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哥打龙 |
释义 | 概述哥打龙(属名:Kotasaurus)是三叠纪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约2亿800万年前到1亿8800万年前。哥打龙的化石于1988年,发现于印度安得拉邦的Yemanapalli村附近,仅发现部分骨骸,没有发现头颅骨。 哥打龙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蜥脚类,拥有一些与原蜥脚下目的相似处(臀部骨头)。这些四足、草食性恐龙身长9米,并拥有庞大的身体、长尾巴、长颈部。 模式种是K. yamanpalliensis,由P. Yadagiri在1988年叙述。 印度地质调查局修复哥打龙的骨骸,并在安得拉邦海得拉巴的博拉科学博物馆展出。 保护现状灭绝 (化石) 科学分类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蜥脚下目 Sauropoda 属:哥打龙属 Kotasaurus 种:哥打龙 K. yamanpalliensis 二名法Kotasaurus yamanpalliensis 其他中文名称( chinese)→ 哥打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kota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koht-ah-sawr-us 含义( meaning)→ 印度拉加萨(rajathan)邦的哥打(kota)地区 模式种( type species)→ k. yamanpalliensis 时代( period)→ 侏罗纪早期 toarcian 分布( found in)→ 印度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体长( length)→ 长9米 发现者( discoverer)→ yadagiri,198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yadagiri,198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