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固有结缔组织
释义

固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proper)按结缔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类。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其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疏松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位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至细胞之间,起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结缔组织外痔

结缔组织外痔因其形态而命名,又称赘皮痔,皮肤下垂物和赘皮性外痔。这种外痔是肛门缘皮肤皱襞增厚肥大,有结缔组织增生,痔内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底宽尖长,呈黄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见,大小形状不等。有时只有一个,在肛门后部或前部正中,有时数个围绕肛门一周。

病因病理:常由便秘引起,当干大便通过肛门时,过度牵拉肛门部皮肤,撕伤肛门皱襞,引起感染发炎、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恢复正常,这样多次损伤,则使皱襞增生肥大,成为外痔。肛门和直肠的各种炎症,如直肠炎、肛门狭窄、内痔、肛窦炎、肛瘘、肛裂等,也是生成结缔组织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门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窦切除术等,因切去皮肤、缝合、结扎等操作不当,也会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常引起结缔组织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在肛门缘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棱形柔软肿块。如有水肿,则形状变大。在祖国医学中,它属于气痔范畴。如《疮疡经验全书·痔漏图说》中说:“气痔,感气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坠胀或有异物感。多与三期内痔和混合痔并发。

病因病理:凡是引起痔疮形成的各种病因,都可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于饮食不节,久坐或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刺激,腹压长期持续增高,加之感染损伤,以致痔外静脉丛扩张、瘀血、屈曲而形成。

炎性外痔

病因病理: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

血栓性外痔

病因病理: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肿块初起时较软,几天后变硬。如未发炎,肿块可在3--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复发炎,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可变成结缔组织外痔;如发生感染,可生成脓肿。

-----

外痔的治疗

外痔发生在肛管齿线以下,常见外痔有血栓性、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外因为便秘、排便用力,导致肛缘静脉破裂,引发肛缘皮下形成圆形血肿。

外痔分四种:

1)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后,形成肛门皮肤皱襞突起,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

2)血栓性外痔:因肛门静脉炎症或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3)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的刺激、反复发作致肛缘局部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垂者,亦称赘皮外痔。

4)静脉曲张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时,肛门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

外痔的临床表现

1)肛缘出现肿块疼痛,初起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数天后减轻,肿块变软。

2)结缔组织外痔常无症状,偶有肛门瘙痒,下坠或异物感。并发感染可有疼痛。

治疗:

外痔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结缔组织性外痔切除术、静脉曲张性外痔剥离切除术、炎性外痔切除术等。

----

外痔手术须知

一般认为血栓外痔需要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而结缔组织性外痔不需要手术治疗。

(1)血栓外痔因其痔疮形体小,血管破损,血块凝结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门部有剧烈疼痛感,发病7~10天后,经过治疗后疼痛虽减轻,但局部肿块坚硬不消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对于有些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则继续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内治法拟清热凉血以清为主,选用凉血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黄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药则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疗法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熏洗,或用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分钟,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黄膏,每日一换。

(2)静脉曲张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既可手术也可非手术疗法。一般用手术方法剥离痔外静脉丛,而非手术疗法则用清热除湿、活血散瘀的方法,选择萆薢渗湿汤合通经活血汤内服,常用萆薢、泽泻、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当归、牛膝、川芎等药物。或配合应用麻仁丸、润肠片等中成药,使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临厕时勿用力努挣,在大便后轻按肛门数次,并收缩肛门20次。无炎症者不需外治,若发炎水肿时,可用苦参汤或高锰酸钾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结缔组织外痔不需特别治疗,仅需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调整大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皮肤干燥。当并发炎性肿痛时,可用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或反复炎症水肿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4)炎性外痔仅需调整大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忌饮酒及进食燥热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锰酸钾坐浴,或使用频谱照射治疗。必要时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4克,每日2次。对于炎性水肿长期不退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炎性水肿急性期,按中医辨证内服中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脊柱

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椎间短韧带很多(如图:脊柱的韧带)

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着相邻的椎板,协助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脊柱的长韧带主要有三条: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对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及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将两侧肌肉分开,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特名之为项韧带ligamentumnuchae。

