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原夏菜
释义

概述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高原明珠 古城新风

兰州,古称金城,是甘肃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辖三县五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人。兰州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

兰州是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富集中心。兰州是黄河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穿城而过造就了国内最长的市内滨河路,这就是兰州的40公里黄河风情线;市域内有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周边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东有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西有永靖炳灵寺,南有夏河拉卜椤寺,北有敦煌莫高窟。

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条铁路及312#等六条国道在此交汇,已扩建的中川机场有航线30多条;西兰乌、京呼银兰、兰西(宁)拉、兰成等四条光缆相继开通。

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埠重镇。全市共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8万多个,各类市场323处,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30多个,面向全国,辐射甘宁青新。

兰州是西北地区著名的科教文化城。全市拥有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近700家,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18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文化事业坚持“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思路,推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龙源》等精品杰作,其中《大梦敦煌》被誉为新世纪西部第一文化品牌。兰州太平鼓气势磅礴,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蔬菜产业 方兴未艾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高原夏菜,安全为先

兰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质量安全水平。在国家农业部连续6年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进行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兰州取得了2003年第一,2004年第四,2005年第一、2006第四、2007第六的好成绩(2008未排名)。多年来,兰州人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一)健全管理和检测机构,奠定优质无公害基础。

2002年兰州开始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行动计划”,组建成立了“兰州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兰州市农药管理办公室”、“兰州市蔬菜协会”等组织机构。先后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检验体系,在积极推广应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农业的实际和特点,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了包括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在内的90项地方标准,使全市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标可依;目前全市拥有1个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8个县区监测站,71个监测检验点,9辆流动监测车,各点、车均配备便携式速测仪,为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提升绿色无公害生产意识及能力。兰州每年都在全市范围内逐村逐社举办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宣传和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向广大农民编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手册、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录制了《走向无公害》等音像资料,通过宣传车、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蔬菜产地村以黑板报、标识牌、警示牌、公示牌等方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菜农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和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技能。

(三)加强源头治理,把好农药经营和使用关口。

兰州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整顿农药市场、规范农药经营秩序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加强宣传,将21种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目录及其危害性刻录成光盘,录制成磁带发放到各乡镇及蔬菜生产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设立了标识牌、公示牌以及禁用限用农药使用警示牌。从2004年起对全市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全部实行严格的“定点经营,产品准购,专柜销售,台帐登记和责任追溯”制度,并要求农药经销商将农药销售台账定期报送农药管理办公室。同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检出使用违禁农药的蔬菜,由相关部门在该蔬菜生产地头设立农残超标警示牌,予以曝光和处罚,并追踪溯源对农药经销户进行处罚;上市采收前检测出通知蔬菜保鲜库拒收,责令生产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处罚;在销售过程中检测出,由质量检测部门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对外地进入兰州销售的蔬菜,要求出具当地蔬菜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报告。

(四)加快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推进生产标准化。

兰州以“政府组织、统一规划、全面检测、企业申报、整体推进”的形式,组织认定无公害产地178.2万亩,绿色监控面积6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8个。确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创建县1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5个,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个。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和省颁地方标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在广泛发动,深入宣传的基础上,集中人力、财力和时间,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从品种选择、育苗、生产管理、高效低毒农药选用、配方施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技术培训,并制定行政、技术两套方案,签订目标合同,有效地推进了标准化生产。

(五)创新“联户联保”组织模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我市创造性地采取了“联户联保”组织化管理模式,就是以社为单位,每10户确定为一个组织单元,每一单元内推选确定一名“联户联保”监督负责人,具体负责生产技术指导、投入品购买使用和“三表一册”的填写。每户配发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资料档案袋,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监督“联户联保”登记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种植户农药购买使用情况登记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热线服务联系电话一览表》及《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手册》等技术培训资料及各种宣传品全部装入档案袋内,既为农户提供了技术资料“明白袋”,又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档案。这种模式对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尤其是在农药的监管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市全面推广,为全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起到了坚强的保证作用。

瞄准市场 推进产业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依托项目带动,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信息建设,加快品牌培育,使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龙头企业领跑农业产业化

兰州市近年来加强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纽带,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的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全市经过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6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4个,各级企业年销售收入46.1亿元,带动农户48万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累计发展272个。

