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山村 |
释义 | 1 山西省临县克虎镇后山村后山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山西省临县、山东省邹城市、广东省普宁市以及福建省宁德市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后山村是山西省临县克虎镇的一个自然村。坐落于黄河岸边,距克虎镇15公里,距临县县城50公里,处于山西吕梁沿黄旅游区,依傍沿黄旅游公路,离太佳高速10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一队、二队,总人口752人。 后山村地处黄土高原晋陕黄河峡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水450-750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枣树、苹果、核桃、杏树、李树、梨树。后山村黄河滩地1000亩,种植的西瓜、红枣水分足、含糖量高。 后山村土地灌溉设施齐全,物产丰富,主要出产:高品质红枣500吨,生态小米20吨,土豆40吨,红薯20吨,芝麻10吨,绿豆11吨,豇豆8吨,大豆40吨,糜子8吨。 后山村风景秀丽,春天野花遍地,夏天枣林葱郁,秋天红枣挂枝头,冬天黄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充满着黄河峡谷奇异自然风光和黄土高原独特人文风情。 2 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后山村后山村是邹城市石墙镇自然村。位于邹城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是邹城盛产芋头最多的地方,后山东倚济枣公路,西临微山湖,南襟滕州市,北枕峄山。总面积16平方公里,村庄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前队、后队。总人口810多人,其中男性人口410人,以汉族居民为主。后山地势南高北低,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百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后山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1000年历史的文化名村。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后山境内农作物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经济:粮食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另外还种植土豆、核桃、柿子、花辣,其中地瓜的种植规模较大。 旅游业:该村有抗日战争留下的城墙城堡,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每年吸引大量周边以及省外人士观光游玩的客人。 3 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后山村人口 9213人 语言(方言) 潮州话(潮汕话) 行政 隶属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 邮政编码 515352 电话区号 0663(+86)后山村位于普宁市麒麟镇东北部,后面环山,地处鞍区,北邻蔡口村,东邻樟岗村,由后山、前洋、莲溪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9300人,中共党员112人。后山村聚落呈块状分布,有耕地1950亩,山地755亩,以农为主,农业主种水稻、甘薯、瓜菜等。水果有荔枝、橄榄、油甘等,有小学2所,村有佛祖宫,老爷宫等多处历史文物,民风淳朴,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由于村各方面经济薄弱,劳动力大部分向深圳等发达地方外流,后山村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4 福建省宁德市城南镇后山村后山村位于蕉城区城南镇政府所在地,与宁德师专毗邻,鹤峰公路贯穿而过,书苑路、古溪路、104国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由鹤峰路到高速公路互通口仅一公里,是大型运输车辆通往高速公路的必经之道。 全村123户608人,是畲族聚居村。村后有大面积的省级生态公益林1万多亩(其中该村森林1300多亩),有关部门正在筹建森林公园。山涧四季潺潺不断的泉水,可以开发矿泉水,目前,初具规模的报恩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也带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村民们吸引了中进海味公司、天保茶叶公司等大批企业在此落户,带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5 河北省灵寿县陈庄镇后山村村容村貌: 该村现有人口300多人,土地面积32720亩,耕地面积203亩,位于陈庄镇西北25公里处,交通便利。 文教卫生:村中建有小学一所(1-3年级),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村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政务公开:现任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政务每季度公开一次。 政绩:1997年修路5公里,改善了本村路况,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专业市场:该村建有专业的林业市场,以经济林为主。 特色经济:粮食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另外还种植土豆、核桃、板栗、柿子、花辣,其中板栗的种植规模较大。 旅游业:该村有乾峰旅游区,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每年来此观光游玩的客人上万人。 副业:该村矿产资源丰富,石材品种较多,目前有大三花、中三花、小三花、黑白点等, 经济状况:目前该村人均收入仅为300多元,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供求信息:目前该村有核桃、板栗、花辣、柿子对外销售,另外该村需引进林业方面的种植技术。 招商引资:该村山场,面积较大,另有自然生态风景区,现全面对外招商进行开发,本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规划:今后村领导班了计划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及林业(经济林),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早日过上富裕生活,为积极打造小城镇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 6 山东省青岛市大王庄后山村全村131户,共612人,劳力150多人。年平均气温在16-17℃,村部海拔400米,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冬暖夏凉,无霜期在280天左右,适宜发展反季节蔬菜、畜牧业等。 全村总面积6840亩,耕地面积604亩,其中,水田337亩,农地267亩,森林面积5800亩,经济林200亩,宜林荒山100亩,竹林地200亩。 7 云南省鹤庆县朵美乡后山村后山村位于鹤庆县朵美乡南边,辖1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3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2% 。该村主要种植甘蔗、玉米,2007年至2008年榨季,该村共交售糖业公司甘蔗27268吨,产值达624.75万元。2007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 1723.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08.81万元;畜牧业收入786.6万元,渔业收入2万元,林业收入20.64万元;第三产业收入93.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7元。 8 辽宁省建平县黑水镇后山村◎ 自然情况黑水镇后山村位于建平县西北部,东临东台村,西临老哈河,南邻西南关村,北与热水相邻。西距赤峰50公里、距平庄15公里,东南距朝阳市115公里,距县城叶柏寿109公里。后山村是黑水镇小城镇建设镇区规划村之一。全村总土地面积7113亩,其中耕地面积6583亩,有12个村民组,685户,2443口人。省级锦赤公路和县级小叶线公路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2002年-2003年,后山村被辽宁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被朝阳市委评为文明村。