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平分配思想
释义

公平分配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决定的方法论紧密相关。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平分配观的经济哲学本原,接着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公平分配观的基本内容:公平是历史的,还是永恒的;在分配公平起点、规则、结果的处理上是整体协调,还是单一追求。

关键词 公平分配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公平分配观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本身属于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关系条件下的不同阶级、阶层、群体对它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要想全面深入地把握公平分配观的实质和精髓,就需要从理论本原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方法论进行深入剖析[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公平分配观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差异

(一)两大理论体系在基本价值取向的差异

与自然科学不同,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理论客观上必然具有社会理论研究者的基本价值取向。具体到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而言,两大经济学理论在基本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体现在对所观察的社会客体——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初始本原的不同价值判断与倾向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这一制度基本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认为其必须为新的更高级的经济制度所取代,这里特别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在创立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前就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作为共产主义者其牢固的价值观念必然在他构建经济理论体系过程中起到强有力的引导作用。而西方经济学则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持肯定和辩护的态度,即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最合理、最有效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基本内核”。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客观上也必然偏向于或背离于某一群体的利益立场,形成某种社会价值判断。例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客观上就具有为劳苦大众多数人群体辩护的价值倾向,而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分配学说相对而言就有利于资本家阶级少数人群体。

两大理论体系在基本价值倾向上的根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二者在对社会历史认识的基本哲学立场上的分歧。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的个体主义(或者说还原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即从个体出发解释整体,如从经济人这一人性假设出发解释人的经济行为,并进而解释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这一认识路径是与理论的初始价值倾向相契合的,因而人性的不变性决定了人的经济行为模式的不变性,从而进一步决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最终总趋向于均衡,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稳定性,同时正是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这一永恒不变的行为模式才使得市场竞争这一无形之手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正是市场有效性的根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哲学前提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其本质上是整体主义的,即不是从个人动机出发解释整体社会现象,而是从整体社会客观的基本矛盾出发来解释全部社会现象,包括个人本质及其行为也要在个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而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中才能得到完整解释。这一认识路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就是,该理论不是从抽象不变的人性出发来论证市场经济的稳定与有效,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理论的初始价值倾向。因此,虽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从对市场经济的细胞——“商品”分析开始的,但是从逻辑结构上看,最终能够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给予充足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这一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超越个体的社会力量。

(二)两大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的差异[②]

以上基本价值取向的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两大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判别标准,并认为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是必然的。这一方法论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1)从经济制度上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制度是充满矛盾的,是一种野蛮制度。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它的巨大的生产力的外壳不相容,所以它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必定要被一个更美好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所取代。(2)从劳动价值论上说,马克思将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看作价值的实体。这体现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反对剥削的精神。(3)从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看,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剖析了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工人受剥削的根源。在论述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预见了资本主义制度将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必然趋势。(4)从对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和生产总过程的分析来看,由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这个社会的流通和再生产过程充满矛盾,通过对总过程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是极端不合理、不公平的。马克思的经济学以社会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工人阶级在这种不合理制度下生存的命运为标准。

而西方经济学以稀缺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是永恒合理的作为判别标准,它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西方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合理的制度为其理论前提。它是在这种最符合“人性 ”的既定制度条件下来开展对经济学研究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应以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和增长为对象,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最适合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基本遵循了这一传统。(2)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一般均衡的市场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按照社会福利函数论者的说法,经济效率是最大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但福利经济学抽象掉了制度因素,否认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直接矛盾。所谓的帕累托改进即是没有人受到损害,却有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提高。这是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相矛盾的。(3)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价格理论。它否认价值实体客观性的存在,从主观的边际效用出发描述价值,并以生产要素的报酬作为分配的依据,在既定的制度前提下构建价值论和分配论。(4)无论是主张自由放任,还是主张国家干预,西方经济学都谈论个人自由、平等和社会福利的增进。而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来控制和调节一个国家的收入、就业和价格,把失业和通货膨胀控制在人们所能容忍的范围内,以使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一个永恒和谐的经济社会制度。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天然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最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私有制就有了一切。这样,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制度存在对人的意义等问题就从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消失了,或者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当作一个既定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来研究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无论是哈耶克、奈特、布坎南还是弗里德曼,在谈论人的自由、平等和发展等问题时,只不过是在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久合理性。

