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勒西亚战争
释义

格勒西亚大陆的历史上是一直与频繁的战争和艰苦的自然环境所纠缠。“大陆的艾尔摩亚丁帝国正在灿烂发展的时候,隔海的格勒西亚却还是处于混乱期。此地区分布着人类很难靠近的地区,而压倒性的强势权力也从没出现过,对于创立统合政府的路上且遥望无比。数十个军事国家皆拥有自己的领土,透过战争和侵略来进行吞并。”如果不是艾尔摩亚丁的向西侵略迫使其他们走向联合建立了强势统一的贝里欧斯帝国,恐怕统一之路还要向后拖延很长时间。

格勒西亚简史

在艾尔摩亚丁大陆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特殊的国家对于整个大陆历史有过十分重要影响的国家,那就是与古鲁丁隔海相望的格勒西亚。在追寻格勒西亚战争之前,我们还是对格勒西亚的历史了解一下:

这个强势国家果然发挥了极其强大的作用,遏制了艾尔摩亚丁帝国对其侵略,驱逐了侵略者,甚者发动了反击,一度占领了古鲁丁,狄恩和奇岩地区。格勒西亚大陆的贝里欧斯帝国与艾尔摩亚丁大陆并行存在了近千年,直到巴温皇帝的军队发动了强大的进攻占领其南部大部分领土,加上入侵北部的霜害和南部的传染病才最终毁灭它。

说来也奇怪,格勒西亚大陆与艾尔摩亚丁大陆同时再次进入战国混战时代。帝国以前的贵族们纷纷以自身名义建立自己的王国相互征战,都在寻求统一的机会。

首先完成统一的并不是艾尔摩亚丁,而是格勒西亚。“贝海伊出身的男孩巴里斯,过着欧瑞佣兵的生活,参加无数的战争,获得了传说般的显赫名声。他成为贝海伊军队的巡守,而将贝海伊扩张为原来的五倍之后发动革命,自己登基为王…………(中间省略)……之后巴里斯带领白鹰骑士团、风之骑士团,以及誓死效忠的高地人战士,占据格勒西亚全域,获得了耀眼的成果。”

格勒西亚与艾尔摩亚丁的历史同样也是充满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个大陆相互征战……

格勒西亚战争的起因:

但是一个刚刚经历长时间的分裂国家为什么不首先停止战争,发展生产力,而是要入侵一个完成小统一,正在与艾尔摩交战的亚丁呢?

在艾尔摩亚丁南部出现了一个统一王拉乌尔。他运用了强大的外交手段,先后说服了因纳德立、奇岩、狄恩与亚丁联合。由于欧瑞能够单独抵抗艾尔摩的进攻,所以自立为南国的盟主,根本没有办法说服。结果战争无法避免,但出乎欧瑞的意料,结果居然是亚丁压倒性的胜利,统一了欧瑞和随后的自愿合并的古鲁丁。

巴里斯他很敏锐看到刚刚完成统一的亚丁的王国不但击败了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欧瑞,还拥有挡住了艾尔摩军队的数次强大进攻的实力,担心恐怕日后实力坐大的亚丁会成为格勒西亚的一大忧患。巴里斯何等聪明,必须要做些什么,但是如何在削弱亚丁的实力,巴里斯做出了一个低级性的战略错误,就是发动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来蹂躏亚丁。而这个时候,拉乌尔的暴死,16岁的小国王登基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战争入侵的路线

关于格勒西亚入侵的路线,根据神话与历史的第二十三章《混沌的年代记》的记载,实际上通过陆海同时两路进攻的。

海上路线

通过海军运输大量部队,而登陆的重要地点就是在古鲁丁村庄附近的古鲁丁海港。根据警卫队队长贝兹库的一番话就可以证明,在谈及格勒西亚时他说:“那是西方海另一边的王国。虽然战争以后与格勒西亚之间的所有贸易全部中断,但是原先这个村庄,每天都有数十艘的格勒西亚的贸易船来来往往。”可见这是巴里斯首选的优良港口,可以为其以后的入侵提供可靠的后勤补给和兵力集结的前进基地,同时古村的东南出口那片烧毁的房屋,也可见战争毁灭的足迹。

陆上路线

大家都见过艾尔摩亚丁地图,古鲁丁西海岸一直往北延伸,一直到半兽人的不灭高原都是没有与格勒西亚这个大陆有连接的。那么所谓陆上路线是从哪里入侵的?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一座传说中的神秘“西海大桥”。

