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希腊美育 |
释义 | 公元前6—4世纪的希腊雅典的美育思想和美育活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雅典未满7岁的男女儿童要接受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是各种审美游戏,如:掷骰子、猜单双、玩球、雕塑等等,同时给他们讲述故事和神话,培养各种有礼貌的行为。 古希腊美育男孩从7岁起接受学校教育。雅典最初级的学校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儿童可以同时或先后进入这两种学校。如果说,文法学校主要是进行智育的话,那么,琴弦学校则是纯粹的审美教育。儿童在琴弦学校中学习音乐、唱歌、朗诵诗歌,内容主要是《伊利亚特》和《奥得赛》的片断。从13—14岁起雅典的少年要入体操学校,学习二至三年。学习内容不仅有跑、跳、投、掷游戏,还有舞蹈。体操常常有器乐伴奏,还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展健美的体格和柔美优雅的动作。对人体健美的崇尚,使体育活动渗透了美育的因素。美育与智育,美育与体育,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健康的、能透进儿童心境深处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体操学校学习结束后,16—18岁的富家子弟可以进入体育馆,除练习体操外,还以优雅的谈话方式,接受政治、哲学和文学的教育,训练演说术。18—20岁的青年在“埃弗比”团接受军事训练,同时参加各种纪念庆祝会和戏剧公演。 先进的美育教育无论是体育馆,还是“埃弗比”团,美育与智育、体育仍然是密切结合的。总之,从学前教育到各级各类学校,雅典都非常重视美育。雅典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注意美育与体育、智育、德育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 时代背景古希腊具有美育实践的优秀传统,当时的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都重视美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347年)既是古代西方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又是一位在美育方面有很多论述的教育家。柏拉图本人笃好体操、文学和音乐,他本人的成长、成就,一个重要方面,乃得力于美育。因此,他积极提倡文艺教育,尤其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认为“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音乐的“节奏及和声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带来优美的一切”。他还主张音乐与体育、歌舞结合,使“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运动有一共同的……节奏”,达于“载歌载舞的境界。这种“载歌载舞”的境界,既是美育与体育共孕的健与美的形象,又是一种美与善相统一的心灵的和谐。柏拉图认为文学和音乐是教育的基础,在接受科学教育、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之前,应当先受到文学和音乐教育。所以,他非常重视对儿童实施文艺教育,主张让儿童做游戏、唱歌、跳舞,给儿童讲故事,强调审美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大意义。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384—322年)不仅是古希腊美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是一位具有深刻的美育思想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根据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顺序确定了教育年龄分期:(1)从出生到7岁;(2)7—14岁(青春发育期);(3)发育期到21岁。这对美育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在阐述音乐的社会功能时指出,它有几个目的:“(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他主张选择富于伦理性质的旋律和曲调,摒弃颓唐无力、令人悲伤忧郁的曲调。对于儿童,尤其要注意选择兼具优雅和富于教育因素的音乐。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