2005年,被辽宁省委评为文明村;被朝阳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建平县委评为红旗村党支部。2006年初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辽宁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 ◎ 特色产业建设园区。在后山村养鸡场和肉牛养殖小区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的畜牧养殖园区。市共用事业局、县城建局几次现场指导工作,镇、村集中政策、资金,重点支持了养牛项目,完成“三通一平”基础建设,依据整村推进扶贫工程,经继续规划、改建、扩建,使之形成集养牛、养鸡、养猪等多种养殖为一体的畜牧园区。目前后山村已初步形成养鸡、养猪、养牛、保护地蔬菜四大产业。到2007年全村已有蔬菜大棚150亩,养殖大户53户,养鸡小区1处,养牛小区1处,畜牧养殖园区1个,羊、猪、牛、鹿、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160只、11000头、5870头、20只、103000只,实现了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迅速扩张。甜菜种植700亩,蔬菜种植200亩。 ◎ 种植情况针对后山村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积极依托土地整理项目,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对后山村集体经济的586亩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前期完成配水、配电、修路和土地平整工作。现在种植业有大棚蔬菜,裸地蔬菜,西瓜、烤烟、甜菜、优质杂粮等高产高值高效作物。今年计划在此处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将完成150个冷、暖棚相结合的蔬菜区,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 9 福建省莆田市华亭镇后山村后山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8户,人口2417人,有耕地面积307亩,林地面积808亩。后山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8户,人口2417人。 中晚唐前期,后山隶属清源县(今仙游县)管治,唐末以后划归莆田县文赋里(今华亭)现属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管辖。 后山原与华亭居委会同属华亭大队,交通发达,教育先进。明代中后期有乡绅创办紫云书院教习子弟读书致仕。现遗留帝君厅一座,为当年书院遗址。群众经济来源以石料加工,桂圆,芡实加工,养殖业等为主,历史上曾出过许仲兰武进士等优秀人物,近代有民国上海兴安会馆理事长许文芹、海军少将许建忠等杰出人物。 10 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后山村该行政村隶属大理市凤仪镇 ,地处凤仪镇最南端,距镇政府所在地20.00 公里,到凤仪镇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大理市城区34公里。南邻弥渡,西邻巍山 。辖区内有后山一、二、三、四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6户,有乡村人口1119 人,其中农业人口 1076 人,劳动力 523 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376 人。 全村国土面积 10.35 平方公里,海拔 2,330.00 米,年平均气温 12.5 ℃,年降水量 1,210.00 毫米,适合种植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78.00 亩(其中:田200.00 亩,地 378.00 亩),人均耕地 0.53 亩,主要种植 水稻、包谷、蚕豆、大麦 等农作物; 拥有林地 10,000.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0.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93 亩,主要种植华山松、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8.00亩,其中养殖面积 5.00 亩;草地 2,000.00 亩;荒山荒地 2,934.00 亩。有石灰岩等资源。 该村到镇的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砂土路;村内主干道路面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30.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0.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7 辆,拖拉机 6 辆,摩托车 18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0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35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00.00 亩。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25.6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36.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6 %;畜牧业收入 63.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28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955 头,肉牛 40 头,肉羊 508 头);渔业收入 5.60 万元,占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 34.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5%;第二、三产业收入 4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8 %;工资性收入 24.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1%。农民人均纯收入 1,440.00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养殖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23.0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56 人(占劳动力的 49 %),在省内务工 249 人,到省外务工 7 人。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 636.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8 人,在校学生126人,距离镇中学13.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2 人,其中小学生126 人,中学生46 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老年协会1个。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 286户通自来水。有28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280 户(占农户总数的98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0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80 户(占总数的 28 %)。 后山村是典型的彝族山寨,称之为腊罗人,20世纪50年代以前叫“土族”,彝族自称“腊罗伯”,“腊”是“龙”的意思,一是指人,另一是指雄性。因男人也自称“腊罗伯”,女人称之为“腊罗嫫”,“嫫”是雌性的意思。后山村人自称“厄北伯”是“厄背伯”的变音,意为背水的人,说明当时我们后山村比较缺少水,喝水都要背。全村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的劳动力消耗形式。全村姓氏有罗,周,李,王,肖,刘,以罗,周为主。腊罗人是以原始宇宙观为基础,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禁忌为主干,用一等系的习惯法和村规民约为显形式,来适应其生产生活方式。 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35万元。