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龚振鹏
释义

简介

龚振鹏(1882-1942),曾用名龚镇洲,1882年生于安徽省北乡县古塘村(今长丰县岗集乡古塘村)。父亲龚宗瑜是清朝廪生。

革命历程

1900年,龚振鹏进入合肥城,与反清志士倪映典、万福华等秘密聚会,“谋覆清社,拯民救国”。 1905年,考入江南将弁学堂,1906年,24岁的龚振鹏被指讦为革命党下到大牢内,数月后得张伯纯先生营救出狱。一出牢房,他就加入了同盟会,与同乡吴旸谷一同入驻安庆的新军三十一混成协任下级军官,鼓动谋划革命。

1907年7月,参加徐锡麟起义,失败后,逃到河北,冒族兄龚镇洲之名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兵科,与蒋介石同学。毕业后回到安庆讲武堂担任教官、第十三协二十五标掌旗官,驻防清江。

1911年11月4日,邀集赵云龙等数十名亲兵举事,从城外兵营乘夜潜入清江城内,发动“清江之役”,响应武昌起义。因众寡悬殊,被捕下狱,几天后被部属冒死救出。

南京光复后,范鸿仙在江淮之间募集了5000余人,号“铁血军”, 编成两个大队,龚振鹏担任参谋长兼第二大队队长。以后,范鸿仙退居上海,将铁血军交给龚氏掌控。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铁血军被改编成第十八师第三十五旅,龚振鹏任旅长。

1912年11月1日,授陆军少将。

1912年12月,安徽军队整编,龚振鹏任安徽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率部驻扎芜湖。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发布讨袁檄文,打响了讨袁二次革命的第一枪。15日,范鸿仙、龚振鹏也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贼的十大罪状。兵败后逃亡日本。

1915年春,应陈炯明之邀,与林虎、熊克武、龚振鹏、耿毅等人赴新加坡。奔走南洋各地,筹措经费。

1915年末,潜回昆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1917年底,陈炯明组建援闽粤军,龚振鹏随陈入福建。

1919年12月4日,加陆军中将衔。

1920年,陈炯明部回粤讨伐桂系,陈炯明派龚振鹏为虎门各路联军总指挥。

1922年6月,陈炯明背叛孙中山,龚振鹏脱离军政界,和家人潜居上海。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淞沪抗战开始后,龚振鹏积极支持并参与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好友章太炎赴北平敦请张学良出兵。此后,他接触了一些共产党人,思想上开始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治主张方面转化。他的两个女儿龚普生和龚澎在他的支持下投奔延安,参加革命。他曾潜入重庆红岩村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作了推心置腹地谈话。

1939年,汪精卫以中央委员、军政部长相诱,被龚镇洲坚决拒绝,随即离开上海,前往重庆,被蒋介石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

到西南后,龚振鹏四处奔走,宣传抗日。1942年7月29日因伤寒病恶化在广西桂林逝世,终年60岁,周恩来等发唁电,称龚先生“有德有年,功在民国”。1943年7月23日被追赠为少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