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是脊柱上端与颅骨之间的连接,又合称为环枕枢关节。

脊柱由24个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柔韧。脊柱的长度,直立时由于椎间盘弹性压缩,比卧位时稍短。从前面看,脊柱的椎体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至骶骨又迅速变小,这是椎体的负荷由小到大,又经骶骨耳状面将负荷传至下肢的反映,是人体直立所造成的不同于四足动物的一种表现。脊柱的后面可见成排的棘突和横突,棘突旁有许多背部肌肉,可以稳定脊柱,并牵动棘突、横突做各种动作。背部的棘突,可以从第7颈椎开始触摸计数,是常用的定位标志。棘突的方向,在颈、腰段较平,在胸部较斜,临床上常在腰段进行穿刺。从侧面看,各椎骨的体、横突和棘突均清晰可见,还可看到椎弓根及其间的椎间孔和骶管侧面的耳状关节面。脊柱整体的侧面观,可见四个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弯向前,椎间盘较厚,其前部尤甚,胸曲和骶曲凸弯向后,椎间盘变薄。脊柱内的椎管,上通颅腔,下达骶管裂孔,周围除椎间孔外均为韧带所封闭。椎管内容纳脊髓,上连脑,两侧发出脊神经根,形成31对脊神经,从椎间孔和骶前、后孔穿出。椎管的颈下段和胸下段较宽阔,与脊髓的颈、腰膨大相适应。腰段最宽阔,容纳脊髓圆锥和众多的神经根丝。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脊索

脊索动物(Chordata)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个类群,也是种类相当丰富的一个门(phylum)。它包括从低等的如现代海洋中的文昌鱼、海鞘等,到较高等的如鱼、蛙、龟、鸟、牛、猿猴、人类等。脊索动物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脊索(chordadorsalis)。一切脊索动物至少在胚胎时期都具有脊索。那么脊索和脊椎是一个东西吗?在进化的历程上脊索为什么出现,出现的意义是什么,脊索是怎么进化的,高等脊索动物成体的脊索又到那里去了?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

1脊索概念

脊索动物在其一生或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出现于身体背侧正中、神经管正下方呈前后走行的棒状支持器官称脊索。脊索不是脊椎,脊椎是脊索出现后才慢慢产生的,脊椎是骨质的,脊索不是骨质的。

脊索是一条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的坚韧、半透明、有弹性的圆柱形不分节结构,其表面覆盖着数层薄薄的结缔组织的脊索鞘(elastica)。脊索是胚胎时期的原肠壁背面加厚外突形成,是内胚层结构。之后显著伸长和集中,将陷入胚内的外胚层作为衬底,成为身体中心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诱导物质,预定的脊索原基内陷后也明显地伸长。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圆口类的脊索也不退化而终生存在。脊椎动物的脊索在胚胎期及幼体期具有中轴支持器官的作用,但是其后被周围结缔组织形成的软骨或硬骨的脊柱所代替,只在脊柱内残存一些脊索的痕迹。

2脊索的产生

2.1脊索发生

现在脊索动物的来源有两种假说:环节来源说和棘皮来源说。由于棘皮来源说有更多的证据,本文按照棘皮来源说(echinodermtheory)论述。

脊索动物有一些性状与棘皮动物相同,如后口、三胚层、两侧对称和分节现象等,说明脊索动物是由棘皮动物进化而来。按照综合进化论可以推测某些棘皮动物胚胎期变异后体内产生脊索雏形,这种脊索雏形使棘皮动物幼体可以更方便的运动,从而扩大了摄食范围和增强了逃避敌害的能力,也使得有脊索雏形个体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降低种内竞争,形成了形成新物种的条件。在自然选择下体内有脊索雏形的棘皮动物形成了新的物种。虽然由于原始脊索动物没有化石残留,但通过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半索动物的幼体——柱头幼虫(Tornaria)可能可以作为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过渡型。因为柱头幼虫咽喉正中的背侧生长的囊状体从发生学和功用上均类似于脊索,生物学家也称其为脊索原基。

