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关云德
释义

关云德,男,1948年出生,吉林省九台市人,满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自幼受其母、姨熏陶,衷情于满族民间剪纸创作。处女作《八字宪法放光芒》八张剪纸,被《长春演唱》刊登,剪纸作品多次被刊登采用,农民画《丰收的粮食打不完》入选进京参加全国美展,为吉林省外事部门剪制几百幅反映特产民俗的剪纸工艺品,馈赠国外友人达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人物简介

关云德的《海东青百姿》剪纸百幅被四平大学、沈阳民俗村收藏,根据满族创作的一百位萨满女神剪纸、玛虎面具剪纸,还被韩国、苏联学者收藏,在第七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展出时受到好评,并与国际萨满教研究会主席霍帕尔、副主席白庚胜先生签字合影留念。为全镇小学编写剪纸教材,为王松林等著的“萨满文化论”插图,为曹保明五本著作剪纸插图,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获奖并被编入画集,剪纸论文在黑龙江、浙江省剪纸大赛中获奖,“满族的酒文化”论文获长白山研讨会三等奖,满族民俗风情文章在报刊发表50余篇,著作已出版的有《罗关家族谱书》、《跳家神》、《满族第一村》、《满族风俗传说故事》、《关云德满族剪纸》,2004年参加了吉林市、九台市文史资料中“满族民俗”编辑,长春市政协剪纸协会聘为副主任并将剪纸编入画集,长春大学、长春师范萨满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名字被编入《当代满族名人录》,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并编入大辞典,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俗学会会员、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员、长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九台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满族剪纸协会理事,民间艺术家、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会员、海伦剪纸协会会员、九台市政协委员。剪纸作品编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画册。

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印象

关云德的家在九台市其塔木镇,早就听说过关云德的剪纸艺术,真正见到他本人的时候,还是觉得吃惊,吃惊于这样一位艺术家竟如此平易近人。

从小和父亲学做鼓

关云德今年59岁,满族,是我国惟一的萨满神鼓制作传承人。关云德制作萨满神鼓的手艺是祖传的,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十三代了。关云德从十几岁起就和父亲一起制作萨满神鼓。因为勤奋聪明,如今传统的萨满神鼓在他的手中,不仅古风依旧,还有了新的形式。

提起做鼓话就多了起来

记者拿起一只神鼓,发现这种鼓同我们日常见到的鼓差别很大。首先,萨满神鼓是单面鼓,只有一面蒙了羊皮,而另一侧有抓环,抓环连着4个方向,共8根弦。关云德说,这代表“四面八方”,而鼓里还拴着一串铜钱,也是八个。

说起做鼓,关云德的话就多了。他说鼓好不好,关键在皮子。皮子泡好了,拿出来铺在木头上,用刮刀先把外面那层毛刮掉,再翻过来,把里层的油脂刮干净,挂在杆上晾干后,就成了白板皮,可以蒙鼓了。鼓做好了,还要有鼓鞭,他拿起案上一个挂着布条的小棍子,告诉记者,这就是鼓鞭。

说到兴奋处开始表演

在关云德的屋子里,记者找到了一面与众不同的神鼓,说它不同,是因为它不是一面雪白的鼓,而是一面绘制着图案的萨满神鼓。关云德告诉记者,其实传统的神鼓是不绘制图案的。他正在考虑,让传统的萨满神鼓从神秘中走出,希望能将自己的剪纸艺术运用到神鼓图案的创新制作上,准备在神鼓上绘制各种满族传统的图案和花纹,并将它开发成旅游纪念品。

说到兴奋处,关云德还找出了腰铃,即兴敲起神鼓,表演起来。

从小和妈妈学剪纸

提起关云德,还有一件不能不说的事,那就是他还是一名满族剪纸艺术家。剪纸的技艺,同样来自家传。关云德的母亲和姨妈都是民间剪纸高手,很小的时候,关云德就看着母亲和姨妈剪纸。而最让他着迷的,就是嬷嬷人。在关云德厚厚的剪纸作品中,记者看到了很多嬷嬷人。

除了嬷嬷人之外,关云德还有一套很让他自豪的剪纸作品,就是一百位满族神话传说中的女神的剪纸。关云德自1986年开始专心研究满族民俗和剪纸艺术后,就一直希望能将这些濒临失传的神话传说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表现出来,如今,他终于创作完成了这组剪纸作品。

技艺传给家人各个是高手

在记者采访时,9岁的关星宇一直围着爷爷跑来跑去,让人吃惊的是,她竟然也能剪出很精美的剪纸。关云德告诉记者,他制作萨满神鼓和剪纸的本事,这些年陆续地传给了家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人人都能剪纸,各个都是高手。说话间,关云德递了剪刀和纸给关星宇,一直欢蹦乱跳的小女孩立即安安稳稳地坐下,片刻之后,一张窗花就在她的小手中诞生了。

如今,关云德被正式确认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而他的剪纸艺术,也正在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放眼未来,关云德有很多想法。记者也希望,萨满神鼓和满族风情剪纸,能通过他和家人以及更多人的努力,被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下去。

“神鼓传人”