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的历史任务,大理市凤仪镇后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大理市凤仪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规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后山行政村的发展规划,发展要求和群众需要,按照“生产发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为标准。 发展核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0亩;发展养殖来,发展猪538头,牛269头,羊 20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23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700元增加到1300元. 11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朵美乡后山村该行政村隶属鹤庆县朵美乡,地处朵美乡南边,距 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90公里。东邻洛琅村委会,南邻水坪村委会,西邻奇峰村委会,北邻上、下河川村委会。辖水塘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20户,有乡村人口3353人,其中农业人口3335人,劳动力21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16人。 全村国土面积54.19平方公里,适合种植苷蔗、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30.1 亩,人均耕地0.82 亩,林地62561.8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8.4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2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马街镇后山村该行政村隶属南华县马街镇,地处马街镇东南边,距马街镇政府所在地37.00 公里,到镇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南华县220 公里。东邻威车,南邻兔街,西邻兔街,北邻波罗。辖大平掌、后山、白竹林、芹菜、黄草林、石垭口、下村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3 户,有乡村人口795 人,其中农业人口 794 人,劳动力 60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555人。 全村国土面积11.19 平方公里,海拔 2,100.00 米,年平均气温 18.00 ℃,年降水量 950.00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水稻、小麦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666.00 亩,人均耕地 .8 亩,林地 7,803.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40.5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95.00 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核桃为主。 13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后山村◎ 村名由来明永乐二年,郭氏由云南迁此建村,因村前有一山——保驾山,故名保山后,渐演化为后保驾山,简称后山。随有张氏、隋氏、丁氏、王氏、纪氏等延入定居。 ◎ 政区人口位于烟青一级公路以西,大泊以南,中山村以北,辛牛路纵贯村中,全村450户,1600人,共有2400亩耕地。 ◎ 经济状况200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8元。该村先后荣获莱西市“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 优势产业近几年来,该村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走科技兴农之路,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经济发展上,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培育起畜牧、桑蚕、林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在村南、村东建有专门的肉食鸡、奶牛、生猪养殖小区,肉食鸡存栏2万只,奶牛存栏50头,生猪存栏200头;桑园100亩,养蚕户30余家;果园80亩,其中近年来发展的大棚葡萄10亩,年增收30余万元,植树造林500余亩,并实行林木产权确权到户。该村还大力发展村级招商引资,在村后兴办奥升厨具厂,可安置农村劳动力30多人,增加了集体和群众收入。同时,围绕辛牛路两侧,发展商店,理发店等个体工商业主10多家。 ◎ 社会事业该村还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整修文明大街4条,并进行了绿化,改善了村庄环境;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加强治安管理,村庄保持了稳定。全村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楼房,吃上了自来水,沿街设立了垃圾池,有专人管护和清理卫生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买上了摩托车和电冰箱,有固定电话260部。村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同时,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村里成立治安巡逻队,保持村庄稳定。 14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内坑镇后山村◎ 地名含义后山村地处外曾溪上游,约于元末,朱氏入闽始祖朱班第十六世裔孙朱让为谋生计,偕堂弟朱询携带妻儿,自莆田黄石井埔村,举家南迁,先惠安北石头,继泉州城西郭崎,终择桔里,卜后山,辟西与境,以居山之麓而命村名“后山”。 ◎ 历史沿革明朝时谓之桔里,属六都。因位置偏西亦称六都桔里西兴。民国33年属熊山保护区,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镇 ;1959年属安海公社内坑大队,1961年划属内坑公社后山大队;1984年变更为内坑镇后山村委会。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后山村坐落于镇区中心,与宅内、古山、东宅三个村屯居,统称内坑街。距镇政府办公地偏北2公里,泉厦高速公路过境本村1.7公里。 ◎ 历史人文以姓氏聚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曾在此设立,为晋江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 ◎ 村落与居民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下设10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190人,537户。 后山村是晋江市第一批百村示范村之一,旧村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 气候与物产经济年平均气温18-21℃,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村耕地面积750亩(水田250亩,农地500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食用菌种植、养殖业是本村村民的一大产业,务工、经商是新一代人的选择。 ◎ 交通运输泉厦高速公路横穿本村,内坑镇双龙路、西环路均在本村通过,道路硬化建设良好,交通十分便捷。 【纪念地、风景点、名胜古迹】泉州中心县委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 15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安乡后山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彝良县龙安乡,地处龙安乡北边,距龙安乡政府所在地12.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东邻龙安村 ,南邻摸槽村,西邻三乐,北邻白岩村。辖坪上、天罗山12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20.66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气温10.6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烤烟 等农作物。 ◎ 自然资源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387.00亩(其中:田0.00亩,地 4,387.00亩),人均耕地1.40亩,主要种植 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 14,32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3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亩,主要种植 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4.80亩;草地190.00亩;荒山荒地5,261.60亩,其他面积6,797.60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74户通自来水,有655户饮用井水,有 584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743户通电,有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8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86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未硬化的路面 否 ;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1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摩托车3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5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90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5.6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6.10万元,;畜牧业收入127.9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0头,肉牛120头,肉羊300头);林业收入39.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2.50万元;工资性收入1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6.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4.8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0人,在省内务工36人,到省外务工64人。 ◎ 人口卫生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758户,共乡村人口3148人,其中男性1662人,女性1486人。其中农业人口3148人,劳动力 160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2748人;享受低保21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2公里。 ◎ 文化教育截止2007年底,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1,684.00平方米,拥有教师15人,距离龙安集镇中学12.00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80 人,其中小学生389人,中学生191人。 全村建有图书室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56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560.3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2,630.00元,一事一议筹劳2,900.00元(劳均2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16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丰惠镇后山村后山村位于丰惠镇北首,背靠萝岩山,横穿十里后山。由创业、后山、后二、萝岩四村于2006年4月30日合并而成。全村共798户,2128人,党员90人,村民代表47人,拥有耕地2459亩,水域30亩,山林3888亩,总地域面积6.22平方公里。个体私营企业20余家。人口众多、民风淳朴、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 自行政村规模调整以来,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获得绍兴市级文明村、省级绿化示范村、上虞市新农村示范村等。 17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后山村后山村位于美丽的临海古城街道,东临临海市区,属城中村,土地面积由于被各种原因征用,山林面积拥有量较大,境内有8000多亩的山林,林木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山好水好。 全村土地面积基本上全部被征用完毕,村庄设施功能基本完善。村民主要靠务工、外出经商、出租房来增加经济收入。应加入社保的都进行社保。 18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后山村后山村位于枫林镇中心地带,全村共262户,1000余人,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和脐橙为主要产业。 19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东街道后山村◎ 村情概况该村位于梅溪片村中部,距丹城东北3.6公里处,坐北朝南。东至袁家村,以渠道为界,南至靖南路,西至黄寺山,北至后山。该村坐北朝南,形势呈三角形分布。 唐昭宗时,招讨副使倪九畴自平阳航海至象,定居此村。相传建村初,溪旁梅树成林,故名梅溪。随着各时期各姓迁徙本村,因处后山东麓,故名后山村。1951年成立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 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属丹城公社;1964年属林海公社;1983年称林海乡政府、村委会; 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称丹东街道后山村。 该村耕地原有1008亩,其中:水田881亩,旱地127亩,目前水田已被国家征用530亩。原山林面积有1138亩,现山林面积为986亩。全村共有420户人家,共1230人口。共有33姓氏,分别为:倪、马、杜、胡、周、张、王、叶、钱、俞、赵、戴、孙、袁、黄、陆、吴、鲍、蔡、邱、严、丁、朱、应、余、洪、郎、郭、林、韩、范、伊、翁。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 493户通自来水,有 2 户饮用井水。有493 户通电,有 368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41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99.6%、74.34%和82.8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13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55 户(分别占总数的 22.83%和 11.11 %)。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 25 辆,摩托车 10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2.00 亩,有效灌溉率为63.6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02.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1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5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9 户。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44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7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43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松岙镇后山村该村位于松岙镇以东北方向,距镇约一公里。