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龚心甫作品集
释义

基本信息

龚心甫作品集(中国实力派画家——第二辑)

主 编:李生有策 划:艺博林轩

出版发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889mmX1194mm

印章:4

印数:1-2000

版次:2011年1月第1版

画家简介

龚心甫 字甫之,号云石,心溥,1939年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国学院大学授予国学专家,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六十年代曾受傅抱石先生亲授,龚心甫理论文章在《共和国杰出国学专家优秀文集》的万余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2006年被评为“中国书画名家百佳新闻人物。”作品入编《1978-1998中国美术选集》, 1998年作品入选“韩国98世界美术大展”等。

金鱼作品,形神兼备,古朴淡雅,天然纯真,章法考究,清逸简洁,目前画一条金鱼简练到十一笔至十五笔就能画完成,作品贯穿古今,别开生面,是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树

立了另一个典范。

曾有多幅艺术佳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作品以凝练灵动的笔墨,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内涵, 凸现了他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的把握。个性鲜明,神采飞扬,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意蕴深远隽永。无论是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示出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实现了艺术境界与表达手法、历史人文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无一不是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露,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在创作实践与丰富新理论方面,兼容并蓄,大胆创新,精心创作多幅具有较高艺术研究价值的上佳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艺术收藏界引起广泛关注,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宝贵的艺术实践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提供难得的借鉴依据,对我国相关艺术领域的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龚心甫作品集,金鱼画法研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龚心甫作品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经典艺术作品展播龚心甫》DVD光盘,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

《龚心甫谈艺摘要》DVD光盘,由“收藏天下”频道录制。

作品及风格、技法、语录

龚心甫部分题款语录

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书道与画道相结合。(注:据考证书道有近五千年的文化史,画道亦有近五千年的艺术史)

行笔沉著,须在浓淡之间是笔,墨色华润,爽然而秀,须掌握用水是墨。

条理脉络清晰,合自然之妙,方可谓之画尔。

行笔有本,得之用笔之道,笔所未到而意足,似有意无意之间,乃臻神妙矣。

作画不可只有华美之观,而应有实质之内里蕴涵,质者,美中藏妙奇也。

作画未合自然之妙,焉能神韵欤。

中国画最难追求的两种境界,其一,是精洁境界,其二,是清逸境界,是画家毕生所追求。(注:精,指中国画的条理、脉络、章法、开合要精奇;洁,是笔墨简洁。简洁而有意境、品位是中国画的终极追求。)

余画金鱼,已变数次,初始逼真,细腻,后变风格与人不同,再变删繁从简,忌艳从淡,直抒率真,数十载甘苦,出入意料之外,是师其自然也。

丹青之妙,写其形似者易,而传其神者难,打破格局,难之又难也。

客问余,尔至今已画金鱼多少,余曰:数十年画金鱼已有数万,可乎哉,谈何容易,寂寞伴随甘苦也。

吾写金鱼,究心致力,非敢充然所得,写此帧图,见之,聊以慰藉耳。

此帧似萍水相逢,人世间,相识者多矣,素不相识者,亦多相互帮助,人间有此真情也。

鱼水和谐,厚情为人,感情融洽,和睦相处,是传统美德也。

余画金鱼已有四十余载,反复探讨,深感国画精髓深邃,观此帧图,虽聊以慰藉,自觉尚隔一层也。

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是清新俊逸,意境有笔墨处有之,意境的精髓是在无笔处。

丹青艺事,须有恬淡之情,滋润养性,陶冶情操,师意自然也。

墨法在于用水,含滋蕴彩,生气烨然也。

(节选自《龚心甫题画款笔录》 )

龚心甫谈艺摘要

《收藏天下》频道主持人专访笔录

主持人:龚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是一位国画大家,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些年的从艺历程分为了那几个阶段?