(二)市场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兰州市一直着力于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经营环境。着眼于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流通能力,大力建设产地批发市场,着力提高蔬菜库保鲜加工能力,已兴建蔬菜保鲜库89个,库容量15万吨,年吞吐量 150万吨,基本能保证外销冷藏所需;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带动本地生产经营并辐射周边农业,使兰州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

(三)健全营销网络,加速蔬菜产业市场化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蔬菜外销总量,兰州市每年都要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及龙头企业对外地市场进行调研。尤其是2007至2009年,兰州市先后10余次组织有关人员赴东、南部考察了兰州高原夏菜主销的7个主要城市的9个蔬菜批发终端市场,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和健全营销网络增加消费者认知的思路,建立市场信息和组织生产的对接机制,大张旗鼓地表彰为兰州高原夏菜发展做出贡献的经销商,在外销市场设立直销点,到全国主要高原夏菜外销城市召开推介会,组织各市场兰州蔬菜经销商成立兰州农产品产销协会市场分会,通过多种措施巩固和拓展营销网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09年兰州农产品销往全国22个省的32个城市近60个市场,外销各类农产品150多万吨,其中蔬菜外销量达到80万吨。

(四)培育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

兰州市近两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的培育上。坚持实施高原夏菜品牌化经营,通过品牌的创立、管理和宣传,带动农户走向市场,推动蔬菜产业整体发展。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质量为本、注重创新为基本原则,培育了“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实行子母商标管理,“兰州高原夏菜”统一商标由兰州市农产品产销协会注册,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可以在此基础上拥有自己的二级商标;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中心品牌质量。政府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兰州高原夏菜”的广告策划、宣传和包装设计等创牌活动。

(五)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

近两年,兰州市以农业信息网建设为中心,整合信息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发布农产品产销信息,扩大了兰州蔬菜产业的影响力。首先是充分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供求一站通系统,发挥网上信息发布快捷、方便、覆盖面广的优势,广泛开展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售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其次是利用全国农产品网上展厅栏目,认真筛选优质名牌农产品品牌进行网上展示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企业文化。第三是抓好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质量。积极做好“12316”农业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电话、短信同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契机,探索“三电合一”的有效途径和运作模式。同时在加强与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多种媒体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提高了信息的深度、广度、信度和效度,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六)技术创新、服务支撑农业产业化

兰州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示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为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兰州市每年列出专项资金500多万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农民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0期以上,参训农民达到12万人次。年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安全新品种100多个,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年示范推广新技术40余项,农业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近几年,兰州市整合全市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形成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中心园区、农业专家热线和农业专家直通车四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模式,实现了科研、推广和生产良性互动,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有力地推进了蔬菜产业发展。

推陈出新、富硒创业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对心脏、肝脏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被誉为“生命之种”、“心脏守护神”、“肝脏保护因子”、“抗癌之王”、“糖尿病克星”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等。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区,全国约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营养专家于若木曾呼吁“要像抓补碘一样抓好全民补硒工作”。开发富硒农产品是人类补硒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年来备受发达国家关注,也是国内近年积极探索和发展的领域。鉴于硒的低摄入量必危害健康、高摄入量易造成中毒的特性,以天然富硒土壤为基础,制定农产品富硒标准、推行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就成为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的三大前提。

(一)兰州土壤和农产品天然富硒。

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普查结果表明,兰州处在我国土壤硒分布正常区域。2009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对兰州市部分典型土壤及农产品含硒量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抽检的14个土样中6个样品达到了富硒标准,4个样品接近富硒标准;抽检的3个农产品中,玫瑰干花蕾硒含量与国内著名富硒绿茶相当,百合硒含量是普通百合的2倍,白兰瓜硒含量为宁夏名产“硒砂瓜”的3倍。2009年8月,我市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全市特色产业优势分布区的土壤和对应的农产品进行了科学采样调查,共采集土样499个,采集包括高原夏菜、玫瑰、甜瓜、红提、枸杞等19种特色农产品样134个。通过检测鉴定,并经过上海市农科院的第三方核检,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兰州市属于高碱环境富硒地区,是典型的天然富硒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全市土壤硒含量在0.176-0.431毫克/千克之间,平均值为0.177mg/kg,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土壤pH值测定值主要集中在8~9之间,属于高碱环境富硒地区。二是兰州市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为有机硒含量较高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大部分特色农产品硒含量集中在0.01~0.0767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22 mg/kg,其中:玫瑰干花蕾、白兰瓜、枸杞、一月红提硒含量分别达到0.0388、0.0156、0.0151和0.0146 mg/kg;甘蓝、芹菜、百合、西兰花、菠菜硒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330mg/kg、0.0124mg/kg、0.0146mg/kg、0.0101mg/kg;娃娃菜、白菜花、大芥蓝、胡萝卜、甜脆豆、四季豆等硒含量均高于0.01mg/kg。。

