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琛 |
释义 | 高琛,女,1963年生人,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教育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任辽宁省示范高中沈阳市第83中学校长,2005年任东北育才学校正校级常务副校长,协助校长主持日常全面工作,2008年任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兼校长。 中文名:高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沈阳市 出生日期:1963 职业:教育专家、校长 毕业院校:沈阳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市人大代表 教育专家、校长、全国劳动模范成就及荣誉曾荣获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市岗位技能带头人,沈阳市骨干教师,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教育专家,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 人物生平高琛校长是从沈阳市83中学调入东北育才学校的,83中学的那段工作经历给她留下了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现在人们提到沈阳市第83中学,头脑中一下子闪现出的必定是这样一些词汇——辽宁省示范性高中、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辽宁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辽宁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沈阳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沈阳市美育先进示范校、辽宁省绿色学校、沈阳市花园学校等等,这里培养出了辽宁省高考理科状元,并培养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一大批特色优秀毕业生。可是,这些成绩的背后不知倾注了高琛校长多少心血。83中学是一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高中。2001年,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高琛便有一种紧迫感,她清醒地意识到如今的83中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她的心里已经开始描绘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这速度是令人惊叹的,更是令人惊喜的。2002年开始异地重建,2003年搬入新校区,新校区投资逾亿元,占地由原来的100亩扩大到300余亩,建筑面积由1.8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7万平方米,体育馆、报告厅、400米标准塑胶跑道、高标准学生宿舍一应俱全,校园环境清幽雅致,所有这一切已为课改的实施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了物质准备。继东北育才学校等四所学校之后,83中学跻身辽宁省第二批示范高中之列。沈阳市内五区的许多家长都要把孩子送到这所“名牌学校”,83中迎来了学校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春天。 回顾那段工作经历,高琛校长不无自豪,但她从不提及再次创业的艰辛,而是津津乐道于“我留给83中学的不仅是有形的大楼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还有阳光教育理念”。“阳光教育理念”是高琛同志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的教育信条,她要在每一名员工和每一名学生的内心播撒阳光,其核心价值是关注生命发展,体现教育的人文意义。高琛校长是这一理念的倡导者,更是积极的践行者。这种理念早已植根于她的内心并支配着她的教育行动。还是在当班主任的时候,她就把家访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做了校长也没有改变,只是形式有所不同,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情形:高琛校长带领学校班子成员会同年级组长、班主任共乘一辆面包车到贫困学生家中专访,她激励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并亲自资助困难学生。听说校长来家访,不但学生激动,家长激动,就是村里不相干的人也要围拢来看个新鲜。这件事在《沈阳日报》上报道之后,一位市领导被深深打动,他积极联系香港知名公司的实业家对更多的贫困学生予以资助。校长家访这一传统在今天的83中学依然延续着,在当地也成为美谈。高琛校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卑微化的人。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校长就是要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伟大的事业去对待。” 2005年,高琛同志调入东北育才学校担任正校级常务副校长,协助校长苏文捷同志(沈阳市教育局局长)主持日常工作。这是一所与83中学有着明显文化差异的学校,更是一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着广泛美誉度的著名中学。在对学校60年的发展历史和教育经验进行细致梳理之后,她将目光转向了育才的品牌特色,即优才教育、国际教育和集团教育。她的心里再次升腾起在高平台上再次奋斗的冲动,她说:“作为管理者就是要与安逸文化说再见,要记住,你的生活状态将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囊括辽宁省应届生高考理科状元和辽宁省汉语言类文科状元,67人被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录取,21人被香港地区名牌大学录取,37人升入清华、北大,200余人考入国内排名前十的著名学府……这是东北育才学校在2008年高考后的一组数据,这足以让许多学校羡慕甚至忌妒,而高琛校长对此却异常的平静。在她看来,这对于有着六十年深厚积淀的育才学校来说,决不应当是炫耀和自我陶醉的资本,她关注的是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精神支撑。 “未来三年,学校发展将着力于内涵发展的育才文化建设,实现软实力、质量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三个提升’,做厚文化底蕴,打造精品育才,又好又快地推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世界名校的创建进程,总结优才教育实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基本国策的经验,丰富优才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把育才内涵发展的品位提高到一个令人瞩目和信服的新层次。” 优才教育的核心之一是课程,这也是高琛校长在育才发展进程中精心绘就的一笔,一套较为完善的优才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10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更加广博深厚的坚实基础。