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刮痧美容技法图解 |
释义 | 刮痧在中国妇孺皆知,流行非常广泛,是中华医药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上个世纪末,受“自然疗法”和“回归自然”的影响,刮痧更是热潮不断,不仅在中国,更是风靡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本书内容翔实,上篇介绍了刮痧美容的渊源,理论依据,常用经穴,传统刮痧,刮痧美容与面部全息的关系,刮痧美容与皮损和自觉症状辨证以及面部刮痧的工具、作用和手法、程序与痧象分析等;下篇重点讲解了35种常见损美性疾病,并配以105幅图示,以达直观。 刮痧美容技法图解丛书名: 图解中医美容技法丛书 作 者: 向阳,赵田雍,向云飞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 数: 164000 版 次: 1 页 数: 15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673934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美丽装扮 >> 美容师用书 定价:¥21.00 刮痧的作用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内容简介本书为《图解中医美容技法丛书》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刮痧美容的作用原理、理论依据、常用穴位和手法及操作程序等;下篇重点讲解了35种常见损美性疾病的刮痧治疗方法,书中配以大量图示,以达直观。学者可按图索骥,以求其效。 本书可作为医院美容科,医学美容院校师生、中医美容爱好者和普通美容院美容师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向阳,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分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学院)。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受到叶成鹄、韩碧英,李宝珠等多位研究员、主任医师的提携和指导。 1989年曾列前苏联罗斯托夫,1994年曾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国进行中医针灸和皮肤病的诊治及讲学。先后著有《实用中医皮肤病诊疗及美容技法》和《传统中医美容法》,也曾参与出版过《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和《中国中成药优选》等著作。 目录上篇 刮痧美容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 痧的定义及人体中的痧 一、痧的定义 二、人体中的痧 第二章 传统刮痧与现代刮痧 一、传统刮痧 二、现代刮痧 第三章 刮痧的作用原理及刮痧美容出痧原则 一、刮痧的作用原理 二、刮痧美容出痧原则 第四章 中医美容与面部全息 一、五脏与面部全息 二、五色与面部全息 三、三焦与面部全息 第五章 刮痧美容与经穴 一、经络 二、穴位 三、经络分布 第六章 刮痧美容与皮损辨证 一、斑 二、丘疹 三、结节 四、风团 五、水疱 六、脓疱 七、鳞屑 八、皲裂 九、糜烂 十、苔藓化 十一、瘢痕 十二、溃疡 十三、色素异常 第七章 刮痧美容与自觉症状辨证 一、瘙痒 二、疼痛 三、麻木 四、灼热 第八章 刮痧美容常用经穴 一、面部刮痧常用经穴 二、身体刮痧常用经穴 第九章 刮痧美容常用腧穴定位 一、骨度法 二、同身寸测量法 三、自然标志法 第十章 刮痧美容的选穴与配穴 一、选穴 二、配穴 第十一章 刮痧疗法的种类和工具 一、刮痧的种类 二、刮痧的工具 三、刮痧的介质 第十二章 刮痧美容常用工具和介质 一、鱼形面部刮痧板 二、梳形水牛角刮痧板 三、三角形水牛角刮痧板 四、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 五、其他面部刮痧美容工具 第十三章 刮痧美容的手法和程序 一、面部刮痧的手法和程序 二、常用美容刮痧手法和程序 第十四章 刮痧美容的面部分析与痧象 一、面部分析 二、痧象 第十五章 刮痧美容的体位和适应范围 一、体位 二、适应范围 第十六章 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项与晕刮 一、注意事项 二、晕刮的处理和预防 下篇 刮痧美容临床证治 一、面部皱纹 二、面上黄气 三、鱼尾纹 四、双下巴 五、脸部赘肉 六、眼睛疲劳 七、近视 八、慢性唇炎 九、颈部皱纹 十、皱眉纹 十一、鼻唇纹 十二、酒渣鼻 十三、脂溢性皮炎 十四、耳部湿疹 十五、口周皮炎 十六、单纯疱疹 十七、脂溢性脱发 十八、头皮屑 十九、少年白发 二十、红血丝 二十一、眼胞浮肿 二十二、上睑下垂 二十三、雀斑 二十四、暗疮 二十五、黄褐斑 二十六、荨麻疹 二十七、肥胖 二十八、皮肤粗糙 二十九、皮肤老化 三十、妊娠纹 三十一、眼袋 三十二、黑眼圈 三十三、突眼症 三十四、乳房下垂 三十五、乳腺增生 书摘插图第一章 痧的定义及人体中的痧 一、痧的定义 “痧”是民间对某种疾病的一种习惯叫法。痧在中医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痧是指人在感受时邪之后,刮拭身体皮肤后出现红色,粟粒状、米粒或针尖大小,周围可伴有红晕,无痛痒,抚之碍手的痧点;正如清代邵新甫在《临症指南医案》中所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而广义的痧则又被称为“痧胀”和“痧气”,它不是单一的指某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它也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产生毒素蕴结于人体内,循经络外现于人体肌肤表面,所产生不同颜色变化的一组症候群。具统计,痧有73种之多。在《痧胀玉衡》一书中就介绍了不同的痧:如暗痧、闷痧、痧痛、扑鹅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盘肠痧等,名目繁多,并指出“百病皆可发痧”。 二、人体中的痧 人体之所以出现“痧”,是因为“痧”是人体在感受四方疫气即风、湿、火之气相搏时,产生的“不适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四季是冷暖和谐的,这样才会阴平阳秘,人体才会健康。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气候反差,会出现很大的“邪”。如夏天湿热过度,人体内汗液就会排出不畅;秋天燥热,损伤人体内阴液,造成肺阴不足;春冬之邪,多为夏秋受邪后人不自知,伏邪于体内,一旦脾胃失和则诱而发之。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