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远璋 |
释义 | 高远璋(1926-2010年的4月13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人。全国劳动模范,著名的“修地大王”。 建国60年代,高远璋离开了教坛回到家乡城关镇胜利村(原前坡公社胜利村),此后,挑担拣粪整整20个春秋毫无怨言。农村改革的春风漫过中国大地,年近花甲的高远璋从中看到了希望,他承包了七亩五分地,经过三年连续不断的修地,把2.5亩乱石梁子地改造成了4.8亩石坎梯田,粮食总产达2000多斤,他用自己已绿化成林的6亩刺槐林换回其他村民的15亩荒山植树造林,搞山地建园,建成了花椒园。从1982年到1994年,高远璋共修地17.24亩,每年产粮达11000多斤。 高远璋在土地上建成了“粮仓”,于是,他又在山上建“银行”。他把承包的所有荒山都绿化了,在修地的石坎边栽上了桃、李、杏等果树共1900多株。当过教师的高远璋深深懂得科技致富的道理,他思忖着,地全部修好了,荒山绿化了,现在就是要搞科技。他每年都要花上100多元钱订《陕西科技报》、《苗圃栽培技术》、《共产党人》等十多种书刊,平时即使再忙,高远璋也要坚持学习。多年来,他先后从一省八县市引进数十种优良果树品种进行试栽,劣汰优存,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部良种化,同时,他还参加了快速养猪技术培训班函授学习,坚持科学喂养,在当时四处连续发生猪瘟的情况下,他连续5年均出售肥猪5头以上。经过探索和实践,高远璋形成了自己的山区立体农业模式。1987年以来,他每年向国家和市场提供商品粮3000多斤、水果10000多斤,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户。高远璋还利用科学方法,栽刺槐、种桐籽,绿化荒山荒坡,利用沟边路边和房前屋后栽植红椿、泡桐等用材林木,又以桔子为主,栽植樱桃、桃子、梅子、柿子、栗子等果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是林木掩映,果实殷红,他所在的村已实现了人均一亩林特园,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 扶贫帮困,情系村民,乐于奉献,这是高远璋的为人。村民雷某触电烧伤失去双臂,一次一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高远璋来了,他掏出300元钱,开导其珍视生命,快乐生活。双目失明的曹某生活困难,高远璋便把自己已修好的1.2亩梯地无偿送给他。何某家缺钱少粮,高远璋又将自己8亩已栽种上刺槐林的承包地转让给他经营。就这样,高远璋带领着村民共同行走在致富的小康道路上。 高远璋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模”、“省学雷锋先进个人”、“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县修地大王”和“科技致富先进个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