综述

初见关云德,记者很难把“能工巧匠”与眼前这位扎着布围裙、脸膛黝黑的农民联系在一起。他的家是个典型的东北农家小院,可一走进屋,记者万分惊讶,这里“别有洞天”。住起来紧巴巴的房子,竟单辟了一间书房,整整一面墙都是各式各样研究满族文化和历史的书籍。书房里有关云德的很多作品,书桌上、柜子里摞放着形态各异的剪纸;墙上挂着的、地上摆的都是颇具特色的“神鼓”。数十年来,关云德一直博览群书,他广泛进行学术研究,在满族文化研究领域,关云德可称为名副其实的“学者”。

记者提出要亲眼见识一下蒙鼓的技艺,他二话没说,随手拽过来一个小木凳坐下,把一大张牛皮铺在腿上,操起剪刀,三下两下便剪出了大小适中的鼓皮样子;再扯过来一根藤条似的东西围成鼓圈,把剪好的鼓皮蒙上去。他一边拉扯着鼓皮,一边往鼓皮和鼓圈的连接处钉钉固定。那块鼓皮经过他一番“东拉西扯”和“叮叮当当”后,紧绷绷地贴在了鼓圈上,三五分钟,一面“神鼓”便完成了。“原来不难嘛。”记者心想。可一问才知道,这只是蒙鼓的最后一道工序,看起来简单的几下,其实背后有许多功夫要练。

说起鼓,关云德顿时劲头十足:“鼓声代表云雷,敲鼓就是为了让神能听到,所以鼓结实与否,声音响不响至关重要。”关云德讲,祖祖辈辈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做鼓得上老白山,砍回藤子好做圈,锛子砍,刨子圆,一个抓环八根弦,还有八个大铜钱。”说的就是这门技艺的精髓所在。

做“神鼓”总共分四步

第一步:选皮鼓好不好,选啥皮子很重要。‘神鼓’可以用牛、鹿、羊的皮来做。选时必须选那些扒开后一点没有刀口的,拿回来的皮子不能直接用,要先放在石灰水的大缸里泡上三四天,假如温度不够,泡多少天都白费,所以一年四季不是啥时都能蒙鼓的,必须在5月过后温度上来了才行。皮子泡好了,拿出来铺在木头上,用刮刀先把外面那层毛刮掉,再翻过来,把里层的油脂刮干净,挂在杆上晾干后,就成了白板皮,可以蒙鼓了。

第二步:围圈过去,鼓圈用长白山上的藤子,藤子有好几种,但“圆枣藤子”最好,一破两半,里面带着“鱼脊骨”,可以增加鼓圈的厚度,能使好几百年不变形。现在得到深山里才找得到“圆枣藤子”,于是就用柳木或胶合板。为了有抓头,得做个抓环,抓环连着4个方向,共8根弦,代表“四面八方”,最后为了敲鼓时配音,再拴上8个大铜钱。

第三步:扽皮鼓响不响,质量好不好,鼓皮扽得紧不紧是关键。扽不紧就不响,敲起来,声音就“噗噗”的,只有扽得越紧才越响。

第四步:鼓鞭鼓鞭一般是竹坯子,先用酒精灯烤烤,弯个翘弯,免得扎破了鼓,再缠上布条就行了。最后得保存好,鼓一般不招虫子,但伏天必须得拿出来晒晒。

炕头上办起“展览馆”

“满族最大的姓氏就是关姓,顺治年间俺们祖先来到乌拉街,世世代代给皇帝打猎做供品。有祭祀活动,就得有萨满祭器,赶上祭祀活动,祭器坏了,就得有人来维修,而这个任务就由俺家祖祖辈辈继承了下来。打我记事起,爷爷、父亲就做这个,到我这辈儿的时候,就我学会了。我父亲叫关凯,是我们家族的族长,家族里最古老的鼓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说不清经历了多少动荡才保存到今天。”关云德说。

关长宝是关云德的三儿子,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爷爷当年冒着风险拼命把它们保住,这些祭器早不知在何处了。按照老规矩,祭祖后谁家最后烧完香,祭器放在谁家,谁料到土改那年,祭器正好放在了一个地主家,被一起收走分了。爷爷说啥不答应,冒着危险追回祭器。”

关长宝继承了这门手艺,关云德自豪地说:“家族有这个祭祀活动,就得一代代传下去!”

采访中,记者还惊讶地发现,这个平时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最大的愿望是让满族的丰厚文化得以传承,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到农闲时节,他就走遍方圆数百里的满族村,把有限的收入全部用来搜集满族的“老家什”,慢慢地,家里放不下了,他就找村干部:“能不能把这点满族文化得保留下来啊!”虽然建个满族民俗“博物馆”投资也就4万~5万元,但村里拿不出这笔钱,只能腾出一间大瓦房,让他放这些珍贵的“家什”,如今,百余样满族“古董”就摆在这间瓦房的炕头上,从此关云德更忙碌了,每年卖了粮,第一件事就是凑足钱,把那些惦记了许久的东西买回来。一有空,他总会待在那个简陋的“展览馆”里,摆弄那些“宝贝”,给它们掸去浮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