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根瘤象类
释义

基本信息

害虫名 根瘤象类

害虫学名 -

分布与危害

驴豆根瘤象(Sitona callosus Gy11.)和条纹根瘤象(Sitona lineatus L.)属鞠翅目,象虫科。以幼虫为害豆科牧草的根及根瘤得名。本属象虫约15种以上,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各国种植豆科牧草及作物的地区。我国已知分布新疆、甘肃。成虫为害幼苗,咬食叶子和生长点,抑制植物生长或引起植株死亡;幼虫为害根和根瘤,减少氮在根和土壤中的含量,降低土壤肥力,当根瘤受害28%—91%时,植物根中含氮量降低9%—36%左右。由于根和根瘤被害,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引起植物病害,影响其越冬。

形态特征

以驴豆根瘤象为例描述。成虫体长4.2—6.2毫米,体黑色,被覆白色鳞片。喙短而粗,背中央有纵沟,复眼突出,两复眼之间的宽度,大于前胸背板前缘之宽。鞘翅上有10条纵行刻点,除刻点沟上生有一排整齐的细毛外,纵行刻点之间还有2—3排突出于鳞片的细毛。卵长0.4—0.48毫米,宽0.36毫米,略呈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2—3天后变为黑色而有光泽。幼虫体长5毫米,头部淡褐色,全身白色被稀疏的黑色细毛。足,腹部略弯曲。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多年生豆科植物下或土表枯枝落叶下越冬。越冬成虫在4月上旬苜蓿萌发时出土活动,取食2—3天后开始交配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份。4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卵期20天左右。幼虫期约40天,老熟幼虫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至7月初为化蛹盛期。成虫最早羽化在6月下旬,盛期在7月上旬,9—10月间,成虫逐渐潜伏越冬。成虫具假死性,一遇惊动就落地。虽然白天也活动,但取食主要在夜间,4月上旬对苜蓿的被害率极高,随气温的升高,食量加大,温度在15—20℃时最贪食。气温在10℃左右时,开始交配产卵,随产随配,产卵的适宜温度为21—25℃,一雌能产卵258粒。卵散生,多产于靠近苜蓿根颈处土表或落叶上,有时产在植株的叶片上,卵粒变黑后落到地面上。幼虫从卵中孵出后,很快离开地面,钻入植物根部,主要以根瘤为食,将内部蛙食一空,也咬食根毛和主根,在主根上咬成凹陷或纵沟,有时还能钻入髓部,或将根全部穿透。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 (1)隔离种植:在轮作规划时,一年生豆科作物与多年生豆科牧草远离,以减少成虫在早期向一年生作物地迁移为害。(2)早播:适当提前一年生豆科作物的播种期,早播可使其在被害前壮苗。一年生作物收割后,应快翻耕,以消灭地下的幼虫和蛹。(3)施肥:播种前耕地时施磷饵肥料,能增加根瘤数目。据试验,施磷锦肥料(135千克/公顷,以三叶草为食的根瘤象体重减轻40%—50%,雌虫产卵量降低29%—42%(对照组产卵量186粒)。2.药剂防治 (1)药剂防治的适期:①为了保护天敌,可在早春成虫出垫尚未产卵,天敌还未活动之前施药;或秋后最后一茬苜蓿收割后,在茬地上施药,以降低越冬虫口。②为保护传粉昆虫,应避免在花期喷药;或者在早上6前,晚上传粉昆虫不活动的时间施药。(2)防治指标:据国外资料,幼虫,每昆虫网8—10头,或植株的芽和叶子受害率达25%—30%时,应采取防治措施。(3)施药方法:①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②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③50%可湿性西维因400倍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