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共政策议程 |
释义 |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公共政策议程 概念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首先,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一些问题必须充分暴露且表现得非常严重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敏锐的政治权威领导人或有关专家学者对该问题将来的严重趋势有所察觉,那么他们就会及时地把它提出来。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1.首先,与上述几方面正向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均可构成政策议程的障碍因素 。 2.存在双重关卡:一是社群的价值规范,如政治原则的偏离和价值体系的排斥。任何国家都有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政策诉求一旦偏离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系统或制度化程序之外 。而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的基本观念及其信仰倾向,是人们思考的依据和行为的准则。提出的政策诉求与社会价值体系不符,就难以形成公众议程,更不可能转化为正式议程,即政府议程。二是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 3.政府体系的封闭。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人们无法与决策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不能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公众认定的社会问题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4.承受能力的超重。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即使这种问题的提出对社会有利,符合时代潮流,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5.一定程度上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等有一定的关系。 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1、政治领袖(职业政治家、民间职业政治家2、行政、立法与司法部门体制3、社会团体(利益团体)4、公众的活动如抗议、信访等5、危机或特殊事件6、大众传媒7、专业研究人员8、国际机构和组织 (四)政策议程的引发机制 内在的引发机制包括:(1)自然灾害;(2)意外的人为事件;(3)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4)资源分配中的偏执与失衡;(5)生态变迁。 外在的引发机制包括:(1)战争;(2)武器技术的重大发展;(3)国际冲突;世界性联盟的格局发生变化。 具体引发机制 1.政治领导(political leadership)。政治领导者可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政治领导者处于某种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注,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他们都会密切关注公共领域的一些特定问题,将他们公之于众,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美国,总统扮演者政策议程主要决定者的角色。国会中也有部分医院,他们怀着推动社会变革的愿望和渴望获得改革者的荣誉而热心于社会问题 2.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 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往往会使形势发生逆转,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3.抗议活动(包括使用暴力手段) 抗议活动是一种激烈的利益表达形式,往往带有某些反常规的行动特征。 表现形式有示威游行、静坐斗争、绝食抗议、暴力冲突、武装对抗等。 抗议活动说明社会问题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只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平息由抗议所引发的混乱局面。 抗议活动是建立政策议程的有效方法,但不是最佳的途径。 两种结果: 政府可以有效控制,采取一定程度的妥协,建立相应的政策议程; 有可能造成社会失态,形成与政府的严重对立,对既成的社会秩序构成威胁。 4.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报道问题往往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或为了制造新闻,或为了增加发行量,或为了公众的利益,或出于其他目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真实的报道,这对政策议程的建立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式(模型)“多源流” 在这一模型中, 他确认了参与者据以影响议程和备选方案的三种“过程流”: 问题流、方案流和政治流。而在某一触发机制下,各种“流”会在某一时刻发生汇合,此时政策窗口就打开了, 也就意味着问题进入到了政策议程中。 乙肝歧视问题如何进入政府议程——多源流分析模型的运用 5、多源流分析 (1) 在乙肝维权行动中,“问题流”即歧视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 (2)“方案流”方面。医学专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消除乙肝歧视现象提供了大量专业知识。提供的这一系列权威论证,使得解决“乙肝歧视”的问题有了明晰的方法。 (3) “政治流”方面。①政治领导人的换届。②利益集团的压力活动等因素。乙肝维权组织利用国家领导人换届的时机,调动一切资源对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为他们的话语充分进入政府的议程奠定了基础。 (4)引发机制。 ①引起社会轰动的两大重要案件。②非典危机唤起公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 两大重要案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