根据《黑暗苏醒 - 七封印之中的第三个封印 – 战乱封印》这段文章中记载,来自格勒西亚的“席琳子女们”透过西海大桥开始侵略史奈曼的帝国,相继攻克了古鲁丁、狄恩、奇岩。直至史奈曼发动封印法术,建立战乱封印才阻挡了格勒西亚军队的进攻。

我们可以看出,格勒西亚历史上的入侵路线并没有海上部分,先不说这些“野蛮族战士”和不死生物组成的军队是否能够组建海军。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作为陆上进攻的主要途径,西海大桥不但很早就存在,而且也绝对不是什么神秘小路,而是一条大陆桥。那么西海大桥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呢?

上面说到,巴温的军队曾经占领格勒西亚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虽然没有说出巴温是通过什么手段进攻到格勒西亚的。那么我们就大胆做出推测,也是通过陆海两路齐发。一般说来,进攻一个国家,尤其是隔海相望的,都会以陆上路线和海上路线的终点作为前进基地和后勤补给站,必须始终控制在进攻方的手里。根据这一点大陆桥的终点就在格勒西亚的南部,同样的道理,格勒西亚军队侵略的起始点选在古鲁丁,那么西海大陆桥连接的就是古鲁丁的某个地方。据我推测,而这个地方就是土瑞克兽人兵营那条穿越兵营径直延伸到海岸的断路的终点海岸,并且土瑞克兽人所建立的兵营恐怕都是格勒西亚军队的军营改建过来的。

格勒西亚军队进攻路线

要想追寻格勒西亚军队的进攻路线,就不得不要谈一谈格勒西亚的“兽人佣兵团”。大家不知道记得不记得在古村从雷欧波尔德那里接过一个“讨伐残兵”的任务。雷欧波尔德的黑狮佣兵团所要讨伐的对象就是那个在废弃营区的豺狼敢死队。

豺狼敢死队

是什么样的部队呢?“这些豺狼原本是格勒西亚雇用的用兵,战争以后无法回到本国,留在这里做山贼的勾当。”古村警卫琳楚斯这样说。雷欧波尔德的话更让我们对其残暴性格有了深刻了解,“豺狼们的残暴气势将劳斯特恩和巴尼斯防线瓦解,并将两个村庄完全烧毁,居民无一生还,都被残忍的手段所杀害。现今的‘绝望废墟’和‘悲哀废墟’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追寻豺狼出现的足迹来看格勒西亚大军进攻路线。

以土瑞克兽人兵营为起点,巴尼斯(悲哀废墟)——古镇一线是一条进攻古鲁丁城堡的最短路线。但作为古城首要屏障巴尼斯不是一般的村庄,他不但集和一些没有躲进古鲁丁城镇的居民,而且和古村一样,拥有较为坚固的城墙,士兵和祭祀们成功的阻挡了格勒西亚大军的进攻。不得已,格勒西亚投入了豺狼敢死队,但立马起到巨大作用,他们推到了城墙,冲入城中大肆屠杀,一夜之间盛产葡萄和橄榄美丽的巴斯尼化作了一片废墟,通向古城的大门打开了(参考古村警卫雷坎)。

实际上这样单线进攻是十分危险的,不顾侧翼冒险突进,不是格勒西亚人所愿意看到的。废弃营区原本就是格勒西亚大军的野外驻地,它位于古村东部,在连接古镇和古村的公路上。可见还有一只从南面来的部队,配合北线部队,一同进攻古鲁丁城堡。海港——废弃营区——古鲁丁城镇加上土瑞克兵营——巴尼斯——古鲁丁城镇两条线交织在了一块,完成了对古鲁丁的合围之势。那么古鲁丁城堡是否陷落了呢?

根据古镇警卫队长巴提亚如是说:“几年前,格勒西亚攻打我们的王国时,古鲁丁守卫队已建立不久的城堡为据点,才能够与侵略军抵抗到底。”这句话的最后的“抵抗到底”恐怕有两种解释,一是弹尽粮绝,二是坚持到了战争结束。如果是抵抗到了战争胜利,那么完全可以说我们坚持到了胜利之类让人很容易理解的和振奋的话,况且作为拥有很高军事才能的巴里斯不会不够后方古鲁丁,继续发动进攻的。所以实际上古鲁丁不出所料的最终陷落了。