在选修课中开设了一批以开拓视野、提升思维为主的拓展性课程,如有机化学、旅游地理、一起玩数学等;鉴于培养领袖素质人才的特殊需要,补充了心理团体训练、领导力提升训练、模拟联合国等选修课;气象观测、天文观测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课程支撑;学校还创建了皮划艇队、射击队、乒乓球队,特色体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形成了以专家学者报告、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微型课程体系。活动课程化更是把“发挥创新潜质,历练领袖素质”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学校“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协会”,以研究性学习、世界遗产保护宣传和“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为平台开展活动,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和实地考察数据,撰写了“一宫两陵”申遗报告并提交世界遗产中心,还代表东三省青少年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并作大会发言。由于在世界遗产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联合国总干事松蒲晃一郎来到育才,亲自为学校授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教育实验学校”的牌匾并授牌,这是全球唯一一家。学校在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竞赛方面的探索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几年来,育才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11金、5银、5铜的好成绩,其中,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8金、2银、1铜;科学实验室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就已经取得了8金、9银、8铜的好成绩,2007、2008两年,学校先后有三个科研项目参加了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分获二、三等奖。 在带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高琛校长始终关注“国际教育”。2008年7月,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的“跨文化教育与学校战略发展论坛”上高琛校长作为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高中代表应邀发言,她说:“育才在进行优才教育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在实践优才教育实验过程中,大力推进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多年来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4所英才教育学校建立起了友好学校关系,还逐步搭建起了相应规模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几年,学校平均每年接待国际来访客人能达到200多人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70人次。频繁的国际交流,成为育才学生历练领袖素质的宽广舞台,培养了学生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对多元价值观的鉴别与选择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从2004年开始,育才学生与美国伊利诺伊州数理学院的学生之间围绕世界经济和中美两国关系等问题展开课题研究,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了学生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市市长戴利先生来校访问后,曾经这样评价道:“从东北育才的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下一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教育部副部长陈晓娅、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分别来校视察,并对学校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周济部长的陪同下视察学校,她认为育才在教学改革、硬件设施、教师队伍各个方面都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在育才进行交流、座谈后,也不禁感叹道:“没有想到中国能有这么好的学校”,育才“为每个孩子准备好了明天”。 个人作品省教育厅周浩波副厅长作序推荐的个人专著《中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社会评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琛,男,1962年10月生,江苏镇江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术委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12月至1994年6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所属的马赛大学电磁光学实验室进修,1995年至1999年在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博士后。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招聘回国,并获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入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工程国家级人选。 先后从事过准晶原子结构、高温超导材料结构、软X射线多层膜、实验室EXAFS方法等的研究工作。在美留学期间,发展了多种组合合成和表征方法,并将其用于发光材料、电光材料和介电/铁电材料的研究,从而发现优化了一组高效的三基色紫外光致发光材料、一组Si基复合发光材料(蓝色)、一组低介电损耗的铁电材料和一组高电光系数的电光材料;开创了定量近场微波显微术,首次提出并验证了微波近场显微的准静态成像理论,建立了材料物性与系统响应的定量关系,完成了近场微波显微镜极限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分析。现主要从事组合材料学及其应用研究、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和创新科研仪器的研制等。主持中国科学?quot;百人计划"项目、创新方向性项目《先进组合方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基金《无机功能材料的组合设计、制备和筛选》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微波损耗介质的定量近场微波显微理论及应用》等。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这些工作已成为国际上同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而被广泛引用达800余次,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0项,其中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已在美获得实施。 高琛研究员发展了组合材料学,并开创了定量近场微波显微术。