自然选择令在运动和支撑身体上有更多优势的脊索使越来越完善。于是进化出尾索动物(SubphylumUrochordata)。尾索动物仍保留有半索动物的一些特征:幼体尾部有较为成型的脊索,但在成体内脊索又消失。但是幼体脊索已经开始成型。如现存的海鞘(Ascidiacea)、尾海鞘(Appendiculariae)等生物。

由于脊索不仅能令动物幼体更具生存竞争力,对于成体,脊索也有新的用途,所以变异的那些脊索消失较晚的个体渐渐淘汰了脊索消失早的个体,这些脊索消失较晚的个体又进化出了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结构,这就是头索动物(SubphylumCephalochordata)。从比较胚胎学证据也得出尾索动物进化又产生了头索动物。头索动物的脊索纵贯于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头索动物身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显,故称无头类(Acrania),如文昌鱼。至此,完整的脊索完全产生了。

2.2脊索功能

脊索的出现构成了支撑躯体的主梁,这个主梁使体重有了更好的受力者,体内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所有的这些虽然和节肢动物坚硬的几丁质外鞘作用类似,但是由于脊索在体内,同时比几丁质外鞘有更好的的韧性,因而使脊索动物身体更灵活,体形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这样,在环境的变化下,脊索动物获得了新的适应性。

脊索的中轴支撑作用也使动物体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对于主动捕食及逃避敌害都更为准确、迅捷。脊椎动物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以及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化的发展。

脊索在发生学和胚胎学上还有诱导周围细胞分化作用,促进了胚胎期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脊椎和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神经的产生和完善。这一点也是脊索为什么仍然存在于高等脊索动物的胚胎内的一个原由。

3.脊索进化和消退

虽然脊索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但它究竟不太坚硬,所能承受的应力是有限的。因此当动物大型化到一定程度时,脊索就不够用了。之后中胚层靠近脊索的间叶细胞起初集聚变为生骨节(sclerotoma)。现在在圆口动物如七鳃鳗、盲鳗的脊索附近找到的髓弧片就是进化到这一时期的生骨节产生的脊椎雏形。

随后生骨节产生的髓弧片开始愈合,直至完全包裹脊索,渐渐出现椎体(centrum)等结构,同时向动物体背侧延伸,出现包裹神经管的趋势。脊索被椎体压迫,逐渐变细小。但是此时的“脊椎骨”细胞只是失去了原生质的分支,同时细胞间有大量间质,即此时是软骨脊椎。另外每个脊椎骨环是独立的。由于是软骨,此段缺少现存或化石证据,但是在胚胎学的重演律上可以证明,脊椎是先一段一段产生再愈合的。

随后软骨开始硬化,每段脊椎(vertebrae)也开始愈合,神经管被脊椎包裹,脊索被分开,形成脊索小球,像一串念珠,夹于脊椎中。鲨鱼体内的脊椎就是这样,头部还残留有软骨和没封闭完全的骨,脊椎简单愈合。

之后脊索有不同的去向:

1)脊索小球刚好镶入两侧的脊椎中央,形成双凹形(amphicoelous)脊椎。如硬骨鱼类

2)脊索小球与后面的脊椎愈合,形成前凹形(procoelous)脊椎。如爬行类和多数无尾类。

3)脊索小球与前面的脊椎愈合,形成后凹形(opisthocoelous)脊椎。如某些两栖类。

4)脊索小球与两面都粘连,形成椎间盘(discusintervertebralis),脊椎则形成双平形(amphiplatyan)。新形成的椎间盘不是脊索,而是由生骨节发生的结构,椎间盘中间很小的髓核才是退化的脊索。如哺乳类。

现在脊椎已经替代了脊索成为了新的身体支持物,脊椎在灵活性和坚固性两方面都比脊索要好。从此脊索在高等动物体内消退,变为痕迹器官。

结束语脊索是泡状细胞组成的棒状组织,在进化历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最初脊索在低等脊椎动物如无颌类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为脊索动物提高了生存竞争力。而在其以后的高等脊椎动物中,则被脊椎代替,最后在路生脊椎动物中脊索仅出现在胚胎期。本文重新浏览了脊索从出现到消失的历程,可以发现脊索在脊索动物进化路上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论述了脊索动物的来源和进化过程中脊索的诱导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3: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