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关冲穴
释义

关冲穴Guān chōng(SJ1)针灸穴位名,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在手环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常用于咽喉肿痛、头痛、热病及其昏厥的治疗。

简介

取穴方法:关冲穴位于人体的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皮肤薄,由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薄而疏松,并有纤维束连于皮肤和骨膜。手指的静脉多位于背侧。浅淋巴管与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相通。手的动脉每指有4条,即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和两条指背动脉分别与同名神经伴行。均位于指掌、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因指背血管及神经较细短,所以指的掌侧及末二节指背侧皮肤和深层结构,均分布有掌侧的血管和神经。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人中穴治中暑、昏厥。

穴义: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三焦经井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三焦经传于液门穴。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名解

(1)关冲。关,关卡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阴性水液被关卡于内。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2)三焦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为三焦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接处,气血物质是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连通,故为三焦经井。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出的温热水气,此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变为凉性水气,表现出肺金的凉冷特性,故其属金。

功用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之井穴,五行属金。

功用: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

主治病症:为急救穴之一。

1、头面部疾病:古代记述:头痛、寒热、头眩、心痛、心烦、昏厥、目痛、口干、口苦、舌卷、舌缓不语、喉痹、耳聋鸣、肩背痛、臂痛、肘痛。现代实验研究报道:急性扁桃体炎、喉炎、结膜炎、角膜白斑等症。

2、其他疾病:脑血管病、热病、小儿消化不良等。

刺灸法:

刺法:1、浅刺0.1-0.3寸,局部胀痛。

2、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主治:刺灸法: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配伍:

配少商、少泽,有泄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人中、劳宫,有泄热开窍的作用,主治中暑。

配风池、商阳,有退热解表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

文献

出《灵枢·本输》。

《针灸大辞典》:“手少阳经承接手厥阴之经气,失会于无名指外侧端,即本穴所居处,故本穴可谓手少阳经之关界,要冲,故名。”

《甲乙经》:肘痛不能自带衣,起头眩颔痛,面黑,风肩背痛不可顾,关冲主之。

《千金方》:关冲、窍阴、少泽,主喉痹,舌卷口干。

《针灸大成》:主喉痹喉闭,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案例

眼生偷针:王某,女性,30岁,1999年9月3日初诊。诉右眼睑局部轻度红肿热痛,痒甚2d,触之局部有硬结及触痛,伴有发热,恶寒,舌淡红,苔黄,脉浮数等症状。中医辨证为眼生偷针。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先予关冲穴放血30滴,复刺太阳穴,用泻法。次日症状明显减轻;复针2次,症状全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