已在Science, J. Comb. Chem., Appl. Phys. Lett.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这些工作已成为国际上同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而被广泛引用达500余次,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项,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已在美获得实施。近年来致力于将同步辐射在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组合材料学中的高通量表征,已在荧光材料、磁电材料等的研究中取得了进展。 研究方向: 1. 组合材料学方法 2. 扫描近场微波显微术 3. 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取得的成就:(参见:组合新材料和定量近场微波显微术) 1、发展了组合材料学方法 l 发展了高效的四元组合方法; l 发展了连续组合方法; l 发展了基于纳米悬浮液喷射的组合合成技术; l 发展了低温阵列溶液燃烧合成方法; l 发展了组合光谱表征方法; l 发展了组合X射线结构成分分析方法; l 发展了组合介电/铁电表征方法; l 发展了组合压电/磁电表征方法; l 将组合新材料方法用于发光材料、电光材料、介电/铁电材料、压电/磁电材料、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从而发现优化了一组高效的三基色紫外光致发光材料、一组Si基复合发光材料(蓝色)、一组低耗的铁电材料和一组高电光系数的电光材料、一组高效真空紫外荧光材料、一组高效磁电材料和一组高效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 l 推动了国内组合新材料研究工作的开展。 2、开创了定量近场微波显微术 l 提出并实验验证了近场微波显微的准静态成象理论; l 设计发明了一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扫描近场微波显微镜; l 预言并验证了一种新的、纳米量级的距离反馈控制机制。 l 发展了利用近场微波显微镜定量测量材料非线性介电参数、压电系数和磁电系数的方法。 著名评剧女作家高琛(1922年10月——2006年10月),女,著名评剧女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剧协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西城区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四十年来她整理、改编、创作的上演剧目达四十余个,出版二十四个,为剧院三代主演提供了大量演出剧本,其中有的成为剧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代表作有《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李双双》、《无双传》、《牡丹仙子》、《孙庞斗智》、《杨三姐告状》等。 其中《牡丹仙子》、获北京市八○年度新创剧目创作三等奖;《水冰心抗婚》获八三、八四年度新剧目创作二等奖;《高山下的花环》获文化部八五年全国戏曲调演剧本二等奖。 高琛作品一览 1950年1月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 1951-1953:《烽火春秋》、《抗金兵》、《卓文君》 1953年:中国戏剧研究院编辑处:《杜十娘》、《绣鞋记》 1955年:中国评剧院文学处 1956:《意中缘》、《御河桥》、《金印记》、《十五贯》、《杨三姐告状》 1957:《三里湾》 1958:《袁天成革命》、《刘介梅》、《苦菜花》、 《家》、《绯衣梦》、《调风月》、《会亲家》、《恩与仇》、《翡翠园》、《钢铁沸腾》 1959:《三看御妹》、《跃进花》、《无双传》、《公社花开幸福来》 1960:《红河一条龙》 1961:《钟离剑》 1962:《孙庞斗智》 1963:《李双双》 1964:《四季常青》 1965:《阮文追》 1966:《春到兰考》 1980:《牡丹仙子》 1981:《杨三姐告状》电影文学剧本 1983:《水冰心抗婚》 1984:《高山下的花环》 1985:《姐妹皇后》 1986:《凤仪亭》 1987:《渔火》 另有《春花曲》、《锔碗丁》《大潮中的旋涡》、《临江驿》 《辛十四娘》、《路》、 《夜明珠》、 《不准出生的人》、《秋海棠》、《歧路灯》 京剧武生演员高琛,国家一级演员,工武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尚长春、米福生及其父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高牧坤等名家。曾参加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担任京剧艺术指导。多次参加大型文艺晚会的编导工作。常演剧目:《战马超》、《智激美猴王》、《闹天宫》和现代戏《杜鹃山》、新编历史剧《泸水彝山》等。 活动年表 2004年1月22日,农历甲申年正月初一日:2004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2004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倾问,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遂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晚会戏曲、曲艺类节目有: 28.《泸水彝山》京剧片段集锦(张建国演唱,高琛等武打表演,中国京剧院表演) 34.戏曲绝活精粹(翁国生,阎巍,张森,徐孟柯,武凌云,李红梅,霍更新,高琛,尹松涛,谢章宏,王厚胜,侯丽,张淑景) 2007年2月20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三日,14时: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九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九天。本日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 演出剧目 午场(14时) 《拾玉镯》(巩丽娟,张亚宁,辛晓鸣) 《闹天宫》(王璐,顾谦,俞雷,蔡景超,马建华) 晚场(19时) 《龙凤呈祥》(张建国,陈淑芳,李文林,顾谦,宋小川,谭晓令,高琛,景琏琏) 北齐赵郡王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高欢之弟也。少时便弓马,有志气。高祖既匡天下,中兴初,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既居禁卫,恭勤慎密,率先左右。 太昌初,除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赵郡公,食邑五千户。寻拜骠骑大将军、特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永熙二年,除使持节、都督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琛推诚抚纳,拔用人士,甚有声誉。及斛斯椿等衅结。高祖将谋内讨,以晋阳根本,召琛留掌后事,以为并、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九酋长大都督,其相府政事琛悉决之。天平中,除御史中尉,正色纠弹,无所回避,远近肃然。 寻乱高祖后庭,高祖责罚之,因杖而毙,时年二十三。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沧瀛幽殷并肆云朔十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太尉、尚书令,谥曰贞平。天统三年,又赠假黄钺、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进爵为王,配飨高祖庙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