龚心甫: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画家,我现在不敢说是一名大家。至于我从艺可分几个阶段,可略分三个阶段,年青时学习素描、国画学习白描、画工笔画、西画也经常画,主要是学习造型,有时也临摹国画小品。第二阶段,由于对中国画偏爱,又看了一些理论书籍,这阶段主要精力是学习研究中国书法史,以及金石篆刻,旁及古代文字、甲骨、金文、瓦当,学习研究,临碑、临帖。以及对画史、画论、画法研究。当然也画了一些中国画,以及临摹古代优秀作品精髓。目前,我仍然在研究和探索中,但我现在主要是对中国画艺术美学意境的研究和探索。

主持人:从您最早与绘画艺术结缘到现在,您认为什么经历对您艺术风格影响最深?

龚心甫:对于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我在一幅作品提款中谈到:“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画家毕生所追求的,是长时期漫漫悟出来的,是非所预料所得”,这是我的一点体会。要有淡泊情怀的精神,要辛苦磨砺,千修百炼,长时期文化积淀。至于艺术风格形成影响最深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多读书。

主持人:您创作的作品中,金鱼以及花卉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为什么会选中金鱼这个题材?在您看来绘画笔下的金鱼应当是怎么样一个形象?它更深的文化寓意是什么?

龚心甫:我画金鱼已经画了数十年,由于喜爱这个优美的小动物,并有一种执著的精神,在画的过程当中,我不断的摸索,不断的研究,很精心的研究、写生,我并不考虑其他什么,我只知道我喜爱它,有一种执著精神去画它,它也抒发了我的情感,它陶冶我的情操,所以一直画到现在。金鱼象征和谐,象征友谊,象征幸福安康。

主持人:您认为坚持中国文化的传统进行创作,与单纯的仿古作品相比,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哪里?

龚心甫:我认为这两者的区别,一个是学习过程,一个是继承和创作发展的过程。要学习优秀传统精髓,首先可临摹古人优秀作品,有了临摹基础,才能更好的写生创作。这里要说明的,要创作一幅好作品,是决非易事,因为绘画是寂寞之道,要有刻苦钻研精神,要学习和理解前人所提出的中国绘画基本思想三大要素,即:人品、学养、天赋,所以要学习优秀传统精髓,再师意自然,并有一种执著精神,这样才能创作出较好的作品

主持人:在时代精神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哪些新的特点?如何将这种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去?

龚心甫:您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至于目前传统人文精神有哪些新的特点,我怕谈的不好,我想从中国画的画理来谈,因为我还在学习研究中。我认为学习中国画不能有浮躁心理,因为学习中国画是一件艰辛之事,当我看完一本书后,感到自己有很多地方不足,学无止境,还有学不完的东西。比如中国画的笔墨问题,笔墨是中国画的命脉,笔墨即书法线条和用笔,中国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溯本追源,中国艺术史与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直接相连的,内涵很丰富,能悟出用笔用墨之道,并且使笔墨彼此相应而相成,要掌握他难度是很大的,你看小篆线条、古籀线条(大篆、石鼓文)、瓦当线条是多么美,可以让你陶醉。另外关于似与不似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提出来了,因为中国画是以写意为主。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是简洁,简洁而有意境、品位我认为是中国画的终极追求。似与不似,其实是在笔墨上作减法,所以说繁易简难,增减不得更难,所以似与不似,他有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六个字原则。哪六个字?是:入理、入简、入神六个字原则(注:入理,既有画法,又有画理,入简,删繁就简,入神即神韵,写意以意为主旨,要意态化神韵,意态化俊美)。这是中国画艺术美学的问题。

关于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作品如何融入时代精神,古人早就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创作好的作品,使人陶冶情操,让观众得到艺术享受。

主持人:您在创作中是否经历过一些内心的挣扎,或者是表现语言的困境?您是如何解决走出这种状态的?

龚心甫:我好象没有内心挣扎,我感到画画、读书是我一件最愉快之事,我曾在一幅作品提款中谈到我的心情:“丹青艺事,须有恬淡之情,滋润养性,陶冶情操,师意自然也”。当然研究中国画是一件艰辛之事,也是陶冶情操之事。

主持人:我们欣赏您的作品既有浑厚苍劲的一面,同时又有清新自然的一面,您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绘画语言,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中,您所坚持的审美价值观是什么?