为了能够打通通往狄恩的道路,同时尽可能给亚丁带来痛苦,他命令豺狼敢死队进攻了古镇南部平原的劳斯特恩,并且很快就将其屠城,变成了可怕的绝望废墟。这样通往狄恩的大门豁然打通了,穿过河流就是狄恩领地。

改变单线局面

根据警卫巴本科所说,格勒西亚战争最大的交战地区就是古鲁丁领地,必然会再次消耗很长时间,给亚丁留出了很多时间用于军事部署。这时巴里斯所面对的是已经从闪电战袭击中清醒的亚丁了,同时如果沿古鲁丁城镇—劳斯特恩—狄恩这一线进攻又会再次变成了单线。那么在军事部署上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如果大家从古村出发,沿风车丘陵南下朗克蜥蜴人,你会在路上除了会看见许多高达的风车,还会见到战争的遗迹——被破坏的房屋。这些一直会延伸到风车丘陵南端的房屋遗迹,那么是不是格勒西亚人的“杰作”呢?

大家可曾注意到,古鲁丁南部沿海公路上,也就是荒原南部入口附近有座豺狼哨所。说到这里大家恐怕就明白了其中,自朗克蜥蜴人兵营开始一直到豺狼哨所一线布满了豺狼敢死队的逃亡者。这里远离古鲁丁村庄这个最近的格勒西亚人集结地,格勒西亚对于这些雇用兵团肯定不会那么放心让他们自己干,肯定又有相应格勒西亚人的正规军与其相伴。那么在这里这么多豺狼敢死队成员呢,可见曾经确实有一支格勒西亚的军队从这里经过。那么这支部队是不是南线部队呢?

我们经过豺狼哨所继续向前走,穿过狄恩牧草地时,除了一些蜥蜴人、狼人和马人,大家仔细观察,那里还有一些骷髅战士和弓箭手,附近还有一些破坏和没破坏的房屋。如果这里没有发生过激烈的战斗,那么复活的骷髅士兵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地图,穿越狄恩亩草地的公路的第一个终点就是芙罗兰村庄,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这支南线的格勒西亚军队的首要目标是夺取芙罗兰村庄,占领战役发起位置,完成南北夹击狄恩城?不管如何,狄恩城的陷落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我们毋容置疑。

南北线兵力部署

不过,我们回顾一下南线与北线的兵力部署,我们突然间发现亚丁在北线的兵力十分雄厚,防御也十分坚固:相比之下,南线亚丁除了部署了两座要塞之外就别无他物了。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在北线压力极大地情况下,南线基本上不会得到任何增援,也许会抽取部分部队支援北线,那么如果格勒西亚在南线部署适当的兵力于突破这两座要塞理论上是十分轻松的。事实上这样的大纵深迂回作战的战役目的很明确,要做到关门打狗,彻底截断在狄恩和古鲁丁亚丁部队的退路。这是切实可行的行动,首先狄恩亚西顿公爵恐怕是最出名的暴君,十分残暴,不得人心;其次就是狄恩是属于亚丁内部领地,不是边陲领地,根本无须要建造特别多的军事要塞,纵深防御深度浅;还有就是北线压力大,南线这时突然出现一支强大的格勒西亚迂回部队,结果肯定会使亚丁阵脚大乱。如此一来,狄恩的陷落只可能比古鲁丁快许多。

可是事实上,南线部队的战役目的并没有完全达成,似乎受达到了某种阻碍,从狄恩牧草地复活的骷髅士兵来看,这里的确发生过惨烈的战斗。那么往前推,在攻占古鲁丁海港的时候,会不会有部分亚丁军队也从南线向狄恩撤退呢?南线亚丁军队在与古鲁丁统帅部失去联系后,一直在拼死抵抗,极大的拖延了格勒西亚的推进速度,或者说格勒西亚在南线兵力薄弱,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当狄恩牧草地的要塞最后被攻占的时候,如果亚丁的统帅聪明的话,必然会弃守狄恩城,把战线拉平,抚平这里极易合围的突出部,同时集中全力死守通往奇岩的要道方为上策。

攻陷奇岩

好,事情到了这里,如果再攻陷奇岩,亚丁帝国半壁江山就归巴里斯所有,而且如果重兵把守死亡回廊,那么欧瑞和亚丁的亚丁精锐部队就不可能走出回廊半步,战局就会变得对于格勒西亚十分有利的局面。

