文均楷体阴刻;后横书“周氏祖墓”。 五大景点官港镇峦峰叠嶂,四季如春,是皖南天然的“森林公园”。走进官港,既能领略江山秀美,又能拜竭帝王及历史名人遗踪,实为游览避暑之胜地。官港镇境内共有五大旅游景点分布镇区东南西北: 一是“许世英故居”旅游景点(西北)。许世英是官港镇许村人,19岁中秀才,1897年选送京师参加廷考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任事,从此跻身官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先后在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军阀政府中任大理院院长、民政总长、福建和安徽省省长、国务总理,1927年至1951年,任蒋介石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驻日大使、政务委员兼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总统府资政。2004年许世英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从206 国道通往许世英故居的水泥路面已全部修通,许世英故居正在抢修保护之中。 二是“四角尖”旅游景点(镇西)。四峰并列,气势磅礴,景色绚丽,引人入胜。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早在元末群雄逐鹿期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建立驿站,祭天地问计苍穹,后大获全胜。朱元璋登基后在此建寺庙一座,赐名“明王禅寺”,以报山神天公之助。主要景点有四角尖、仙姑排、亭子腰、仙水池、飞来龙等十余处。山上茂林修竹,泉水潺潺。登高远眺,长江宛如玉带横陈,江南风光尽收眼底。目前,4000米盘山公路已全部修通,游人可驱车直达山顶。 三是“水坡岭”旅游景点(西南)。古木参天,候鸟成群。景区内有一处尼姑庵,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庵前有两尊巨大香炉矗立峭壁之上,佛烟袅袅。庵后有一座人造天池西垅水库,碧波粼粼。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留恋而忘返。 四是“云雾坑”旅游景点(东南)。有一矮小山包名曰“金钱吊葫芦”,登此四望,万山尽在脚下。每至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时, 方圆数里缕缕霞光金光四射,景色美妙而又神奇。清两广总督陆军尚书周馥生前请地理先生遍察群山数年方觅得此风水保地,1921年于天津辞世归葬于此。周馥墓园原有牌坊、亭阁和神道等,颇为壮观,今废。现存石雕文臣武将、石狮、青石台价、拜台 、陵墓和墓碑等,陵墓占地约60平方米。每至清明时节,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 产业发展官港茶叶源远流长。白居易笔下的“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日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当时隶属于浮梁地区的官港;元代,官港的仙芝、嫩蕊名列《文献通考》十大名茶;清代,官港出产的“珠兰茶”名扬西欧,曾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官港镇党委、政府狠抓茶产业,大做茶文章,在当代茶圣陈椽教授的亲自指导下研制出“东至云尖”系列名优茶,并不断加大“两高一优”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立茶叶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全镇茶叶年产量达450吨,产品畅销省内外。与此同时,官港镇产足自身优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扶持引导食用菌产业发展。该镇在池州市率先成立了食用菌协会,为菌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池州市食用菌开发专业村北城村为典型示范,逐步推广辐射。2003年全镇食用菌生产规模突破1200万棒,产值超1800万元,仅食用菌一项可实现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2002年底,官港镇食用菌产品获得全省首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全镇共有1320多户农户常年从事食用菌种植,近千名农民专门经销食用菌产品,官港镇正在向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迈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