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志道 |
释义 | 关麟征,原名关志道,字雨东,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1938年8月与倭寇第九师团遭遇瑞昌苦战,东京广播称:皇军遭遇最为强劲之敌寇。关麟征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关麟征退居香港,没有跟去台湾。1980年心脏病发作,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五岁。 关麟征将军 关麟征(1905-1980) 关麟征-基本资料1 关麟征 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关麟征出身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代,因故辍学,后投笔从戎。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192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后居香港,深居简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1980年7月30日病死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著有《关麟征回忆录》等。 关麟征旧居 早听说关献征在天津有旧宅,但不够确切。经过走访和搜集一些零星资料,确认关麟征旧宅位于英租界加的夫道,即现在和平区长沙路95号,由和平区房管局办公使用。关麟征旧宅曾由其家眷常住,他也住过几次。旧宅是一处砖木结构的英格兰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60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有主楼、配楼、后楼各一幢。主楼朝西南,三层,立面一侧为独特的半圆形。楼内房间宽敞明亮,钢窗、菲律宾木地板、实木门,室内天花板上有方形和圆形灯光灰线,装修讲究。一楼有客厅、饭厅、书房。佛堂位于一楼至二楼转角处,窗朝东北,房间稍暗,有二十多平方米。二楼、三楼主要是卧室和书房,房间较大。配楼为红砖清水墙,房间稍小,装修一般。主楼和后楼之间有平台相连接,后楼的房间进身较小。该处旧宅院落宽敞,院内有草坪、花坛和鱼池。现在,配楼因破旧已拆除,建起新颖的办公楼。 1948年8月,关麟征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时,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这年秋,他便辞职,退出军界,并把一家老小送到香港居住。11月,关麟征偕夫人从成都乘飞机前往台湾。在香港机场小憩时,他告诉同机旅伴“去探望病中的父亲,随后来台”。但此后关未去台,而是一直居住在香港。关麟征在香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会见新闻记者,不在报刊上发表任何言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他“无官一身轻”,以读书、写字为乐趣;生活有规律,洁身自好,每日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对我国古书熟读深研,书法造诣颇深。他的草书曾参加过香港大会堂的展出。 1972年,他在夫人、女儿的陪伴下前往美国、欧洲各地旅游,历时月余,然后返港。 关麟征虽身居香港,但他非常关心祖国,思念故乡。他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看到祖国大陆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情况时,总感到很高兴。1979年5月,他在大陆的妹妹关梧枝赴港探亲。在火车站,三十多年未见面的兄妹抱头痛哭,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如何说起。当关梧枝向他介绍大陆解放后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情况时,他兴致勃勃,并且经常插话说:“对!就应该这样办!”关夫人对妹妹说:“几十年来,没见过你大哥这么高兴过。”关麟征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政策表示赞赏。1979年底,他得知在故乡的妹妹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在给大陆友人的信中写道“梧枝妹谬获拔擢,尚望兄多多指教,使无负于政府和人民之所托,是为至盼!”他关心在大陆的黄埔同学、军界故旧。他希望早日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他曾对妹妹说:“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啊!” 1980年7月30日凌晨1点多钟,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一位年过古稀的昏迷老人被送进来,这位老人就是关麟征。医生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发现他胸前伤痕累累,感到惊讶。关夫人介绍说“这些伤痕是他抗日浴血奋战所伤”。8月1日,关麟征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纸都登载了他逝世的消息和简历。徐向前元帅向他在香港的家属发去了唁电:“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怀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 关麟征-生平要职关麟征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教导1团2营5连2排排长。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补充7团团长。 1928年7月,任11师31旅61团团长,后与师长陈诚闹翻离职。 1930年,任张治中教导2师2旅旅长。 1933年1月1日,升任25师师长。 1935年4月13日,晋升陆军少将。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8月,升任52军军长。 1938年6月,升任32军团军团长。 1939年1月,升任3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5月,调任15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10月,升任15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3月,任陆军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官。 1945年,升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1945年10月,调任云南警备总司令,同年12月因昆明一二一惨案被撤职。 1946年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1947年10月,任黄埔军校校长,成为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任校长,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三任校长之一,同时是第一位就任校长的黄埔生。 194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49年8月25日任,陆军总司令。 1949年,离开大陆去香港,并未前往台湾;盖关麟征认为台湾乃是时任台湾省主席陈诚之地盘,故不愿赴台。不过在该年关曾以军校校长的身份前往凤山视察孙立人办理的第四军官训练班。国民政府撤台后,曾多次电邀渠赴台,均被谢绝。 1975年蒋介石病逝台湾后,关曾赴台吊唁。 关麟征:“我这一生就是打鬼子的一生! 关麟征-经典战例长城抗战一战成名,后屡挫强敌,时人称为"关拳头",堪称黄埔抗日第一名将,抗战胜利后激流勇退。 经典战例主要有:长城抗战、冀中抗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 关麟征-抗日名言晚年关麟征将军自我总结: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关麟征-隐居后的将军战后关麟征自1949年到香港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集会活动,不会见新闻记者,未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言论。50年代初,顾孟余等组织“第三势力”,多次托人找他参加,他都拒绝接见。在香港居住的许多国民党故旧,他不联系。成都军校旅港同学几次邀请他聚餐联欢,以表师生之谊,他都婉言谢绝,过着“隐士”式的生活。关麟征在香港以读书、写字、教育子女为乐趣。他生活有规律,洁身自好,每日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他爱读书、写字。早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每当战争间隙部队休’整时,他经常与将校官佐读书作诗,练习书法,在军界的同辈中,也有“儒将”的风度。这时,他退出军界隐居,更有了读书、写字的时间。他对《春秋》、《易经》、《战国策》和《孙子兵法》等有浓厚的兴趣。他的书法造诣较深,擅长草书,对唐代怀素和尚的草书和于右任的作品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练习。他的草书作品参加香港大会堂的展览,受到香港各界的好评。在日常生活中,他喜欢与家人一起看电影,对大陆制作的电影《借东风》、《杨门女将》等十分欣赏。有一次全家去看晋剧影片《六月雪》,由于影片中的晋剧唱腔和道白与秦腔类似,触动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不禁流下泪来。逢年过节,全家老少聚集一堂,关家的“三人自乐班”进行演出,他的弟弟关麟兆是琴师,女婿柯大澍表演拿手好戏《平贵别窑》,他自己则擅长《淝水之战》,家庭演出,其乐无穷。1972年春天,他在夫人和女儿的陪伴下,曾往美国、欧洲各地游历,历时月余,然后返港。1975年蒋介石病逝,由于历史的原因,应蒋经国的邀请,关麟征去台湾参加葬礼,事毕蒋经国挽留他在台湾任职,许以高官厚禄,拟送他一座别墅,他婉言谢绝,仍回香港过隐居生活. 病逝1980年7月30日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一位已昏迷不醒的老人被送了进来。在急救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发现老人胸前疤痕累累,以为是过去动什么手术留下来的。 这位老人,就是国民革命军在大陆期间所任命的最后一任陆军总司令—关麟征将军。 当得知这位老人是昔日的抗日名将,那些疤痕是与日寇在长城古北口血战中,被手榴弹炸伤留下的,人们不禁肃然起敬。 两天后,关麟征老人病逝。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