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顾振
释义

顾振(1913—1942.2.6),闵行区陈行镇顾家宅人,原名增福,别号真火。少年即立志救国,1927年,为欢迎北伐军,书写张贴“打倒列强,除军阀”标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撰写“创巨痛深,永矢不忘”一联及“山海关,战事急,倭奴劫地屠城邑。百姓流亡群雨泣”诗句以寄悲愤之情。1933(民国22年)年毕业于太仓江苏省立第三师范。1936年任陈行小学教员,6月,被县政府选送到镇江登云山江苏省民众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结业后任北桥区中心民校校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即从事抗日活动:1937年9月,到上海协助筹办“难民收容所”。1938年春,结集10余人,在家乡建立“抗日游击队”,并受聘担任淞沪游击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并介绍大家细读毛泽东《论持久战》等书。因土匪干扰,未能开展武装活动,遂在召楼西南宅办平民工厂。同时,进行爱国抗日宣传,与两位同志出版油印刊物《三义抗战声》,希望如郭沫若《抗战颂》,“振聩发聋,振扬民气”,“作抗日军人及救国青年精神上之呼应”。有诗如“结契成三义,人多气倍雄。齐声呼杀敌,一曲大江东”;“寒气森森剑有光,菊花香共酒醇香。日中更作千杯饮,夜去平陵斩贼王。”豪气干霄,鼓舞人心。1939年,又为胞弟顾忠校对油印件《决胜集》15万字。《决胜集》以大量篇幅介绍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和八路军抗日战绩,使世人“对中共及八路军获得应有之认识”。1939年下半年,重建抗日武装,在浦西马桥、茜蒲泾、新桥一带活动,多次袭击日伪军据点。行军劳顿,患伤寒症,病势严重,潜回浦东休养。为保存实力,部队附编于伪军王伯祥部。1940年,出任陈行中心小学校长,在陈行、杜行地区团结进步青年,秘密发展“淞沪抗日青年团”,后任南汇人民抗日自卫团大队长。12月16日夜,借为伪军周明发部进行军训的机会,与林钩等人里应外合,袭击召楼周团部。得胜后,率领部队,到唐墓桥一带活动。日伪悬重赏缉拿,并加紧围袭,终因众寡不敌,解散部队,隐藏武器。1941年春,在上海生活小学任教,继续与抗日人士保持联系,介绍同志参加浦东中共领导的“保卫四中”部队。是年5月,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名义到苏北新四军一师参观、慰问,历时约2个月。返沪后,同年10月起,任“青东办事处”民政科长。平时与人闲谈,时时流露对新四军、共产党的好感,引起忠义救国军头目怀疑,以为是共产党员,1942年2月5日为亢祖周部诱捕1942年2月6日,被“忠救军”杀害于青浦北竿山附近农村。 1952年,追认为革命烈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