村共有农户600户1607人,有村民小组12队,村民代表24人,正式党员39人。有耕地面积1455亩,村现有三委会干部6人。 21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后山村后山村隶属于青龙镇海迤委会。位于青龙镇东北边,距离青龙镇16公里,国土面积161亩,海拔1928米,年平均气温13.2℃,适合种植烤烟、水稻、小麦、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80亩,林地40亩,人均耕地1.5亩。全村有农户14户,共51人,农业人口50人,劳动力3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5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种植为主。 后山村今后发展的重点:发展经济果林业,增加核桃种植面积40亩,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890元。 22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榛材乡后山村后山村隶属于榛材乡,距离农安县大约有20多公里,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土豆、葵花等,在国家改革开放后期一直由李树才任村支书。现村庄已经丰腴自足。 ◎ 人物事迹年仅19岁的李树才当时还是一个小队的队长,一场霜冻冻死大部分庄稼,还难以承受挫折的他坐在田间哭了,而后擦干眼泪去安慰大家。这件事在村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已退休很久的他还是受着大家的尊敬。大家有事还是愿意去找他帮忙。 ◎ 村内概况后山村是一个空气清新、环境整洁的村子,民风淳朴,农民致力于农业,村民彼此间爱戴以亲友相称,闲暇时候常坐在大杨树下或某树林中乘凉,唠唠家常,生活很是惬意,没有纷争。这个村子已经哺育了上百名的大学生,工作于社会各个阶层,而这个村子却一直默默守护着所有人,形成一个大家庭。 在养殖业上,村民主要以养殖家禽和大牲畜牛、羊为主,还有许多民众只是饲养自给自足的。在这里你还可以看见放牧这样的一幕。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很多。 23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后山村洪阳镇后山村位于洪阳镇西北部。村内有6个姓氏(邱、蔡、杨、王、林、钟),邱氏从福建莆田迁入,村四面环水,村中有山坡、土丘、怪石嶙峋,取名马头山,全村总人口3341人,总面积1800亩。属纯农乡村。村交通方便,池揭公路绕村而过,也属洪阳镇经济发展快速之村。 24 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后山村位于麻阳溪河畔,距离城区15公里,共有后山、杭桥、祠堂前、鸡公石、眉布5个自然村,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0人; 社会经济:人均收入为5000元; 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土地面积22664亩,其中水田3145亩、旱地210亩;农业生产以烟叶、水稻为主, 2009年烟叶种植1380亩;经济作物以食用菌、茶果、蔬菜等为主。 25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后山村◎ 村情概况后山村隶属于旧县镇照和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旧县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集镇19公里。国土面积0.66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06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47.51亩,其中人均耕地.84亩;有林地750.3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户,有乡村人口176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人,劳动力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6万元,占总收入的44.29%;畜牧业收入22.7万元,占总收入的4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3头,肉牛3头,肉羊59头);渔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94%;林业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1.13 %;第二、三产业收入5.1万元,占总收入的9.57%;工资性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0.75%。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人(占劳动力的0.57%)。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能有线电视、能电话等五通。有39户饮用井水,有3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7.4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 76.92%和76.92%)。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9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9公里。全村共有摩托车3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亩,有效灌溉率为54.2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3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种植业,主要销往本县。2006年主要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0.78%。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黑山羊养殖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9户,共乡村人口176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89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人,劳动力9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人,占人口总数的5.1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5人,参合率88.07 %;享受低保8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9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36户,占农户总数的92.31%。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照和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旧县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19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6人,其中小学生15人,中学生11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7.5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村庄道路脏、乱、差现象严重,行路难;2、人畜饮水困难、不卫生;3、产业结构单一;4、缺乏资金技术;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高,特别是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加强村庄道路脏、乱、差现象的治理;2、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3、调整产业结构;4、缺乏资金技术;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高,特别是农业生产用水困难;6、加大投入进行民房改造。 26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马过河镇后山村◎ 村情概况后山村隶属于马过河镇车章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国土面积1.39平方公里,海拔1,898.00米,年平均气温13.60 ℃,年降水量991.