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庙头村 |
释义 | 古庙头村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西北隅、204国道北侧、墨水河南岸,有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村办企业、招商工业园都办的成效显著的青岛市文明标兵村庄,那就是城阳街道古庙头村。 基本介绍该村是由原古庙头和连城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东邻董村,西隔墨水河与石桥庙,和即墨市枣杭村相望,南有虹子河,靠近城阳新区,北隔墨水河与即墨市孙家沟岔村相接。地形平坦,略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之势。全村土地2570亩,总面积1.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据赵氏祖谱载:明永乐二年,赵氏高族赵仪自青州府窑沟疃奉檄东来胶州小麻湾,后移居不其城北建村,因村头有座古庙宇,故定村名古庙头。连城庄村建村年代不详,村庄是因近靠不其城而得名。在赵氏建村之后,孙氏于明弘治元年由即墨东窝洛子迁来,姜氏、黄氏、张氏先后于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迁来居住。2002年,全村1116户,总人口3093人。在总人口中,有25个姓氏,主要姓氏为赵、孙、姜、黄、张。其中赵姓人口最多,有371户、1137口人。明清时期,古庙头村属即墨县里仁乡不其社,民国时属即墨县第五区不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属即墨县第七区古庙头乡、城阳区桃林乡、城阳人民公社,1961年后属崂山县城阳人民公社和城阳镇,1994年属城阳区城阳镇。现属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 农业发展古庙头村土地为潮棕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多年以来,村民辛勤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因势单力薄,生活仅能糊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村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化道路,用集体的力量整地改土、兴修水利,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温饱。1964年6月,古庙头村被划为青岛市粮菜混合队,1976年又改为市蔬菜生产专业队。为确保青岛市民能吃上优质城阳菜,村庄先后打电机井76眼,大口井5眼,在村西墨水河上修塘坝、建扬水站1处,使菜田100%能水浇。1978年以来,年均种植蔬菜850余亩,年均供市商品菜500万公斤,为城阳镇勇夺青岛市蔬菜生产状元镇立了功。1987年7月,古庙头村建立占地350亩的无公害高效农业示范园,内设现代化的播种培育名、优、稀、特蔬菜大棚600余平方米,催芽室300余平方米。配备摧芽供暖设备1套、蔬菜精量播种机1台、育苗穴盘器1台。还建有钢骨结构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2个,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蔬菜大棚130个,总面积65800平方米。蔬菜育苗采用美国的先进技术,速度快且质量好,能季育优质菜苗300余万株,年产优质无公害蔬菜350余万公斤。该农业园被青岛市财贸委员会定为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成为青岛市市长和城阳区区长的蔬菜试验基地,也是国家农业部5个试点单位之一,曾多次接待过国际国内农业考察团和有关人士到访与视察。 经济发展古庙头村民有办工副业生产的本事和能力,建国之前赵丕江、赵显敏叔侄所办的铁匠铺就在即墨南乡颇具声名。他们打造的锄、锨、镢,既轻便又耐磨损,镰刀既快又不崩不卷刃,深受人们喜爱,当地百姓称赞其曰:赵显敏撑钳火候强,全在赵显放的大锤上。1956年后,村集体办起了缝纫、木匠、制鞋、运输、生产砖瓦等工副业项目,其中砖瓦厂办的红红火火,1960年就日产瓦2000多页,年产瓦40万页,砖5万块,砖瓦均由崂山县物资局统一调拨。1969年,建立城阳古庙制桶厂,下设制桶、大五金、小五金、机修4个车间,主要生产不同规格的化工用桶和各种五金配件,使村庄的经济收入犹如芝麻开花,年年攀升。1972年人均纯收入148元,比1964年增加了100元。因村庄规划,1987年古庙制桶厂东迁至现址,初建新厂房3.3万平方米,更新主要设备80余台,生产能力大大加强,使村庄经济收入大增。1988年,人均纯收入950元,比1972又增加802元。1994年,城阳古庙制桶厂发展为青岛城阳古庙开拓集团公司,1999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下设5个分公司,拥有各种机械设备300余套、在职职工750人、工程技术人员80余人、高级工程师16人。1992年,城阳古庙制桶厂就被评为“青岛市百强企业”,其生产的50升开口钢桶被评为青岛市优质产品。1995年,“开拓”牌钢桶荣获第二届中国优质名牌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企业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成为山东省制桶行业的骨干企业。1994年,古庙头村经济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2.0553亿元,成为城阳区经济发展一级强村。 1994年,城阳新区设立后,古庙头村大片土地被城区建设征用。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高的经济效益,1997年,古庙头村划地700亩,建立城阳北部工业园,并投资1500余万元进行水、电、路等硬环境建设,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因园区临204国道、城阳区中城路和华城路,交通十分便利,绝佳的地理位置备受外商和内资人士青睐。建园以来,已有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等37家内资企业落户园区,合同利用内资2.8亿元。引进外资企业5家,合同利用外资1273万美元。工业园的建立,既安排了因土地被征用而闲置的本村180名男女劳动力就工,也招来了1000名外地民工打工,为古庙头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进入城阳北部工业园,“青特集团”四个醒目的大字在青特工业园生产厂房上特别耀眼,宽敞的大厂房,各式各样的挂车,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往西走,多家中外资企业的厂房形态各异,里外绿化一新,昔日荒草遍地的古庙头村西北沙,如今成了遍地生辉的黄金地,成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一片热土。 为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古庙头村在1978年旧村规划改造的基础上,于1992年投资125万元对11条街道进行了硬化改造,铺设了沥青路面,把村南北中心路和沟进行了重点绿化,使之四季长青、三季有花,成为村庄的一大亮点,还于西出村路西侧、虹子河南岸辟建独院二层村民楼区,建形态各异、装饰华丽的楼房15栋,成为古庙头村的又一大亮点,并对虹子河古庙头段和全村道路两旁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实现了村在绿林中。