基本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以及方法论上的不同,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对分配公平的认识产生巨大差异:第一,公平是历史的,还是永恒的;第二,在分配公平起点、规则、结果的处理上是整体协调,还是单一追求。本文第二部分接下来首先论述第一点,第二点将在本文第三部分论述。

二、公平分配观是历史的,还是永恒的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公平分配观是客观的、历史的

马克思反对抽象的“公平分配”原则,分配公平与否主要看它是否与该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马克思指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③]这段话表明,任何分配关系只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不存在永恒的分配关系,因而也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公平分配方式。即使这种公平观受到主观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但一定不是基于超阶级的人道主义或正义基础上的,而是来自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和物质生产过程等社会存在的本质之中。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④]任何物质资料生产都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生产条件的分配”实质上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问题,也是决定人们之间关系的先决条件。在直接的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中,生产者为了生存,就必须为取得生活资料而劳动,社会成员就必然因此而划分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物质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的社会里,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采取新的形式,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劳动者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这样一种分配,就必然会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不能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东西。公有制有公有制的分配方式,私有制有私有制的分配方式,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公平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理解公平分配的本质,就必须从社会历史条件存在的合理性角度来看。因为社会历史条件存在的合理性本身,也说明了公平分配具体方式和标准是随社会经济关系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公平分配方式和标准。

(二)西方经济学的公平分配观是抽象的、永恒的

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在谈论公平问题时,都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的。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一个人都追逐个人的经济利益。人人追求各自的个人利益,社会财富就增多了,就可以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私有制被看作是人类利己本性的自然表现,因而是天然合理的,自由契约被说成是追逐个人利益这种天赋人权的自然延伸,等价交换成为公平的象征。凡是按照人的自私本性、在市场上进行等价交换的行为,就是公平的;凡是干预、妨碍追逐个人利益的,就是不公平的。他们用这种公平观论证了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公平的制度,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事经济活动的制度。正是这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使得资产阶级学者对资本主义的公平赞叹不已。他们得出结论,这种公平是人类的理想,资本主义恰恰实现了这种公平,因而是最和谐的、最合理的制度,历史应该到此终结。

然而,当工人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公平的实质是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提出自己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新的公平要求时,资产阶级学者就撕下了公平的伪装,公开地直截了当地反对公平和平等。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就明确提出了这一主张。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任何试图超越自由原则去追求社会再分配领域实现公平的思想,都是要将某一个社会群体的意志或利益凌驾于社会经济自由之上,这不仅不能实现公平,而且威胁到自由制度本身。为此,他们极力否定政府在促进社会再分配公平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政府在社会再分配领域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不仅会破坏市场效率而且也不会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为了维护个人自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主张最低限度的国家。作为新自由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的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等人都对国家以促进分配公平而干预社会再分配领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任何为救济贫困而运用国家的权力以建立一个更公平或更正当的财富社会的福利分配都是与自由社会相冲突的。弗里德曼指出:“把平等——即所谓的结果均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另一方面,一个把自由放在首位的国家,最终作为可喜的副产品,将会得到更大的自由和更大的平等。”[⑤]可见,他们把资本主义的价值归结为自由,认为公平与自由是对立的。

三、在起点、规则与结果的处理上是整体协调还是单一追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基本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差异除了在公平历史观产生重大影响外,还使两大理论体系在公平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处理上产生巨大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体公平目标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公平包含着禀赋公平(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这三个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设想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闪光思想。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个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从禀赋公平的角度看,要求社会成员在与生俱来的起点上,拥有的禀赋是相等的,马克思主义把这看作社会公平的出发点和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源,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联合体”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根据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性质,无产阶级提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立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认为这样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

