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场风水学 |
释义 | 官场风水学,近些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媒体不断曝出“风水事件”,裹挟着“官场风水学”的风生水起,一部反映官场风水学问的网络小说《官场风水师》迅速得到了热炒和传播。种种迹象表明,“官场风水学”将成为继“厚黑学”之后的又一门重要官场学问。 日益盛行针对“官场风水学”的兴起,2007年《求是》杂志曾经撰文指出,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逐渐弱化,一些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值得高度注意。官员们信奉风水,不仅是对党忠诚意识的动摇,更是一种信仰的转移和缺失,是对党的事业的破坏。因为官员们迷失在风水学说之中的同时,还迷失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主要的是,官员们大肆建设风水建筑,无一不是劳民伤财之举,其中更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腐败因子,尤其是当“风水大师”游走在官场的时候,这种腐败便越发显得隐约可见。毕竟“风水大师”的高酬薪(据透露,聘请专职风水师的礼金,市场价为每年10万-20万元不等,有些人的身价甚至超过100万)绝非官员自己所愿支付的。 风水由来: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是推理地球表面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的时段现象。 风水,又称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等,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术数类别。 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的本质就是阴阳,郭璞创造风水二字的原意乃是选择环境,具体的是以龙的行和止来描述,风水中的龙是指山,也就是环境的背靠,讲的就是阴阳相对、阴阳和谐。龙行必然呼啸而生风,风主动;龙止必有砂环水抱而为征,水主静。风水的含义就是选择龙行止有度的地方,通过建筑的手段将其利用,从中内乘龙之生气,收纳旺盛的堂气。 风水,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中国古代的建筑营造与环境选择理论学说。 风水,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两种物质,很多科学领域都讲究风水。因为风和水能给人们带来益处,有助于生产和行事,也能给人们来灾难,如狂风、洪水。所以风水方面很有研究价值也成了常用之词。 水术源渊流长,门派众多,我们今天以科学的态度剔除其中的迷信色彩和玄学成分,则风水实际上是一门古老的环境学和场态学。是研究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古代风水学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的,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这种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 风水术其实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最高玄学。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的一门综合类科学。 2005年,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成立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建<2005>77号.)徐韶杉研究员任秘书长。于2005年在南京举办中国第一个官方风水培训班。2008年8月5日,安徽呈坎村经黄山市政府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风水申遗的村落。 官场学问四川省通江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近几年先后花费巨资修建了4座桥,都在短期内变成了危桥和废桥。其中包括群众集资80万修建的伤心桥和县政府耗费120万修建的风水桥。该县之所以修建风水桥,是因为要恢复被破坏了的“龙脉”,而专门实施的“山脊连接工程”, 这座看似天桥的桥并不能走车行人,而被种草种树。 集资修建的大桥成了危桥,在豆腐渣工程事件频发的今天,该县“伤心桥”的出现并不令人吃惊。人们奇怪的只是,伤心桥令乡亲们伤透了心,群众呼吁、期盼十多年的危桥不去维修,为什么在修建“风水桥”上面行动如此迅速和不惜血本?答案既深奥又简单:因为“风水桥”是“官场风水学”的重要产物。官场风水学由来已久,当年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曾听从某风水大师的建议,说他命中缺少一座助他升官发财的大桥,于是他颇费苦心地让一条国道改线,强行越过一个水库以修建出一座大桥。这座大桥堪称是“官场风水学”这门学问的经典杰作。 骆马风波千年历史的骆马湖近日闹起了“改名风波”。据说是“骆马”谐音“落马”“犯了忌讳”,以至于好事者主张改成“马上湖”,云云。值得注意的是,“改名”之风,于今为烈,根本原因在于一种闪烁其间的暧昧心理。嫌石家庄乃村庄用名“土而不雅”,改叫“正定”;觉得海南三亚的田独镇“ 不吉利”,索性换作“吉阳镇”;而骆马湖呢,“落马”喻示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诸如此类隐匿的灰色心理,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改一个地名,为此付出的方方面面的成本,不是一个小数字;城市更名造成劳民伤财的案例,也不鲜见。仅仅为满足某些“心理洁癖”就冲动改名,这更是瞎折腾! 担心落马的官员难免落马,突然听闻有人擅自把有着千年历史和美丽传说的骆马湖改名“马上湖”,据说因为“骆马”谐音“落马”令有关人士心中不爽,于是“大师”出手,精心制作出这样一个据称能获菩萨保佑的“芳名”。改名之后当地是不是一定如“大师”预测“年收益率预计可达18%以上”?尚未可知。但骆马湖因为谐音就改名,官民人等念了这么多年,也没人往那上面想,怎能不感叹有关人士的“洞察力”。数年前一位到宿迁投资的房地产开发商到骆马湖边游览时,一听湖名顿时蹙眉说:“还没开业就落马了,名字不吉利。”再向前追溯,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回忆说,“多年前就有熟悉的官员说,骆马湖这个名字不吉利。”原来还真有相当多的官员商人对此“落马”谐音介怀。 现象剖析1、“落马”者,无非就是犯错误,从有权有势的官位上跌下来,从呼风唤雨的商场中败下来,丢位置、失权势甚至进号子。对时时惊悚于遭此厄运的“有关人士”,这么晦气扫兴的名字当然要改!况且看大师精心制作的新宣传语多好:“游马上湖,马上有福!”显然,只要更名,无论你如何胡作非为,马上可以官运亨通财源茂盛。这等好事,岂能不做?某些商界人士要讨口彩,倒也无可厚非。 2、对于那些介怀于“落马”谐音的官员,是不是当事者大约对自己所做之事早已心怀忐忑,因此从一个千年老地名便联想到因果,于是便吓出一身冷汗?某些身居高位的党员领导干部,拜菩萨拜上帝祈福求财,什么都愿去做,只是早已忘掉了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早已失去了起码立场。 3、这样的官员哪怕到“升官湖”、“提拔山”之类的地方任职,恐怕也笑不长久,因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做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做了有损党的形象的事,终究逃不脱翻身落马被押上历史审判台的那一天。 4、值得庆幸的是,报载这骆马湖的改名闹剧已处于半夭折状态。看来地方领导还是很清醒的,基于这种“大师”妄言的广告之类终究被迅速清除,可喜可贺。只是希望诸如此类不为苍生为升官、不拜人民拜鬼神的荒唐行为,不要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