龚心甫:我对中国画所坚持的审美价值,是四个字,清新俊逸,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

主持人:在寄情山水,快意水墨中创作者个人的性情必然受到感染和熏陶,您从艺将近五十年,在您的人生中绘画艺术应当是怎么样一个位置?

龚心甫:中国山水画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史和艺术史,应该说中国画家对山水画创作,所追求的性情,是对中国画美学意境的追求,当然在画面上也会隐跃画家的情感,我也是这样。

主持人:创作者个人的性情必然直接的影响作品的创作,您如何在自我的性格和艺术表达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龚心甫:学习中国画要有平淡性情,宁静心态,必须有丰富学养,深厚的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才能应手得之,古人言,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心态放松,因为中国画笔墨具有偶然性,有时往往会出现非常好的笔墨,形成画面和谐。谢谢您的采访。

直面当代艺术的思考

龚心甫谈艺摘要

受访者:龚心甫

主持人:范宝云 王璐娜

主持人:龚老师您不仅是一名画家,也是一名艺术领域的学者、研究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艺术思潮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您是怎样理解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又是怎样把东方与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的结合,从而使自己在艺术创作方面得到升华的?

龚心甫: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画家,我现在不敢说是一名学者。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画艺术主要是写意为主,西方艺术是以写实为主。中国画的艺术境界,给人一种淳和之美,清新俊逸之美,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美的享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不仅把艺术传播给予别人,而且也乐于接受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中国画几千年演变历程,是不断地吸取各种外界优秀艺术营养,吐故纳新,中国画艺术是吸取外界优秀艺术营养,并不结合,查阅中国美术史料就可清晰而见。

主持人:龚老师,作为艺术家而言,最难就是怎样将生活和艺术结合到一起,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当时对于您而言画画意味着什么呢?

龚心甫:生活和艺术结合是紧紧相连的。我曾在一帧作品提款中谈到:“丹青艺事,须有恬淡之情,滋润养性,陶冶情操,师意自然也。”一个画家要有一种执著精神,至于画画意味着什么,我在一幅作品提款中谈到我的心情:“吾写金鱼,反复探讨,非敢充然所得,写比帧图,见之,聊以慰藉耳”。

主持人:您说过一句话:画山,要拜山为师,把大山的灵气与水墨的变化相互结合,您是怎么做到的。

龚心甫:中国画要求物象更加艺术化、典型化,画家要在生活中去师法自然,在自然中寻找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一种艺术表达技巧,只有到真山水中去寻找,要有勤奋刻苦钻研精神,对真山、真水潜心体察,领悟真山真水的深邃意境,把大山的灵气与水墨的变化相互融合,使画面淋漓蓊郁。

主持人:希望龚老师说说自己的金鱼画的技法,与前人的区别,还有您为什么如此喜欢金鱼、痴迷金鱼?您的心目中金鱼代表着什么呢?您自己如何喜爱上金鱼的?

龚心甫:余画金鱼,已变数次,初始逼真,细腻,后变风格与人不同,再变删繁从简,忌艳从淡,直抒率真,数十载甘苦,出入意料之外,是师其自然也。

我喜爱画金鱼,但我更痴迷中国画艺术,包括中国画山水、花卉,我是在真诚忠贞的追求、探讨中。

金鱼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金鱼象征和谐,象征友谊,象征幸福、安康。

主持人:龚老师,这些年您从事书画研究、教学等,您觉得对您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您是怎样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这对中国的艺术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龚心甫: 我在一幅作品提款中谈到:人能平淡,心境平静,这是一种境界。古人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多读书,师意自然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首位。

要领悟中国画的精髓,必须要有丰富的学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长期的艺术磨砺,要淡泊情怀,是一个长期艰辛的任务。

主持人: 我们应该如何判定一幅中国画的好与坏呢?

