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城精选集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顾城 著 ISBN:10位[7540217650] 13位[9787540217655]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顾城,2005年理想主义时代的结束,1993年童话时代的结束,一个以现代大师巴金的逝世为标志,另一个以童话诗人顾城之死为标志。诗人的心永远是孤独的,所以顾城宁愿选择一个孤岛生活,但偏偏他选了一个激流岛,这岛结束了他的一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为他惋惜,更为谢烨惋惜。当6、70年代生的人们回忆起文革刚结束的岁月时,他们首先提起的不是北岛的《回答》,更不是舒婷的《我的祖国》,而是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让我们在诗人精彩的诗篇中体味他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 编辑推荐顾城,2005年理想主义时代的结束,1993年童话时代的结束,一个以现代大师巴金的逝世为标志,另一个以童话诗人顾城的杀妻与自杀为里程碑。 诗人的心永远是孤独的,所以顾城宁愿选择一个孤岛生活,但偏偏他选了一个激流岛,这岛结束了他的一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为他惋惜,更为谢烨惋惜。当6、70年代生的人们回忆起文革刚结束的岁月时,他们首先提起的不是北岛的《回答》,更不是舒婷的《我的祖国》,而是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让我们在诗人精彩的诗篇中体味他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 作者简介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目录童话诗人:顾城 朦胧诗选杨树/1/寒秋/1/星月的来由/1/我的幻想/1/美/1/留念/2/太阳照耀着/2/村野之夜/2/铭言/3/友谊/3/无名的小花/4/我赞美世界/4/生命幻想曲/5/幻想与梦/7/地基/8/我是黄昏的儿子/9/一代人/10/结束/10/摄/11/泊/11/我好像……/12/青色的枯叶/12/指北针/13/给我的尊师安徒生/14/给安徒生/14/牺牲者·希望者(二首)/15/梦痕/18/雪人/19/义/20/水乡/21/花雕的自语/24/爱我吧,海/25/阿富汗难童日记(四首)/27/路/29/游戏/30/祭/31/蚯蚓/31/在夕光里/32/远和近/33/小巷/33/芦席/33/赠别/34/感觉/34/睡莲/35/在陌生的街上/35/弧线/36/在淡淡的秋季/36/世界和我(八十五首)/37/大写的“我”/59/羽化/61/昨天,像黑色的蛇/62/我的诗/63/规避/63/简历/64/永别了,墓地/65/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71/留学/73/我们去寻找一盏灯/74/雪的微笑/75/我唱自己的歌/76/思想之树/77/土地是弯曲的/78/回归(一)/79/回归(二)/79/初夏/80/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82/古代战争/84/小花的信念/85/不要在那里踱步/85/叽叽喳喳的寂静/86/风偷去了我们的桨/86/我的心爱着世界/88/我耕耘/88/还记得那条河吗/89/给我逝去的老祖母(一)/90/给我逝去的老祖母(二)/91/现代的桥/93/也许,我不该写信/94/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94/十二岁的广场/95/不是再见/96/案件/97/我会疲倦/98/噢,你就是那棵橘子树/99/生日/101/我要走啦/102/我的一个春天/103/等待黎明/103/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105/设计重逢/106/两组灵魂的和声/107/风的梦/110/小春天的谣曲/112/港口写生/113/老人(一)/114/老人(二)/115/原来和后来/117/猿人之猎/117/灰鹊/118/佛语/123/生命的愿望/124/童年的河滨/125/有时,我真想/126/节日/127/郊外/127/海中日蚀/129/我要编一只小船/130/分离/132/梦园/132/来临/133/分别的海/134/没有着色的意象/135/溯水/136/提线艺术/138/从鸟瞰到水线/139/暮年/140/我曾是火中最小的花朵/142/我们喜欢葡萄/144/铁铃/146/南国之秋(一)/149/南国之秋(二)/149/南国之秋(三)/150/东方的庭院/151/都市/152/海峡那边的平安/153/净土/154/我相信歌声/154/穷,有个凉凉的鼻尖/157/郊地/158/倾听时间/158/熔接/160/延伸/161/暗示/162/早晨的花/164/都市留影/166/探监/168/很久以来/168/我承认/169/一个没有人的村子/169/在幽幽的水沟这边/169/所有故事/170/海的图案/171/“一切很好”/174/波浪推送着你/174/212作/175/许多时间,像烟/176/有墙的梦寐和醒/176/分布/182/有时/182/失误/183/颂歌世界(选10)/183/季节·保存黄昏和早晨/183/就在那个小村里/186/提示/186/方舟/187/懂事年龄/187/内画/187/来源/188/河口/188/调频/189/是树木游泳的力量189/水银(选26)/190/名/190/目/190/我们写东西/191/村子里鸟不多了/191/红酒/192/失事/192/家·家/193/停/194/上边有天/194/作业/195/小斗/195/麻衣相法/196/案/196/柳罐/197/愿/197/前卫/198/直塘/198/暖天/199/阳光下的人/200/铁矾/200/机关/200/法门/201/上学/202/箭/202/衢/203/圊/204/墓床/204/明示/204/生丝/205/压刨/205/淡水湾/206/原作/206/桌子/207/铜人/207/神说/208/木梯/208/小旗/209/医务室/209/埕/210/海篮(选18)/210/七节虫/210/茶叶/211/素子钱/211/看见/212/麦田/212/桥/213/小说/213/集市/214/扫瞄/214/重名/215/海盗/215/打开窗子的声音/215/九月/216/回文几何/216/倚天/217/青虹/217/一人/217/邓肯/218/城(选17)/219/中华门/219/东华门/220/剪贴/220/琉璃厂/221/紫竹院/222/首都剧场/223/昌平/224/六里桥/225/南池子/226/太平湖/226/故宫/227/白石桥/227/公主坟/227/虎坊桥/228/建国门/228/豁121/229/将台路/230/鬼进城(九首)/230/你在等海水吗/235 