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革叶马兜铃 |
释义 | 简介种中文名:革叶马兜铃 种拉丁名:Aristolochia scytophylla S. M . Hwang et D. L . Chen 科中文名:马兜铃科 科拉丁名:Aristolochiaceae 属中文名:马兜铃属 属拉丁名:Aristolochia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9(2): 224. 1981] 中国植物志:24:215 英文植物志:5:263 所属卷:Aristolochia L. 文献来源:Aristolochia scytophylla S.M .Hwang et D.Y .Chen(1981)*;中国植物志(1988);J.S .Ma(1989)*.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块根纺锤形,长约15厘米,粗约10厘米,表皮浅黄色。嫩枝密被白色绒毛,老枝暗紫色。叶厚革质,长卵形,长7—20厘米,宽3.5—10厘米,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下垂或稍扩展,弯缺宽而深,全缘,稍内卷,叶面无毛,常具光泽,背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4—5条,网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叶柄长2—6厘米,上面具深槽,被白色短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干后呈紫色。花数朵聚生或排成总状花序,生于老茎基部;花梗长约1.5厘米,近基部具小苞片2—3枚,小苞片钻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上面无毛;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外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明显隆起的纵脉,通常脉纹上被密毛,内部仅下部有乳头状毛,其余无毛;檐部盘状,近三角状圆形,直径2—2.5厘米,紫红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有不规则乳头状突起,边缘浅3裂,裂片平展,阔三角形,长宽约1.5厘米,常增大;喉部三角状圆形,直径约3毫米;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1厘米;合蕊柱顶端3裂,边缘向下延伸,有时稍翻卷,具乳头状突起。果未见。花期1—3月。 分布及生境产广南、瑞丽(?);生于海拔600米的石灰岩灌丛林中。分布于广西(乐业)、贵州(安顺,模式产地)、四川。 部分相关物种瓜叶马兜铃 管花马兜铃 管兰香 贯叶马兜铃 贯叶马兜铃(原变种) 广防己 广西马兜铃 海边马兜铃 海南马兜铃 葫芦叶马兜铃 黄毛马兜铃 琉球马兜铃 卵叶马兜铃 麻雀花 马兜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