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弓鱼 |
释义 | 建瓯弓鱼“弓鱼”是山城福建省建瓯市处理塘鱼的传统独特工艺。鲜鱼经过“弓鱼”处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还能除去鱼肉的污泥味。 鱼农先用网下塘捕鱼,当场用“绳索”一端穿过鱼鼻扎牢,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这叫“初绑”。而后放入鱼堵或水碓活水中吐污,过1~2小时后,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把鱼弯成弓形,这叫“重绑”,然后放到鱼堵或溪河活水中泡养1~2天,就可应市 。“弓鱼”经弓法处理,鱼儿不但腥味全除,而且可经得起离水运输,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 “弓鱼”技术的流传“弓鱼”技术出现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至少有一二百年,刚出现的时候,有人状告渔农把鱼用绳子绑了,鱼肚子鼓胀胀的全是水,惟利是图。官府遂去追查。当地渔农巧妙以对。把池塘捕来的鱼和已弓水的鱼,用同样煮法,下同样的调料,煮熟之后,让官府的人品尝,结果弓水鱼香甜可口,而没有弓水的鱼则污泥腥味重。两者一对比,是非曲直,便一清二楚了。官府明断弓鱼有理,并非渔农刁诈。从此“弓鱼”才算名正了。按现在的说法,“弓鱼”合法化了。这桩官司很有意思,它表明“弓鱼”技术得以流传至今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一九八几年,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田流到建瓯采访。耳闻目睹建瓯红火的鱼市和独特的“弓鱼”,不禁怦然心动。写了《客来鱼入席》的长篇报道,发表在《瞭望》杂志上。从此让建瓯“弓鱼”名播四方了。 洱海弓鱼洱海弓鱼产于云南大理,又称“工鱼”,正式名称为大理裂腹鱼,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因其能以嘴衔尾跳跃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鱼喜欢逆水上游,而且还决不回头,游不上去时就弓着腰把自己射向前面,以致于能沿着苍山十八溪游上苍山顶。弓鱼体形不大,每条约二至四两重,其肉质嫩软而细腻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特鲜美,可谓鲜、香、甜俱全。前人对弓鱼称赞很多,侯允清纂《邓川州志》记载:大理“惟工鱼为多,其色如银,狭长如鲦,无鳞少骨,味鲜美,产洱海中”。《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中也记述有: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因其肉多脂肥厚,入口即化,明代四川籍学者杨升庵品尝后推崇备至,称之为“鱼魁”。清代学者师范曾为之吟下“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的诗句。洱海周围的白族乡亲则将其赞美为“洱海花”。 现因资源被破坏等原因,已濒临灭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