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原印第安人 |
释义 | 高原印第安人 Plateau Indian 居住于东边的洛矶山脉与西边的喀斯开山脉间之高原地区的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任何一个族群之成员。在语言学上属于萨利什(Salish)、库特内(Kutenai)、萨哈普廷(Sahaptin)及克拉马特-莫多克(Klamath-Modoc, 或称卢图阿米〔Lutuami〕)等4个主要的语系,不过其中以萨利什语及萨哈普廷语的使用居多。包括休斯瓦普族(Shuswap)、李利欧叶特族(Lilliooet)、北部高原地区族群之汤普生族(Thompson)、欧卡纳根族(Okanagon)、莱克族(Lake)、韦纳奇族(Wenatchee)、山波依尔族(Sanpoil)、尼斯佩林族(Nespelim)、史波坎族(Spokan)、卡利斯佩尔族(Kalispel,含潘德.迪欧瑞勒族〔Pend d'Oreille〕)、科达伦(Coeur d'Alene)以及内陆高原地区族群之弗拉塞德族(Flathead)等部落。此外并有内兹佩尔塞族(Nez Perce)、卡由塞-莫拉拉族(Cayuse-Molala)以及属于中部高原地区萨哈普廷语系的其他次级分支部落。 一般而论,高原地区印第安人为季节性迁移的民族,冬天居住于水道边的永久性村落中,夏天则在高地的猎场营地中度过。当地冬季严寒,气温最冷低达-34℃(-30℉);而夏季酷热,气温最高可达38℃(100℉)。但本区域内渔捞(大部分是鲑鱼)、狩猎及采集之机会却极为丰富。高原地区印第安人冬季时居住于用泥土构筑的小屋内,夏季则居住于架设在露营地以草席覆盖的圆锥型帐篷之中。除了基本单位均为村落外,其他习俗则各有所差异。汤普生族印第安人以非正式的村落集会做决策,经全体居民同意而通过。山波依尔族具有一个由酋长、副酋长以及一个包括全体成年人(除未婚年轻人之外)组成之部族会议的较正式架构。内兹佩尔塞族亦拥有一个类似的架构,但却有一位世袭的酋长;弗拉塞德族则拥有一位强有力的大酋长,与臣属于其下的小队首领。每年捕获第一尾鲑鱼以及根菜类或浆果首度收成时,都会举行初次收获的祭祀仪典。恶作剧的妖精或变形的怪物,诸如土狼及松鸦等角色,为神话中的主要要素。高原地区印第安人的艺术平凡而乏善可陈,主要由显示超自然力量及宇宙各种现象的象形文字所构成。 由西北来的皮货商和东部进入的捕兽者,揭开了旧有文化以及传统终结的序幕。其中的易洛魁族基督教徒并将基督教文化传播于该地区。然而,皮货商除传入现代化新式工具和武器外,也带来印第安人无法抵抗的各种疾病。马匹于18世纪初时,由邻近的平原地区印第安人引进,引进后比平原地区印第安人使用得更广泛。早在19世纪中叶,白种人便由东部的一位传教士暨医生惠特曼(Marcus Whitman)所率领的第一列篷车队伍进入西北部地区,而大举入侵。在1850与60年代时,曾涌入大批的移民与淘金者,结果与印第安人部落间爆发了一连串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1877年的内兹佩尔塞族战争。到19世纪结束时,印第安人部族已被局限居住在狭小的保留区之内,而大部分旧有文化与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目前都不再盛行。20世纪高原地区印第安人的文化为原住民民族与白种人各种文化要素的混合体。若干部族的成员,在继续从事季节性渔猎之同时,业已成为牧场主人或雇工,而其他则已转业为农人。这些印第安人虽仍保留部分的宗教与族群特征,但已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与物质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