龚心甫:一幅好的中国画必须是清气豁然,清新俊逸,能悟出用笔用墨之道,笔墨彼此相应而相成。反之,不是一幅好的中国画。

主持人:您怎样看待中国画的创新呢?

龚心甫: 中国画的创新是一个画家毕生所追求的,是长时期漫漫悟出来的,不是要创新,就能创造出来的,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主持人:您在国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您怎样看待您所取得的成就呢?

龚心甫:我对艺术可以说是问心无愧,至于什么成就我不敢谈。只能说:我还在不断的学习,不断探索艺术美学的意境。

主持人:那么您对今后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计划呢?

龚心甫: 我只能说对艺术创作和创新我还在真诚忠贞追求、探讨中,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谢谢您的采访。

原文发表于中国改革报2010年11月27日第8版文化周刊,标题由编辑按

相关文章

龚心甫山水作品艺术特色

龚心甫曾在作品题款中写道:“中国画是书道与画道相结合”。中国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龚心甫早年曾经对中国书法史,以及金石篆刻,旁及古代文字、甲骨、金文、瓦当学习研究,临碑、临帖不辍。又对画史、画论、画法深入研究,集众美精华,旁通融贯,使他在山水画创作妙悟中带来创作灵感。

赏析龚心甫中国画山水作品,其艺术作品特色,略分两类,其一:是吸收纯传统精髓,参以心得之作。作品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苍劲古朴,形神兼备(因为造型与气韵是直接联系的)。这类作品如“华山览胜”、“武夷山风光”“高山盛景图”等。其二:是师意自然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新的表达技巧之作品。他曾说:“画山要拜山为师,把大山的灵气与水墨的变化相互结合”,中国画艺术须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这类作品既表达山川的雄奇、蓬勃,又饱含了画家情感,如“玄武湖”、“中山陵颂”、“高山水流图”等,作品内涵深厚,云雾漂动,水流激荡,虚实有致,用笔流畅。

在山水画创作中,他尊古而不泥于古,对染法、皴法长时间探讨和研究。有的作品,他用水迹染法,通过点、染、皴结合,表现林木自然景象。画面呈现看似含糊浓浓淡淡肌理,却体现茂盛树叶简略、概括、含蓄风貌,再穿插优美的书法线条,绘写树干、树枝,达到精简清丽效果。此种染法画山脉中也用过,呈现不同效果。山水作品“玄武湖”树林用此染法绘成,画面笔致清丽,意境悠然,自然和谐。

欣赏龚心甫山水作品,画面通过点、染、皴结合,墨色韵律变化,虚实相生。他的每一幅山水作品均有不同的变化,撷取大自然风貌,对不同的山脉,不同特质、特征采取不同皴法、染法,挥洒自如。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是清新俊逸,他曾说过:“意境有笔墨处有之,意境的精髓是在无笔处”。从他的山水作品中可窥察到,他的山水作品章法严整,用笔遒劲,给人一种清新隽永美的享受。

龚心甫曾在一帧作品题款中谈到:“丹青艺事,须有恬淡之情,滋润养性,陶冶情操,师意自然也”,他淡泊情怀,艺术又经过数十载寂寞磨砺,他的中国画艺术,包括他的山水作品,意境壮阔,具有高雅格调。从他的山水作品中看出画家对艺术的执著,对中国画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对中国画美学意境的追求;又能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隐跃看出画家情感的流露。