但是如果要想进攻奇岩,格勒西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从刑场北路,也就是游击队隐匿地,马蹄谷以南进攻;另一条,就是从刑场南面,塔诺峡谷以北进攻。可是无论走那条路都必须要经过刑场,这是最近,而且在奇岩港没有竣工之前也是仅有的两条大路。南线的格勒西亚部队可能就会停止前进,驻防芙罗兰村庄,把守芙罗兰这个渔港。

其实到这里,格勒西亚大军的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同时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对格勒西亚十分不利的变化,以至于巴里斯暴跳如雷,大骂艾尔摩国王奥斯特尔是个“不知羞耻的家伙”,应该去自尽。原因就是艾尔摩和亚丁竟然签订了和约。现在的亚丁不必同时面对艾尔摩和格勒西亚的进攻,16岁阿玛戴欧国王立刻抽调位于欧瑞和亚丁的精锐部队集合起来,穿越死亡回廊,急速回援岌岌可危的奇岩。

巴里斯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不想输掉战争,就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攻克刑场,经过马蹄谷,穿过一条峡谷裂缝,尽快抢占死亡回廊的出口;同时另一支部队穿越塔诺峡谷,直接进攻奇岩城镇,牵制奇岩的守军。如果大功告成的话,奇岩领地就会陷入巴里斯之手。

可是作为继承其父亲王位的阿玛戴欧这个小国王,从与艾尔摩迅速缔结和约来看,这条被巴里斯成为“雏狼”的他充满了智慧。他肯定会下令奇岩守军不惜一切守住刑场与死亡回廊之间的地区,为此他极有可能调集奇岩城镇和奇岩城堡的守卫队去拼命堵住蜂拥而入的格勒西亚的“兽人兵团”和精锐部队的进攻。

亚丁的未来,关键就在这一战了!

战争记载

那么结果如何呢。如果大家细心的观察,整个奇岩城并没有人对于格勒西亚战争对其有什么影响,根本就没有人去谈论他,整个领地也没有格勒西亚战争的遗迹。那么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第二十三章《混沌的年代记》记载,“在奇岩一带为起点的攻防战,格勒西亚军队最后退到了自己的国家”。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格勒西亚军队突破了刑场防线,二是格勒西亚在奇岩城镇附近与亚丁的精锐部队展开了攻防战,亚丁取得了胜利。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到,格勒西亚军队虽然最终突破了刑场防线,可是已经是筋疲力尽,损耗了大量元气,但是还要马上与亚丁的精锐部队展开攻防战。不管是亚丁援军是先部署第二道防线休整,然后与格勒西亚军队作战,还是根本没有休整,马不停蹄立刻投入奇岩保卫战,其结果都是格勒西亚军队以失败而结束,并且输的血本无归,以至于把豺狼等那些兽人兵团作为殿后,替他们争取逃跑时间,而那些殿后的豺狼在发现格勒西亚人丢下他们落荒而逃后,则随后不得不撤到了马蹄谷保命。

亚丁大军随即展开收复失地的进攻,而格勒西亚军队为了逃命,一直让豺狼敢死队作为殿后部队与亚丁作战。在劳斯特恩和芙罗兰村庄附近抵抗的豺狼发现格勒西亚丢下它们后,便分别逃往了温达伍德庄园附近的峡谷和荒原南部出口附近。当最后一直殿后的豺狼敢死队发现被甩了的时候逃往了帕米尔山区(也就是不久又重现占领格勒西亚人废弃营区的豺狼)。

至此,从不知失败的巴里斯,自尊上留下了莫大的伤痕,隔年死于热病。

格勒西亚的分裂

作为巴里斯的左右手,唯一曾劝告巴里斯不要入侵亚丁的迪里欧斯,在巴里斯死后不久,就煽动柯塞勒斯谋反。而继承巴里斯王位的克鲁内亚没有起父亲的能力,根本无法镇压他们,最终导致格勒西亚的南北分裂对峙。

那么我们要仔细研究下,为什么迪里欧斯要背叛他以前国王的儿子?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克鲁内亚以经营帝国来说算是懦弱的角色”。或许,是格勒西亚在巴里斯很短时间就死亡了,根本无法妥善安排权力分配和交接,加之统一刚刚不久,各种政治势力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亚丁的大伤元气的巴里斯再也无法镇压住他们,这恐怕是敌国分裂的内因。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格勒西亚的分裂对于还处于不安定的亚丁和艾尔摩来说,拥有巨大利益。那么在格勒西亚分裂的过程中艾尔摩国王奥斯特尔和亚丁国王阿马戴欧这些精明的政治家是否有可能参与其中,来谋求某种利益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