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典红木家具 |
释义 | 红木家具始于明代。其外观简朴、对称,天然材色、纹理宜人。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德国学者G·Ecke在《中国花梨木家具图考》中总结加工红木家具的三条基本法则是:非绝对必要不用木销钉;在能避免处尽可能不用胶粘;任何地方都不用任何铁钉和胶粘剂。所以红木家具的造型和工艺中明显的民族性是对许多收藏者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简介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其木质坚硬,色泽紫黑、凝重、手感沉重。年轮成纹丝状,纹理纤细,有不规划蟹爪纹。紫擅木又分老紫擅木和新紫檀木。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呈褐红色 、暗红色或深紫色,浸水会掉色。 酸枝木俗称老红木。木质坚硬沉重,经久耐用,能沉于水中,结构细密呈柠檬红色、深紫红色、紫黑色条纹,加工时散发出一种带有酸味的辛香,故名。乌木颜色乌黑发亮,结构细密凝重,有油脂感。乌木多见制作筷子、墨盒之类小件,少见制作家具。瘿木是树木形成瘿瘤后的木材,按树种分为桦木瘿、楠木瘿、花梨木瘿、酸枝术瘿。瘿木的纹理曲线错落,美观别致致,是最好的装饰材料。在家具上大多用作表面包、镶的材料,如民间就"红台子瘿木面"的说法。花梨木又称香红木,与酸技木构成相近,其木质坚硬,色呈赤黄或红紫,纹理呈雨线状,色泽柔和,重量较轻,能浮于水中,形似木筋。目前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鸡翅木木质坚硬,颜色分为黑、白、紫3种颜色,形似鸡翅羽毛状,色彩艳丽明快。但因木内含有细微沙砾等杂质,敌难以加工,善做装饰边角材料。市场上很难见到成套的鸡翅木家具。例如被列入国家红木标准的贵重热带硬木只有几种:紫檀、黄花梨、乌木、酸枝、鸡翅木、香枝木等几种。而这些名贵木材有些早已没有自然出产,其它的产量也很小。顾客除了要面对高昂的市价,还必须随时提防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因此,传统红木家具市场正在日渐萎缩。而用普通木材来制作传统实木家具,又没有太大的意义。红木生长缓慢,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有的已面临灭绝。中国产的红木,不但树种极少,而且产量极低。国内生产的红木家具所用的红木,均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热带非洲进口。随着国际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限制制品政策,因而进口渠道日益狭窄、艰难,预计数年后,这些珍贵木材将无法供应,到那时,人们富裕了,想享受这豪华名贵的红木家具,恐怕也很难能买到了。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红木家具主要是指用紫檀木,酸枝木、乌木,瘿木、花梨木、鸡翅木制成的家具,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分类按品种可分为凳椅类,桌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屏、座类,台、架类。 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卧房家具,客厅家具,餐厅家具,书房家具,办公家具,酒店家具等。 按产品用材可分为全红木家具、主要部位红木家具和红木包覆家具三种。全红木家具是指产品所有木制零部位(除镜和镜托板、线条外)都采用红木制作;主要部位红木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必须使用红木制作,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深色名贵硬木或以外的其他优质木材;红木包覆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采用红木实板包覆,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近似优质木材,但主要部位和包覆红木家具,应在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明示使用红木以外树种木材的具体部位。 按产品工艺可分为传统硬木家具、现代硬木家具。 传统硬木家具指按照传统工艺、款式以明、清经典硬木家具为主、功能以陈设、收藏为主、制作精湛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泛指硬木高仿家具、红木古典家具、古典工艺家具等。 现代硬木家具一是指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家具艺术,又具有当代艺术创新,且选材讲究、制作精湛,具有知识产权和收藏价值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泛指硬木(红木)艺术家具,新海派家具等。二是指以传统工艺和实用功能为主,注重产品款式和工艺、结构的创新,且具有明、清家具艺术风格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包括深色名贵硬木包覆家具和软体家具。 工艺特色干燥将纯正红木木材干燥处理后开料成适合板材,再经过精选,去其糟粕,杜绝虫蛀等劣质木材进入生产流程。家具木料的水份含量直接关系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采用科学蒸汽的干燥方法烘干处理,让木料含水保持量达到科学标准,保证家具的经久耐用,防止开裂变形。经过恰当干燥处理后的木材,仍会随气候变化产生微小缩涨,这是木性。古人顺应其特性, 将木头视为活物,特别是制作家具使用硬木时,精心研究利用其木质活性美,像对待有性格 、脾气的人一样,在家具结构设计上给予释放和缓冲的空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雕刻每件红木家具,都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雕刻艺术大师们以凿、雕、修、刮、磨等精妙艺术手段,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创造出构图生动,形象鲜明,线条流畅、技艺精湛的家具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富含传统家具特有的艺术气质。 刮磨刮磨是为了使产品线条流畅,表面平坦无波浪感,使其视觉流平度佳,纹理流畅清晰,该道工艺采用的纯手工做法,用钢片对材质进行刮磨,同时对树材经过长年生长时所产生的材质缺陷进行修补,使其完好无损,达到经久耐用之效果。 榫卯结构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也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这种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相比现代许多家具用钉子连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结构以其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家具中不需一颗钉子,且比“钉子”家具结构更牢固。明清家具历经几百年沧桑岁月却依然坚若磐石,足见榫卯结构的巨大威力。使用干燥好的木料,以考究的榫卯结构精制而成的家具一般不会发生开裂、变形。但若放在 过于潮湿或干热的环境里(如南方的霉雨季节、北方冬季有暖气的楼房中),家具上的肩口( 横竖材相交外)也会向外“开口”(潮湿时)或向内“张嘴”(干燥时)。这种现象,对于精制 的硬木家具也会随着湿度恢复正常而自然消失,而且具有强健的木质活性,即使反复多次也 不会影响家具的结构和寿命。 