1995年以来,村庄在城阳区中城路与春阳路交汇处,先后盖高层居住楼17栋,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实现了连城庄的整体搬迁,有235户村民入住新楼。村民旧房的拆迁,为村庄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抓经济、抓村庄建设的同时,古庙头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同步开展起来。1993年建立了村老年学校。1995年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内设标准化门球场1个,有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娱乐室(内设麻将、扑克、象棋)、健身房、乒乓球室。1996年,又建立了村文化教育中心、党团员活动室和党校。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的建立,活跃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营造了村庄关心集体、助人为乐、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等新风尚和浓重的文化氛围,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城阳区民间艺术节上,古庙头村的民间舞蹈历年获得区领导和观赏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村庄建设中,古庙头村在村中心大街和南北大街交汇处设立小商品、小食品市场,在建居民楼时增建网点房,鼓励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大办个体生意。2002年,全村已发展个体工商户288户,其中商业46户,服务业106户,使相当多村民尽快富裕了起来。不管是城阳区中城路北端两侧,还是村东西大街两侧,以及204国道古庙头村前,到处都是古庙人在做买卖,古庙头村的二、三产业正在迸发出灿烂夺目的火花,照耀城阳区城的西北边。 经济势力渐雄厚的古庙头村领导,钱来于民用于民,大办了村民公益福利事业,在大办学校、建卫生室、拉自来水、修街道等方面舍得花钱,还从1987年开始,对年满65岁的村民每年发放600元人民币补助生活,1998年对60—65岁、66—89岁、9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村民分别发放年补助金720元、960元和2400元。2000年,村民赵王氏年满100周岁,村两委一次性发给“寿星费”5万元人民币。从1993年开始,对考取大中专的本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中专由1993年的200元至1999年的1000元,大专、大本由1993年的300元到2000年的1500元。对考上全国名牌大学的增加奖金,其中清华、北大5000元,复旦、南开3500元。村两委的如上举措,在城阳区、镇反响强烈,老年人心花怒放,为集体焕发青春,鞭策着莘莘学子报效国家和家乡父老之心。 2002年,古庙头村经济总收入5.5亿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古庙头村正以旧村改造的崭新面貌、招商引资的骄人业绩、第三产业的方兴未艾向小康社会迈进。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7.5亩(其中:田42.6亩,地244.9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137.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411亩;荒山荒地2530.8亩,其他面积1623.5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0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9.29%)。有5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83.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89.29%和72.73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2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65万元,占总收入的68.55%;畜牧业收入18.6万元,占总收入的24.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8头,肉牛31头,禽121只);林业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的10.16%;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3.13%;工资性收入4.1万元,占总收入的5.3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3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3万元。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0.04%。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有农户55户,共有乡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人,劳动力18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57人,少数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该村有五保户4人,享受低保人数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0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10户,占农户总数的18.18%。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里强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酒房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7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8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80人,入学率均达100%。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7.51亩。农村集体总收入76.8万元,固定资产总额36.5万元,村集体经营收益40.30万元,村内财务实行自行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2个,党员总数8人,党员中男党员7 人,女党员1人。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饮水;电力改造方面。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烤烟、核桃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