龚心甫写意金鱼画法

龚心甫画金鱼先从尾部画起。一条金鱼尾部形态决定这条金鱼的独特形态所表现的特殊意蕴。讲究用水用墨。用水、汲墨多少是关健。要画出有透视感、立体感、神态生动的形象。

第二步是画眼睛。要传神。 一笔下去,不能重复。眼眶、眼珠,共四笔。侧身三笔。先调淡墨,沾一点浓墨,画成眼框;再沾一点浓墨,画出眼珠。不调笔。

第三步画头部。一笔,先浓后淡,有立体感。一笔下来,见笔见墨,有笔痕墨痕。国画讲气韵,清逸,笔墨精洁。一笔见浓淡,否则是死墨。

第四步画身子。一笔头,要淡点,金鱼整体要有浓淡呼应。

最后画鳍,一笔一笔画。一条金鱼一般十一笔至十五笔就能画完成。龚心甫写意金鱼有其特点,有创新。更值得一提的是金鱼背脊上一条墨线,能表现数条金鱼浓淡层次的区别,表现疏密远近关系。尤其是尾部的浓淡变化,用笔、用墨有透明感,画出游动似轻纱飘动的神态。

欣赏龚心甫的金鱼作品,笔略而神全,墨少而有意蕴,给人以新颖淳厚的艺术享受。

(此文摘自姚光义先生所著《龚心甫金鱼画法研究》中的一 段文章)

龚心甫金鱼作品艺术风格

中国画讲究气韵、清逸。并要有个性。龚心甫金鱼作品有强烈特点及风格。欣赏他的作品,给人以新颖淳美的艺木享受,他的画作清新自然,简练洒脱,追求超凡脱俗。观赏龚心甫的金鱼作品,可以看出他是在自然中寻找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一种艺术表达技巧,兼收各种艺术营养,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

龚心甫金鱼作品,形神兼备,古朴淡雅,天然纯真,章法考究,行笔有本,疏密虚实,笔墨无多,浓淡相间而相成,洁简流畅,洒然落墨。目前,龚心甫画一条金鱼,简练到十一笔至十五笔就能画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金鱼背脊上一条墨线,能表现数条金鱼浓淡层次的区别,表现疏密远近关系,尤其是尾部的浓淡变化,有优美的节奏感,画出游动似轻纱飘动的神态,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是长期师意自然中发现的。

龚心甫写意金鱼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他在作品题款中谈到:“余画金鱼,已变数次,初始逼真、细腻,后变风格与人不同,再变删繁从简,忌艳从淡,直抒率真。数十载甘苦,出入意料之外,是师其自然也。”他在另一幅画作中题款写到:“谈何容易,寂寞伴随甘苦也”。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

欣赏龚心甫的金鱼作品,气韵生动,意趣盎然,具有高雅的格调,从他的金鱼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对中国画意境的追求。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经典艺术作品展播 龚心甫(影片内容:龚心甫金鱼画法研究、附录龚心甫中国画艺术)》DVD光盘,已出版发行。

龚心甫画荷的艺术特点

一、善于利用时间背景作衬托。

他画荷花,表现出早、中晚不同时间的“意态”。如画早晨之荷花,写出含而不露的韵味,又能表现早霞,碧映的色彩,表现一种朝气。

二、善于表现大自然赋于荷花的独特美。

三、他注重用笔,用墨变化,他使用泼墨法、冲墨法,水墨互冲,表现光感,作品中墨色浓淡相衬,显现出自然界荷花的意态。

四、龚心甫画荷,始作工笔,后来转入写意,其意,源于自然。以境界为上。

欣赏龚心甫荷花作品,他着重表现荷花自然生态之美,无论荷花,荷叶都呈现出滋润,鲜活的色泽;水草,浮萍也是灵动而有生气。虽没有画水,都让人见到清澈,透明的池水。构图繁疏有序,浓淡相映,画出荷花自然生态之神恬气静。

龚心甫画荷的艺术特色,他能在传统的画法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特别是画荷花的反叶上,找到新的艺术表达语言,他画的荷花反叶含滋蕴彩,笔墨精洁,生气蔼然,得用笔之道,笔所未到而意足,似有意无意之间,妙之极境,能随笔见其神采,均合自然之妙也。从《芙蓉出水》图,反叶画法可以看出画家所追求的审美意境。

观赏龚心甫荷花作品,画出了荷花自然色姿,一派生趣景象,作品含蓄隽永,都是别具情趣,别开生面之作。荷叶翻背设色清纯润泽,笔意墨韵耐人寻味,画家的创意难能可贵。

(此文摘录姚光义先生所著《龚心甫荷花画法研究》)

