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龚橙
释义

龚橙,字孝棋,又名孝拱,为龚自珍的长子,半伦(龚半伦)是他晚年的号。所谓“半伦”者,是言其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爱一个小妾,五伦去了四伦半,故曰半伦。这个人比他老爹龚定庵,更加风流自喜,目中无人。他生于上海道署,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颇为离奇的传说。上海道衙门左近,有一寺名曰三塔寺,初时未建寺时,是一个水潭,广约亩许,深不可测。当地人传言,潭底下有一乱穴,时常有精怪出没。有一天,一个高僧路过这里,大约是看出什么了吧,就在潭侧结坛诵经,一诵诵了三天三夜,那精怪就受不了了,现身坛前,是一条龙,伏在地上乞恩。高僧说,你若是能让潭水立时干涸,让我在这里建一座寺庙,我就饶你一命。这就是三塔寺的来历。定庵夫妇中年乏嗣,往三塔寺求子,甫一入门,定庵夫人便恍惚看见一条龙向她扑来,惊慌而返,就有了身孕。所以可想而知,龚半伦的出世,在龚家是件多么不得了的事情。史称龚半伦幼而好学,天资绝人,于藏书无所不窥,为学问浩博无涯,然而性格孤僻,寡言少语,好为狎邪游,颇似他老爹的风流本性。稍长,随龚定庵入都之后,他很是结交了一些色目人,经常与他们一同出游,牵黄擎苍,弯弓盘马,居然一胡儿。色目人泛指当时在京城的一些少数民族。他又和他老爹一样,通满洲、蒙古、唐古忒多种文字,甚至在英国大使面前说英语时竟使英国大使大吃一惊,但是一试不售,即断弃科举之念,终身不再应试。聪明、风流、有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酷。

龚定庵活着的时候,对父叔的文字均不屑一顾,常骂其叔为不通,其父为半通。到了他死后,他儿子龚半伦,也学他的样子,动不动就拿出他的文稿,随意改动。不过他比他父亲龚定庵,又多了一点名堂,那就是每当改稿之时,都预先将其父的木主置于案前,每改动一字,都用竹鞭敲击木主道:某句不通,某字不通。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我才为你改正,使你不致欺蒙后人,云云,颇具戏剧性。他晚年流寓江表,穷困潦倒,却依然恃才傲物,挥霍放诞,和往日没什么两样。彼时李鸿章刚好也在上海,怜其才,哀其贫,每月派人送去二百两银子,拿这二百两银子,龚半伦照样吃喝嫖赌。他那“半伦”,就是在上海纳的一个小妾,传说为沪上名妓,所以能够专宠。又一说,给他帮助的,并非李鸿章,而是一个名叫杨墨林的富豪,其人性格狂放,出手阔绰,日挥千金无吝色,龚半伦就靠他接济,维持一种狎妓放舟、诗酒风流的生活。杨墨林死后,龚半伦失去依靠,沦落到卖父亲的藏书字画为生。他的妻子,其时也在沪上,十多年同城而居,龚半伦却从不和她见面,亦不通音问。两个儿子,偶尔去看望他,一样会遭到斥逐。他和他的同母弟龚念瓠,也是多年不来往,形同路人。

这些都还无所谓,毕竟名士派头。而龚半伦最不为世人所谅的,是庚子之变,他为英法联军带路,火烧圆明园。初时,他混迹于上海,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结识了英国公使威妥玛,被威氏招至幕府,周旋于旅居沪上的外国人中,由是洋人呼龚先生而不名。据说威氏很赏识他,行动有护卫跟从,月致万金。所以到了英法联军进犯北京,龚半伦就自告奋勇,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且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金宝重器以归。这是典型的汉奸行径,为天下人所侧目。后来,他将这些宝物的百分之一,运到上海变卖,用作嫖资,狂嫖滥嫖,结果发狂而死。所谓发狂,是梅毒侵入了大脑。民初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将他写得十分不堪,就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网上也仍然有很多关于他的帖子,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个人确实无耻,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也赫然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欣,百般刁难。恭王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他这时似乎已经忘记当年曾国藩请他出仕的往事了)?!恭王瞠目不能言。怪不得人们都说,从来有取错的名,没有取错的号,这龚半伦果然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荒唐绝伦。带累得其父定庵,也遭人讥嘲,指他子不教,父之过,污了一世英名。

相传,他的父亲龚自珍由于和某位王爷的小妾有私情,被人用毒酒毒死,死前告诉龚橙是满人害死了他,所以龚橙对满人有着怨恨,对于火烧圆明园的事就没什么客气奇怪的了。将龚橙与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记载有汉奸引洋兵入圆明园的是王闿运,他记云:“夷人入京至宫闱,贵族穷者,偶率奸民,假夷之名,遂先纵火。”但他未明说“贵族穷者”及“奸民”是谁。后来,刘成禺在《世载堂杂忆》中说;“龚孝拱,字橙,号匏叟,仁和龚自珍子,英人攻天津,广州,威妥玛尊为谋主,多用其策。”于是,龚橙因威妥玛“多用其策”,落下了汉奸之名,但与火烧圆明园还无甚关系。至刘叔问为《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写跋文时说:“初有奸人龚孝拱者,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从此,龚橙就成了引英军入圆明园的元凶了。

但是,这一重要的史实,在最初的记载中却完全找不到根据。首先,是当年的侵略者的回忆录中没有提及,如英军书记官斯文侯记叙说:“当夕阳西下时,有联军想进园,被门监多人所阻,乃格斗,杀门监,一哄而进。”第二,清廷留在京城的大臣如恭亲王奕欣、僧格林沁、瑞常等在火烧圆明园之后给咸丰帝的奏折中,也未提到龚橙引洋兵入园之事。第三,当时的清人著作中亦未言“奸人引洋兵”,如陈康祺《郎潜纪闻》:“咸丰庚申,西事孔棘,津门被兵,付之回祝。”第四,当时留京的官僚的日记中,详细地记载北京城里对火烧圆明园的传闻,也未提及龚橙引洋兵事,如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日记是自己看的,应是有闻必录,未记龚橙,说明后来所说龚橙引洋兵入园事值得怀疑。其实,在三四十年代,已经有人为之雪冤。有说洋兵是按地图进入,并无“奸民”引导,有人说,确有奸民作伥,但系无名之辈,并非龚橙。还有人说,圆明园富丽堂皇之宏,金银珠宝之富,举世皆知,何须龚橙去唆使,而且,有人举出英军入园后迷路,反被法军抢先进宫库一事,反问道:“英军既有半伦为之向导,何至失道后至。”

总之,说龚橙引英军入圆明园,缺乏第一手确凿材料。至于人们为什么把这事牵到他身上,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他为英国人作过事,二是他不检细行,劣迹昭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