寓言故事诗选 失恋的赖草/236/善于发明的农人/237/台灯与路灯/238/水龟出游记/239/轻浮的泡沫/240/(致)蜗牛的悼词/241/大猪小传/241/自大的湖泊/242/家蝇的妙计/244/怪豆传业记/244/商人、马夫和洪水/246/果农的故事/246/水泡骑士/248/自负的猴子和同伴/249/异国的传说/250/巨门/253/光荣竞赛会/258/窗扇/259/迷误的战舰/260/磨刀石和拖把/262/小鸟伟大记/263/山林诡辩会/264/河滩/266/春天的寓言/267/无尽的快乐/268/惩罚/269/幸存的原理/271/无名“英雄”/272/“励精图治”的国王/273/塔塔尔/274/笨蝗的好意/276/蟑螂国国王当选记/277/一只北方的大狗/281/山猫和太平鸟/282/冰淇淋搬迁、变节记/283/眯索国王和威信/286/一棵树的判断/288/火鸡之战/289/副上帝的提案/290/一种准备/291/螳螂的婚事/292/最后的鹰/293/毛虫和蛾子/294/车轮的学问/295/大熊/296/杰总统的武功/298/安全体系/299/盲人渡海/300/实话/300/常谈/300/苹果螺/301/茶盘问花/301/(无题)/301/组诗《布林的档案》十六首/302 旧体诗选 池边行/310/白云梦(十三首)/310/读史/312/寄妈妈/312/怀古诗哲十二章/313/秋望/314/夕时/315/地震/315/秋林/315/震旦歌/315/小楼信笔/316/清风歌/316/笑天/316/题百花深处/317/闲步/317/自叹/317/小巷/318/小院陋/318/石灰太白歌/318/上马石/319/不如律二则/319/闲笔五则/320/梦觉/321/长卧荆棘中/321/思路人/321/失梦(一)/321/官感/321/游玉潭/322/僧感/322/遥寄/322/偈/322/多愁(二)/322/秦地/322/古意/323/青城漫天/323/有无说/323/聊斋/323/汉堡临渡谢梁君/323/遥望/324/远望/324/“江上一棵树”/324/大集/324/娴歌/324/无题/325/风鸣荒丘/325/一二/325/言外/325/远村/326/“日入薄暮染黄沙”/326/青山/326/“生也平常”/326/“渺渺大水”/326/“空山不为空”/326/“鸟与声俱去”/326 创作要目 书摘书摘 顾城曾和我们的民族一起,经受了十年浩劫的苦难,看到了现实中的丑 ,憎恶这种丑,他要创造美战胜丑。他要在苦难的土地上,捧出无名的花朵 ,用以证实美的存在;他希望自己的诗是一扇干净的窗子,人们通过它能够 看见未来的蓝天。他寻找的纯净的美的天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讴歌, 是对异化的污秽的现实的愤懑和抗争,是顾城以独特的方式来“变革民族精 神”的尝试。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诗的价值并不是以诗行的多寡来衡量的。这仅有两行的小诗,是顾城代 表作,也是在十年浩劫中失去了美好的青春的一代人的命运、遭际以及不断 求索的精神的写照。“黑夜”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象征。在另一首诗中,顾城 把那个时代比成黑色的蛇:“昨天/像黑色的蛇……/它在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这些地方的“黑”字都下得极妙, 不仅准确地概括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征,尤为真切地传达了失落了青春的一 代人对那个时代的主观感受。作为小诗的中心意象的“黑色的眼睛”,更是 内蕴丰富、极有光彩。“黑色的眼睛”,是在暗示这代人身上流着民族的血 液,有着民族的感情,他们既承受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深重的苦难,又有着我 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黑色的眼睛”又是在黑夜中闪耀着光芒 的眼睛,求索的眼睛。在浩劫中,一切变化来得那样突然、那样急速、那样 荒诞和不可思议。初见世面的一代青年尤其感到强烈的痛楚和眩晕。然而他 们没有倒下去。他们睁开已习惯于黑夜的眼睛,捂住被戳伤的心灵的创口, 踉跄地但是坚定地走着,穿过污浊,穿过黑暗,去寻找光明。他们终于从梦 呓般的昨天走向今天,用习惯于在黑暗中求索的眼睛,重新认识历史,认识 社会,也认识他们自己。这就是一代人走过的路。《一代人》是诗写的历史 。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代人。 在漫漫长夜中,忍住心灵的伤痛,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寻找着美和光 明,这就是顾城早期诗歌的主旋律。 顾城是属于中国,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的。他和那一代青年有着共同的 苦闷、思考、抗争、追求:“因为一个过长的梦/我变成了蛹/在古木的皱 纹间/度过严冬”(《羽化》)这不是那个时代人的异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吗?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