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汉语研究 |
释义 | 《古汉语研究》(季刊)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学核心期刊,分别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获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荣誉。2000年即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主编为知名语言学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湖南省语言学会会长蒋冀骋教授。 《古汉语研究》继承我国“朴学”的优良传统,熔古今中外于一炉的兼蓄方针,注重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学术创新为生命,以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为学术进步的动力,尊崇学术自由,实行学术平等,设有文字、音韵、训诂、语法、词汇、修辞、古籍整理、古汉语教学、书评等栏目。在当时那个基础学科备受冷落的喧嚣的时代,维持着这样一份阳春白雪般的学术杂志,其艰难可想而知。但是,经过十六年春秋,刊物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越办越好,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国内古汉语研究者、大中学文言文老师喜爱的读物,而且走出国门,成为日本、韩国和欧美一些汉学家的必读刊物。这里面,不仅有编辑部一辈又一辈同仁的心血和汗水,更有古汉语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十几年来,由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知名学者组成的学术编辑委员会对刊物的稿件审理、对学术前沿动态的跟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从2005年起,我们还增加了一部分近年来已成为古汉语学界中坚力量的中年学者组成新的编委阵容。正是编委们和编辑部同事们一致的努力,刊物才能以学术质量取胜。1993年被评为全国核心期刊,当时在语言类期刊中排名第14,1996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排名第9位,到2000年第三版已仅次于《语文建设》、《中国语文》和《修辞学习》而排名第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颁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也将《古汉语研究》列在其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名牌院校都将《古汉语研究》列为重要学术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毕业及高校教师晋升教授、博导的一个重要指标。2000年又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选为来源期刊。至今刊物已出版64期,国内订户约2200,通过中国图书贸易总公司对国外发行的约100份。 2005年,《古汉语研究》加入北京商务印书馆的期刊方阵,与《中国语文》、《方言》、《汉语学报》一同在新的平台上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古汉语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末月15日出版,16开,每期96页,定价9元,全年4期,共36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80-460。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399信箱)。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南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汉语研究》编辑部 邮编: 41008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