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交矿区 |
释义 | 古交矿区位于太原西山煤田的西北端,其东、南分别与西山矿区和清交矿区相接,西北和东北均为煤田边缘的煤层露头,矿区东西宽约20公里,西北长约35公里,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矿区内有太(原)古(交)铁路,从太原市汾河站到古交西曲编组站41公里,往西已至镇城底。从太原市区通往矿区的盘山公路长56公里。 煤层与煤质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150米,含煤13层,总厚11米,含煤系数为7%。太原组共含煤7层,其中7、8、9号为主要可采煤层;山西组共含煤6层,其中1、2、3号为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煤种齐全,贫煤、瘦煤、焦煤、肥煤都有。山西组以焦煤、肥煤为主,灰分含量高,含硫低,可选性差。太原组以焦煤、瘦煤为主,灰分含量低,中—富硫,中等可选。各煤层、煤质纵横变化明显,在垂直分带由上而下变质程度逐渐加深。 开采技术条件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物理性质试验,石灰岩强度最大,抗压强度为608—1942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101—238公里/厘米2,抗剪强度394公斤/厘米2。细粉砂岩抗压强度470—1164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64—167公斤/厘米2,抗剪强度163—181公斤/厘米2,砂质泥岩抗压强度51—896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44—146公斤/厘米2,抗剪强度125公斤/厘米2。9号煤底板多为松软泥岩,常有底鼓现象。 瓦斯含量将随矿井开采深度而增加,浅部开采矿井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一般为10—20%,应属于爆炸性煤层。 储量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省煤炭资源划分领导组于1983年12月对矿区煤炭资源进行了划定,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发(1984)第14号文批准矿区的资源划定。其中:矿务局:规划矿井5对,占用32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2.84亿吨,规划能力1650万吨/年。 地方矿:生产矿井2对,规划矿井2对,总规划能力135万吨/年,占用15.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5万吨。 乡镇煤矿:划定8个区,面积27.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78亿吨。现有生产矿井91座,生产能力384万吨。煤气化公司煤矿:规划2对矿井,占用20.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5亿吨,生产能力90万吨/年。 建设纪念碑铭古交,位于吕梁山脉腹地,区内层峦叠嶂,汾河横贯全境。自古以来,这里山高而林木不茂,水长而禾草不丰,寒山瘦土之下却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且以焦煤为主,质量之优,储量之丰,罕有其匹。 一九五八年,国家决定开发古交煤田,由西山矿务局抽调一千余名职工,组建“古交工程公司”,先后在西曲和铁磨沟矿井破土动工,历时一年。由于交通闭塞、资金短缺而被迫停建。此后,几经筹建,几多风雨,开发和建设古交矿区的美好愿望终因国力不逮而举步维艰。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一九七八年,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古交矿区被列为国家能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时年五月,由煤炭部批准抽调的基建工程兵四三四团部分官兵率先进驻古交矿区。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七月二十四日“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自此,拉开了古交矿区建设的帷幕。 古交矿区隶属西山矿务局统一领导,但因地理位置、勘测年代和交通运输情况有其独特性,国家将其列为独立建设项目,因而“古交矿区”这一特定名称,随着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而声名远播。矿区开工建设初期,时值十年浩劫结束不久,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入极其贫困的古交山区,其条件之恶劣,生活之艰苦,自不待言。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面对困难,审时度势,以坚强的领导、严密的组织、科学的态度,带领广大矿区建设者,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蓝图,组织广大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建设顺序,统筹配置施工力量,集中兵力突击重点,分区包片各负其责,在百里矿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数万名建设者在“老八路”长期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矢志不谕的革命精神,风餐露宿不畏难,爬冰卧雪不避险,劈山开巷,筑路架桥,披坚执锐,顽强拼搏,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其间,六十七名职工不幸殉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十九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古交矿区建设倾注了巨大心血。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一九八四年亲临矿区,为第一对投产的西曲矿井剪彩。国务院总理李鹏,当年针对环境保护“三同时”,曾向全国提倡“古交精神”。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副总理邹家华、康世恩等曾到古交矿区视察工作。国家计委、煤炭部、财政部、能源投资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以及省煤管局等各级领导对古交矿区建设关怀备至,并经常亲临现场解决重大问题。没有各级领导的指挥和关怀,就没有迅速崛起的古交矿区。 风雨征程十九载,众志成城铸辉煌。截止一九九七年十月,相继建成投产了西曲、镇城底、马兰、东曲、屯兰五对大型矿井和与之相匹配的五座现代化选煤厂,以及为生产服务的机修、供电、供水、煤气、医院、学校等二十三个辅助、附属企业和福利设施。开掘井巷工程二十五万米,建筑房屋面积一百六十五万平方米。一个年产一千六百五十万吨能力的焦煤基地已全部建成。总计使用国家建设资金六十亿元。如今,春华秋实,古交矿区的优质煤炭,已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部分优质精煤,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古交矿区以其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益之好而享誉华夏。 古交人民支援了矿区建设,矿区建设带动了古交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昔日荒凉贫困的古交山区,旧貌换新颜。一座百业兴旺、生计勃勃的煤矿新城,傲然屹立在吕梁山麓、汾水河畔。 耸立在面前的这只钢筋铁臂,是数万名矿区建设者历尽艰辛、奉献光热、改天换地的力量象征;是所有为矿区建设奋斗过的人们共同用心血和汗水铸造的历史丰碑。 滔滔汾河水,为因工致残和不幸殉职的职工放声高歌; 巍巍吕梁山,向创造不朽业绩的矿区建设者挥臂致意。 建设者们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勒铭碑石,昭示后昆。 西山矿务局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 公元一九九七年十月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