笔底灵气 大美若斯

著名国画家龚心甫作品赏析

白玉宝

认识我国著名国画家龚心甫先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200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四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表彰大会,

他被评为中国书画名家百佳新闻人物,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就在这次会议上,

作为新闻记者、报告文学作家的我,有幸认识并采访了他。

龚心甫, 字甫之, 号云石,心溥, 1939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六十年代曾受

傅抱石先生亲授。现任南京金陵书画院高级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他笔下的花卉、山水、尤其写意金鱼,作品飘逸灵动,栩栩如生,国画、书法、

篆刻作品,数次参展获奖,作品被海内外人士珍藏,作品入编《1978-1998中国美术

选集》,1998年作品入选“韩国98世界美术大展”等,多幅艺术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

发表。在艺术创作中,他坚持尊古而不泥于古,形成独特风格。

欣赏龚心甫先生的金鱼作品、花卉作品,给我一种美的享受。“桂花鱼乐图”、“萍

水相逢图”,含蓄吟咏抒情达理,犹如一曲轻音乐。细细品味他的金鱼画作“追逐图”,

想起宋代诗人佳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

秋声。”此情此景,令人遐想,激人奋进,珍惜光阴,不虚度此生。

欣赏龚心甫先生的花卉作品“腊梅图”、“香远馥郁图”等赞美梅花的作品,我的

身心整个被眼前的雪里红梅俘获了,因为这是在欣赏中国文化艺术之俊美。

创作的甘泉源于生活,龚心甫先生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每到一处,写生不止。

他对大自然的山水用心观察,同一座山四季之中,各有其绝,观看不同的峰巅面貌,自

然景观的无穷变化,使他在艺术上得到许多启发,创作灵感纷至沓来。他常说:“画山,

要拜山为师,把大山的灵气与水墨的变化相互结合。”在窗下画案前的他,伸纸濡墨之

际,早已心驰天外了,默对写生素稿,凝神静气,挥毫尽扫,一时间烟霞泉石就在其笔

墨间凸现出来,在他看来,墨分五色缺一不可,缺一则山之气不全;画面用墨不可太浓,

浓则失去真体;掩没墨迹即落于浊,亦不可太淡,淡则气弱而怯,须自淡渐浓,注重用

笔、用墨的变化。

欣赏他的画作,浑厚苍劲,淋漓潇洒,清新自然。他用笔简练洒脱,墨迹流畅,

气韵贯通,焦墨不滞,淡墨不薄,追求超凡脱俗。找到了一种以少胜多,与众不同,寓

意深邃的绘画语言。他的每一幅佳作,都有不同的变化,他都在自然中寻找一种艺术表

达方式,一种艺术表达技巧,兼收各种艺术营养,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个性鲜明,章

法考究。无疑,他的作品是很有价值的。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孜孜不倦的探

索和审美意境。

欣赏龚心甫的花卉作品、金鱼作品、山水作品,意蕴深刻隽永,格调很高。尤其

看到那一幅红梅图,喷红欲燃的花,那一树炽热得几乎使人的整个心魂都要燃烧起来的

梅,使人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

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摘自人间

词话)

画坛耆宿龚心甫以一颗对人生和艺术的真诚忠贞之心,高瞻远瞩,孜孜以求终达第

三境界。

龚心甫先生他常说他喜欢平淡,人能平淡,心境平静,那实在是一种境界,有此境

界不仅要学问也要修炼。古人说绘画是寂寞之道。他还说:“在大自然中寻觅创作灵感,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意自然。”他笔下的山水气势恢弘,诗意盎然。然而,他笔下金

鱼作品、荷花作品、梅兰竹菊花卉作品,则另有一种情趣,笔墨苍劲古朴,秀润洒脱、虚

实有致,充分展示了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观赏价值,给人以思考

和启迪。

白玉宝(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有多部报告文学专集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