(二)兰州富硒农产品标准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两年,兰州市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加强合作,进一步开展了兰州市富硒农产品优势区域划分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并制定了《兰州市农产品-富硒白兰瓜》、《兰州市农产品-富硒玫瑰》、《兰州市农产品-富硒葡萄》和《兰州市农产品-富硒高原夏菜》4个甘肃省地方标准,并于2010年5月1日颁布实施。这是兰州市和甘肃省首批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为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标准。项目研究成果也于2010年6月1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我市在土壤富硒优势区域划分和碱性土壤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方面有创新,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出席成果鉴定会的国际硒与人体健康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尹雪斌教授认为“兰州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中,将有机硒含量作为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走在了前列”。

(三)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将推进兰州富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兰州市依据富硒的自然禀赋和标准建设的先发优势,确定了以自然、生态、绿色、安全、保健为主题,以开发兰州高端富硒农产品为目标,以打造西部富硒之都为方向,以 2015年发展天然富硒兰州高原夏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为目标,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一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合组织、强化技术推广、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组织保障等措施,完成基地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二是加强品牌战略。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制定和完善“兰州富硒”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强化宣传推介,树立富硒兰州高原夏菜优势品牌。三是强化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控和投入品的源头监管,继续推行联户联保制度,基地内实行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统一的“六统一”管理目标。四是加大政策激励。设立兰州富硒农产品专项资金加大对富硒农产品创牌奖励力度,对新获得无公害富硒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以及新增市、省、国家的名牌产品或商标的,分别给予奖励;同时对农产品创牌主体在项目资金安排、金融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进行优先安排。

百合玫瑰,蜚声域中

兰州高原夏菜中的特色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百合、玫瑰、红提葡萄和西甜瓜是兰州的特色农产品,各自以其独特的品质名扬海内外。

(一)兰州百合

具有鳞茎肥大、肉厚味美、光泽纯白、营养丰富等特点,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称“兰州百合味极甘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所以质量很高,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为世界第一”。兰州百合在国内各种节会上屡获殊荣,成为知名商标;兰州已成为国内食用百合中品质最好、规模最大的产区。2009年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保驾护航下,全市百合留床面积达到6.5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

(二)兰州玫瑰

集油用、药用、食用、沐浴、美容、茶饮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身,以其花色鲜艳、香气浓郁、甘美味纯、出油率高、油质上佳而享誉国际市场,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名牌产品,更是宣传兰州农业甚至兰州文化的“名片”。 2009年全市玫瑰栽植面积3.2万亩,鲜花产量1.5万吨,玫瑰干花蕾产量0.3万吨,玫瑰精油570公斤。

(三)兰州“一月红提”葡萄

由于带菌量低,生长期长(240 天)、含糖量高(22%)、上市季节佳(元旦春节期间)、贮存期长(5 个月以上)等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目前全市已发展基地14 个,建成二代日光温室4700 栋,共定植红提葡萄46 万余株。08-09年度的产品大多以每公斤20 元的批发价远销到银川、西安、济南、上海等地,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

(四)兰州西瓜、甜瓜

主要特点是“甘甜爽口,舒心如蜜,让人陶醉”,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通过保护栽培,可围绕元旦、五一、十一等重点节令四季生产,周年上市。西瓜、甜瓜有礼品、精品、环保型三种,大小果型的西瓜、甜瓜又可分为浓香型、清香型、甘甜型、爽口型。全市西瓜、甜瓜种植面积已达到6.53万亩,年销售量5000万公斤,主销市场在西北五省,今年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海南南菜北调、淮黄春淡蔬菜、甘肃兰州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冀鲁秋菜等五大蔬菜商品化生产调运基地。在五大蔬菜生产基地中,以兰州市为重心的高原夏菜基地以大自然赋予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特点,已发展成为我国蔬菜消费需求中必不可少的“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基地。2010年初,投资总额达到64亿元的《兰州市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引起中国人大、政协和农业部的高度关注,已着有关部门加快审批立项;项目的实施将为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也必将为进一步繁荣南方市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