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功能固着
释义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简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功能固着对解决新问题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人们能否改变事物的固有功能,适应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种心理上的阻塞,它可以通过抑制以前同其他一些用途相联系的物体的新功能的知觉,对问题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

举例

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

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东科尔盒子问题实验,让被试把三支点燃的蜡烛,沿着与木板墙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板墙上。发给被试的材料是三支蜡烛、三个纸盒、几根火柴、几个图钉。把发给第一组的所有材料分别装进三个纸盒里,而发给第二组的所有材料放在三个纸盒之外。结果是:第二组有86%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第一组只有41%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为什么第一组被试的成绩不如第二组被试呢?原因在于第一组被试一开始就把纸盒的功能固定地看成装东西的容器,而没有看到纸盒还有当烛台用的功能,所以没能顺利解决问题。第二组被试一开始就没有把纸盒看成仅仅是装东西的容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想到了当烛台用,所以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功能固着心理

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如此就很难产生创新思维 。

在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只蜡烛、一枚图钉、一盒火柴,要求学生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全体学生思考了很久,无人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趣味实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上,这个问题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

大家之所以没能想出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因是他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把火柴盒看作是装火柴用的,而没想到它还可以用来固定蜡烛。“功能固着”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这里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功能固着心理。所谓功能固着心理,是指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事物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功用和联系:如果初次看到功用或联系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我们再以赫林和希尔的一个实验为例,让被试站在一间小房子的白线后面,把两个铁环放在垂直的木钉上。他可以在室内自由走动,运用任何物品帮助他解决此问题;但不许把铁环拾起来直接放在木钉上。房间里有两根木棒,单独用一根够不到铁环,两根木棒用绳子接起来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对于一组被试,绳子挂在墙上的一枚钉子上,它没有固定的用途;这时被试很顺利地用这根绳子解决了问题。对于另一组被试,绳子也挂在那枚钉子上,但它用来挂日历或其他别的东西;这时大多数被试没有发现绳子能用来解决问题。虽然他们都知道室内的任何物品均可用来解决问题;但绳子挂了日历,它的用途似乎“固定了”,因而就看不出它还能用来捆木棒。

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发生。功能固着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的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还能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于扑灭烈火。

现实高于教条

但是具体的现实,永远高于理论的教条。

在一次研究人的创造思维的会议上,日本创造学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他问:“这些曲别针有多少用途?”

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个条子,条子上写: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用途。

这个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由于相同的质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道多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变顾1、2、3、4、5、6、7、8、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于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

对于这些难度不是很大的实际问题,许多人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他们的视野和心理上存在局限,受到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的影响,所以难以发现这种物体的其他新用途,因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妨碍了问题的解决。

功能发挥

一个东西能否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就看拥有和使用者的聪明智慧,运用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会有天壤之别。所以任何东西,包括任何思想和制度都不会主动发挥作用,而要看人能否善加运用,从中发掘出它的最大效益。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宋国有一家人,有一个祖传秘方,能在冬天里涂在身上,不生冻疮,手上皮肤不会裂开来,所以这家人,凭了这个秘方,世世代代漂布,都不会伤手,因而漂的布又好又快又多。

有一个商人经过这里,听说这家人有这个秘方,要求以一百金——也许相当于现在一百万美金的价值,购买这个秘方。后来果然以这个大数目,把秘方买来了,然后到南方去游说吴王,吴越地在海边,打仗要练海军作水战,他游说吴王成功,做了吴国的海军司令,替吴国练兵。到了冬天,和越国打仗,吴国的海军涂了他的药,不怕冷,不生冻疮,大败越国,因之立了大功,裂地而封。他就是利用这个百金买来的方子,能够功成名就以至于封王。

庄子说,就是这样一个不生冻疮的方于,有的人能够利用它不生冻疮,不裂皮肤这一点而封侯拜将,名留万古。而这一家人却只能用这同一个方子,世世代代替人家漂布。

产生原因

心理因素

为什么会产生功能固着这种心理现象呢?这是因为一个人在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容易用过去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方式或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新出的问题。如果在一切条件都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会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照搬过去的老办法,以固定的模式去应付多变的生活和学习,就会走许多弯路,使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行为习惯

一个人对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越熟悉,就越难发现这种物体在其他方面的新功能。例如:发卡是女同学用来卡头发的,所以有些人想不到它可以充当螺丝刀拧螺丝钉;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有些人则想不到它还可以做教鞭和指挥棒;有些人手中有尺子则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尺子则完不成任务等等,都是受物体的一般固定功能所限制而不能变化思考的结果。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消除其消极影响。

消除方法

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能消除一个人对物体用途方面的呆板、机械的认识,使其对物体的用途认识更丰富、更全面,使思维变得灵活和敏捷。

有一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去英国考察,到一家工厂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他见工人们先用药水煮动物的血和皮,调制成“柏林蓝”的原料,然后把原料溶液放在铁锅里再煮,并用铁棍长时间搅拌,边搅边把铁锅捣得卡卡响。李比希感到很奇怪,一个工头向他解释道:“搅拌锅里的溶液时,一定要用铁棍搅,而且发出的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越好。”

李比希笑道:“不需要这样搅,只要在‘柏林蓝’原料里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铁棍使劲磨蹭,无非是把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成‘柏林蓝’。这样虽然也行,但太浪费时间啦!”

影响抑制

遇到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使问题更加容易解决。对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有着特殊的意义,还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探索新问题的勇气。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呢?

第一,遇到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多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善于运用问题现场所提供的条件和物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把有关的信息向各个方向、各个方面扩散,以此引出更多的信息,以多种设想,找出多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每个方案都切实可行。

第四,丰富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因为解决问题是以知识和实际经验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周围事物的通常用途特别熟悉,而且对其他用途也十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付自如。

第五,我们既要有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养成勤于动脑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