从规则公平的角度看,必须坚持在分配的规则上,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之所以比封建主义进步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取消了封建特权。对上述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又作了深入的论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生产和分配割裂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生产关系直接决定分配关系,而“分配关系在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统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也指出:“分配就其决定性的特点而言,总是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及这个社会的历史前提的必然结果,而且,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些关系和前提,我们就可以确实地推断这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分配方式。”[⑧]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进而讨论作为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者的生产力,对于分配方式所起的终极决定作用。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而这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⑨]社会产品数量的增加直接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又必将引发分配方式的深刻变革。而在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分配方式也只能选择等量劳动交换的按劳分配这一形式上的公平分配。只有当生产力全面发展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并从根本上摆脱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界限后,才能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内容和形式都公平的按需分配方式。

从结果公平的角度来看,值得注意的是:首先,结果公平不是公平范畴的全部内容,按照马克思主义完整、有机联系的理解,它只是禀赋公平与规则公平的产物,如果禀赋公平与规则公平都很好地做到了,那么结果公平也就自然得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个公平的辩正统一。这就提示我们:首先,关注结果公平很好,但要根本上解决它,关键不在结果公平自身;其次,如果不是在前述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来解决结果公平问题,那么结果公平问题就会与前两个公平问题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最后,决不能把我们所理解的公平理解为对富人征收所得税、对穷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等具体措施,这是西方国家由于其资本主义国家性质的限制无法做到禀赋公平与按劳分配原则的情况下的不得以的选择,即使在再分配领域采取这些措施,也只是为了缓和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矛盾而已,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实生活存在的产生“不公平”现象的根源。未来社会所要追求的公平,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是要实现按需分配,因而必须从根源和过程上而不仅仅是结果表象上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的单一公平目标追求

西方经济学在公平内涵关系的处理上要么重结果,追求收入均等;要么重过程,追求机会均等,体现的目标是单一追求。

福利经济学首次将社会福利问题与国家干预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门领域加以研究,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的命题;针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贫困和社会各阶级收入差距扩大,提出了政府应从增进全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对全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主张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累进税政策,把富人缴纳的一部分税款用来举办社会福利设施,等等。福利经济学公平观的确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这一公平观以唯心主义方法论、个人主观效用为基础,在理论上存在很多漏洞;以收入结果的均等化作为唯一追求目标,必然使其公平观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色彩,并与效率产生矛盾和冲突。

古典自由主义(包括新古典和新自由主义)的分配公平观集中体现在他们对追求分配结果公平的批判和对自由市场竞争中的机会平等的推崇。古典自由主义公平观的实质表现在分配机会、权利公平的重视和分配结果公平的漠视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者十分推崇市场功能,认为市场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因为自由市场秩序能保障自由、权利和机会的公平。但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存在决定了资本家与劳苦大众的权利和机会不可能均等和公平,这就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因此所谓的起点公平只是一句空话。在鼓吹机会公平的同时,古典自由主义者还极力反对政府通过社会产品再分配实现“结果公平”。因为政府干预再分配所形成的结果公平会与他们所推崇的自由权利是对立的。这一点上文已作论述。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内在机理以及政府的“无为”作用必然使社会走向两极分化,最终不仅失去“结果公平”目标,所谓的“机会公平”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

[6]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7]伍装、张薰华.现代经济学中的两种价值判断理论[J].经济学家,1999(5).

[8]汪立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比较[J].经济学家,2002(1).

[9]刘斌.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10]周新城.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研究[J].红旗文稿,2005(14).

A Theoretical Probe into the Thought of Impartial Distribu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arxian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Mao Pei-hua

Abstract As a kind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view of impartial distrib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basic value orientations as well as methodologies decided by them in the two big theory systems —Marxism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in a very great degree.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economic philosophy origin of the view of impar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view of impartial distribution in this foundation: whether impartial is history, or eternal; and whether the processing in the beginning, the rule, and the result of distribution is whole coordination, or solely pursue.

Key words the view of impartial distribution Marxism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收稿日期: 2007-3-9

作者简介: 冒佩华(1969—),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①] 需要说明的是,基本价值取向及方法论对公平观的影响,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的论述,并不否定唯物主义思想的决定作用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事实上,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②] 伍装认为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价值判断,即终极性价值判断和现世性价值判断,并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以现世性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学。

[③]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98-999.

[④]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

[⑤]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52.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⑦] 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93.

[⑧]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3.

[⑨] 恩格斯. 致康·施米特( 1890年8月5日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