表面涂饰此工艺是经过多次反复的打磨擦漆、上色等纯手工做法进行的表面处理,其做出来的产品木纹清晰、平滑流畅、色泽清莹光澈,手感舒适。 美学鉴赏统一和谐之美“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是中国文化最根本、影响最广的东西,人们从古代家具材料的选择和采用适合的装配方法中就可以看出。简单而自然,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材料来显露木材及石材等装饰材料自然的色彩和肌理。譬如明式家具采用自然天成的黄花梨作为材料,表面打蜡抛光,彰显出木材本身的橙黄色泽和亮点,其带有美丽棕眼的木纹赋予了家具以纯正质朴、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的艺术品性和审美感受,从而使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家具注入了淳厚的文人气质。由此看来,中国人的和谐主要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注重“美”与“善”之间的相似性,常把家具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独善其身的修身之道。珍贵硬木不仅寿命长、价格昂贵且制作工艺复杂,因而不宜用于制作流行风格的时尚家具, 否则有暴殄天物之嫌;也不太适于制作抽象风格的纯艺术家具,这类家具的制作材料越无个 性越能突出其艺术构思的造型。而传统家具的经典之作,具隽永的古典美,最适于以硬木制作。尤其是明式家具的造型与硬木的纹理、质地相配恰倒处,和谐委婉,相映成辉,经受过 历史的考验。明式家具以其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格调,几百年来一直为有较高艺术修美的人士所喜爱。明式家具的造型不仅与中国的古典环境,也与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是使用者品位修养、精神 境界的标志。 简朴素雅之美崇尚自然是庄子造物思想的核心。庄子认为自然朴素之美是理想之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无拙”、“大匠无雕”的绝妙天然之圣境。中国传统家具,很讲究自然美,在结构方面不用钉、不靠胶,以榫卯斗合方式组成一体,不仅有控制木材变形、缩涨的功能,更有经久耐用之功效。有些传世家具,虽已遍体鳞伤,腿子都磨短了,仍不松不散,得益于地道的榫卯结构。当然,鉴赏传世硬木家具的结构自然美要有丰富经验,因为中国传统家具还有一个特点;外表看完全相同,内总结构的优劣、工艺水准的高下有很大差异。家具上每一个部件的榫卯形式都可以有投机取巧的、简易的、常规的、讲究的几种不同做法,取决于制作者的知识水准、手艺高下的职业道德。在当今设计中,常常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模糊了设计的本质,形成了为炫耀技术和财富,为新而新的雕饰镂削之风,片面追求华而不实的富丽美,而丢失了自然朴素的“大雅”之美,“返朴归真”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审美趣向。今天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实务中,我们应努力将美学元素进行提炼,遵循能减则减的原则,并将各种元素在家具上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自然素朴之美的最高境界。 含蓄内敛之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直抒胸意。例如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博古架就是隔断与家具结合的产物,其造型多样、构成有序、天地融合、左右贯通、断而相连、通透空灵、“藏”而有“露”、或实或虚,这些都是博古架的特点及其对空间分隔产生的含蓄魅力,引人入胜。 珍贵的硬木家具最好是手工制作,使其富有人文美——即人情味儿。然而一张相同的家具式样图交给不同的工匠能做出不同的“美学味儿”来,每件家具都是制作者技艺、人品、素养甚至脾气、性格的真实反映。虽然掌握了木工基础的人都是称匠,但做硬木细木工的工匠与一般的木匠是不同的工种,在细木工中能全面掌握硬木家具制作技法并有悟性的人更是难得。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中掌握家具的文化神韵,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表面形式。我们的设计不是复古,也不是历史的虚无,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碰撞、融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设计师在这种交汇、碰撞中进行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现代红木家具设计新理念。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现代红木家具不仅要传承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意境”之美,也要去尊重和传承古典红木家具中所用到的传统工艺技法,如卯榫制作技艺、大漆涂饰工艺技法等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传承的。漆工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地位很特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并广泛使用,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今天在我们这个文化复兴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把它们赋予新时代的面貌,从而使现代红木家具朝多元化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升值空间一,每件家具由于年代、产地不同,价值上会有天壤之别。在选购时,先要看它的艺术风格,再有就是珍稀度,应是“富贵而不俗,华丽而不滥,端庄而不呆”。年代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年代越早越值钱。 二,购买时要考虑到个人的资金和兴趣。一般来说,资金充裕或者对红木家具兴趣很高的人,可以收藏乾隆时期的红木精品,甚至是整套的收藏;如果财力一般,推荐购买实用性、存世量大的单品,比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张床。 三,判断红木家具的价值,还要看它的科研价值和市场认知度。其中的科研价值是指家具在家具史上、家具流派上和家具工艺上的学术价值,科研价值越高,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也就越高。 实践证明,要想制出传世人文美精品,还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明式家具大多由当时的 文人参与制作。清代宫廷档案也记载着,故宫的家具是由选自各地的名匠,在紫禁城中的多位中外艺术家直接指导、监督下制成的。一件集材美、造型雅、结构考究、工艺精湛于一体 的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隽永的鉴赏生命力,可以让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得到艺术熏陶 和美的享受。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时,应按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个人兴趣,对投资目标进行选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