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27.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1亩;有林地1,507.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09人,其中农业人口209人,劳动力11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烤烟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6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00万元,占总收入的60.7%;畜牧业收入13.00万元,占总收入的37.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9头,肉牛14头,肉羊37头;林业收入0.60万元,占总收入的1.7%;工资性收入6.40万元,占总收入的 18.5%。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00元,农民收入以粮食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6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3.4%),在省内务工4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四通。全村有9户饮用井水。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60%和85.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一段为土路一段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6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8.00亩,有效灌溉率为 45.7%,无高稳产农田地。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7 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后山村◎ 村情概况后山村村隶属于海岱镇大栗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山区。村委会2 公里,距离镇8公里。国土面积1.83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889.1亩,其中人均耕地1.75亩;有林地1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3户,有乡村人口506人,其中农业人口504人,劳动力3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5万元;畜牧业收入11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00头,肉牛4头,肉羊3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0万元;工资性收入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2万元,其中,外出务工人数100人,在省内务工41人,到省外务工9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电、电话通,无路灯。全村不通自来水,有153户饮用井水,有15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53户通电,该村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6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0户。该村到乡镇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其他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8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103口。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8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后山村◎ 村情概况后山 村隶属于 文兴乡 镇 塌土 行政村,属于 山区。位于文兴乡西边,距离 村委会1.5 公里,距离 乡6.5公里,国土面积0.0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7.5 ℃,年降水量1249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18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农户7户,有乡村人口19人,其中农业人口19人,劳动力1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万元,畜牧业收入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工资性收入1.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在省内务工4人。 ◎ 基础设施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7户通自来水,有3户饮用井水,有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41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 29%和 29 %)。 该村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6公里。 该村到2003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 29 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后山村◎ 村情概况后山村隶属于阿都乡大佐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阿都乡东边,距离大佐村委会3 公里,距离阿都乡9 公里,国土面积有 0.53平方公里,海拔 18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 975毫米,适宜种植玉米 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327.8 亩,其中人均耕地 1.36亩;有林地 350亩。全村辖 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5 户,有乡村人口241 人,其中农业人口 241人,劳动力 1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 畜牧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34 %;畜牧业收入20.5 万元,占总收入的 4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84头,肉羊2 头);林业收入0.2 万元,占总收入的0.004 %;农民人均纯收入 95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 畜牧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7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 人,在省内务工28人,到省外务工12 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有 55户饮用井水,占农户总数的10%。有 5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2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34.8 %,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分别占总数的2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0.5公里。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41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0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后山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