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道口群 |
释义 | 基本信息 地层名称:官道口群 地层名称(英文):Guandaokou Gr 阶代码:Jx 地区代码1:18 简介 官道口群(Guandaokou Gr.)的时代属蓟县纪。分布于河南卢氏、灵宝、栾川等县和陕西洛南地区,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 碳酸盐岩建造。自下而上分为高山河组、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和冯家湾组。富含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厚1950~5440米。与下伏熊耳群不整合接触。 命名: 1981年河南省地质局区调队命名。命名地点在豫西卢氏县官道口地区。 沿革: 现称官道口群由下而上包括高山河组、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和冯家湾组。归属中元古代晚期,与蓟县系对比。1959年秦岭区测队首次系统研究该套地层,并划分四个岩组(龙家园、巡检司、杜关和冯家湾)。1962年河南地科所称“南天门群”,并改“岩组”为“组”。1965年陕西省区测队,将石门—潘河—马超营断裂以南的现官道口群名为白玉沟群和香子坪群。尔后河南省第三地质队(1975~1978)将上述断裂两侧地层统一命名四个组(见有关组的叙述),称“下栾川群”。1976年金守文称之为“洛河群”或“伊河群”。邱树玉等(1982)称“洛南群”(包括洛峪口组)。1981年河南省区调队并组为群,称官道口群,归属中元古代。1987年翦万筹等改洛峪口组为“石庄组”并提出官道口群可与蓟县系对比。 特征 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富含微古植物和叠层石。总厚1950~5440m。与下伏熊耳群不整合接触。地层广泛分布于豫西卢氏、灵宝、栾川等县,并西延至陕西洛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