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拐坪村 |
释义 | 概况拐坪村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地处常袋东5公里处,西面是常袋村,东面和朝阳镇崔沟村隔沟相望,南面和赵凹村、石碑凹村隔沟相望,北面和城关镇贾呼沱村接壤。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780亩,村庄占地220亩,拐坪村地形窄长,地处两沟之间,由西北走向东南走向,长达5华里,气候温和,适应农作物生长,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等作物,过去由于沟道相隔交通很堵塞,农民出行靠肩担越沟而行,现在由乡村公路贯通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拐坪村所辖分沟南和沟北两块,为了便于农业生产将沟南一块划归石碑凹村所属,现在的拐坪村所辖7个自然村,分别为清明庙、庙东、庙西、庙北、小西坡、中西坡、大西坡和小乔凹村,全村326户,总人口1546人。 拐坪村原名拐枣坪村,据老年人流传,在东西沟沿和小西坡长满了拐枣树,特点是枝条曲弯,果实也是细长而弯味甜可口,因此前辈取名拐枣坪。据传说,在明朝年间战火大乱,当地人被兵荒马乱灾祸而死,大部分村民都由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迁居此地。后来人口不断增多,村庄逐渐扩大,根据地形人们都沿沟挖掘窑洞居住。 拐坪村现有19个姓氏,姓氏数量多少不等。绝大多数因战乱从山西迁此,距今有200多年了。 经济产业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亩,亩产450公斤,总产70万公斤,是粮食产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红薯及蔬菜。人均收入2000元,建国初期因生产条件极差,地处邙山岭,十年九旱,耕作落后,所打粮食难以糊口。建国后在政府领导下,兴修水利,修坝、修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变旱地为水田,广泛使用化肥,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水浇地年亩产高达800公斤。 近几年来村民发展了林果业,大兴林果生产,林果专业户5家年收人5000元,养殖业已形成规模,现有养猪户50户,年收入80万元,现存栏猪5000头。 社会事业解放前,该村在清明庙成立私塾有外村教师任教,教师1名,学生十几人,大都是村里地主富民子弟。解放后小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师七、八人,学生几十个乃至百十人,设班级有1~5年级。1962年,将原庙堂加以改造新建教室8问。2002年,在广大干群努力下,积极建校,在村中心建起二层教学楼。 解放前无诊所,村民就医十分不便。解放初期,设立村卫生室。1967年实行合作医疗,村民享受半价药费。现有村集体卫生所一处,村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多数居住在草房和土窑洞里。1978年后建房速度加快,逐步由靠沟边的破窑洞搬迁至平地,砖木水泥结构的平房,楼房成排成行。家用电器解放前为零,1978年前村中只有打麦机,副业动力及照明用电。1980年后,电视机、洗衣机、电暖气等日益普及。通讯设备电话机、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交通工具:80年代自行车普及,90年代摩托车逐步普及,部分户农用车、小型汽车的购买量日益增多,农田劳作,小型拖拉机和大型收割机,秸杆还田机代替手工劳动。 1978年后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复种指数,粮食产量稳步提高,水浇地产量年亩产超1500斤。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宽裕富足。过去的烧煤、烧柴时代也被改使用沼气、液化气和电磁炉替代。 基层组织解放前为保甲制。1948年解放,后建立支部。1955年由初级社转高级社。1961年成立大队,1961年由朝阳公社分出属魏坡公社。1962年属常袋公社所辖。 1969年建立村革命委员会,1984年建村委会,现任书记刘五福。村历任干部:杨选、韩便生、刘新安、韩占怀、韩中央、张义进、张对及乡派干部徐秋生、姚三娃、张现朝。 人物姚孝斌:洛阳市交通局助理调研员。 崔红娃:洛阳市二运公司经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