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行镇 |
释义 | 高行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北部,东邻外高桥保税区、高东镇、南连曹路镇、金桥镇、西依黄浦江,北接高桥镇。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户籍43031人,常住人口106348人,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下辖18个居委会 镇域内杨高北路、轨道六号线、浦东北路纵贯南北;东高路、金京路、申江路和五洲大道、洲海路横贯东西;有赵家沟、卢九沟等市、区级主干河道。 中文名称:高行镇 行政区类别:镇 面积:22.85平方公里 人口:106348人 基本概括高行镇区域内有着20个行政村138个生产队,人口约41230人;地域内存有高行南镇(俗称南行)、高行北镇(俗称北行)和东沟镇三个农村集镇。农民主要靠种植粮食和棉花为生;60年代创办起乡镇工业,主要有五金、化工、皮革、木材、服装、汽车配件、电控元件、铸造等行业138家企业。 2006年,全镇三业总收入141.6亿元,工业产值60.8亿元,税收收入9亿元,人均收入12343元。 2007年,全镇三业总收入163.65亿元,第三产业总收入86.5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2.9%,第二产业总收入76.6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46.8%,工业产值68.74亿元,税收收入12.1亿元。确立了以主题商贸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高行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北部,东邻外高桥保税区、高东镇、南连曹路镇、金桥镇、西依黄浦江,北接高桥镇。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9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8万余人,外来人口45520人。 2004年12月全镇农民纳入镇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7927元增长到2006年的12000元,增幅达51.38%。 镇域内有杨高北路、浦兴路、轨道六号线、浦东北路纵贯南北;东高路、金京路、申江路和五洲大道、洲海路横贯东西;有赵家沟、卢九沟等市、区级主干河道。 镇域内东部为高行集镇,西部为东沟集镇,北部为高南集镇。中部11.01平方公里纳入外高桥新市镇的规划,占外高桥新市镇总面积的78.4%, 镇域内现有中、小学、幼儿园1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3所、敬老院1所。高行镇成功创建首批05版上海市文明镇,市一级卫生镇、市双拥模范社区,被评为全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高行镇党委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五好镇党委”和浦东新区“五好镇党委”,高行镇解放村被评为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村。 现高行工业园区已成为新一轮工业发展基地,占地面积191.18公顷,园区布局合理,道路、绿化、市政公用配套设置基本到位。 工业发展情况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00余家。主要有弗列加滤清器、金鼎印刷、华意电器、太平洋钢管、兴佳印染等为龙头的合资企业;有海螺集团、高南制衣、永久建筑、东方液压、石化研究、商业机械、汽车检测、高南轧钢等镇村企业;有玉安药业、防伪油墨及和光电脑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经济体系。高行镇农业以发展绿化为特色,逐步向观赏、休闲和都市旅游的方向发展,生态林和牡丹观赏园均建于镇区中部。 镇域内有高南、东沟、高行三大集镇。高南集镇为镇工业集中点;东沟集镇为生活居住园区;高行集镇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区,丽晶别墅、华高新苑、华高苑等为其亮点。镇域内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0所、卫生院4所、敬老院1所。 佛教“宝莲庵”位于镇解放村,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建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为三棣西厢房,于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 高行的由来坊间有传:高俅落难避祸于此,觉宝地之灵气,乃遣子孙永久定居,遂称高行。而《松江府志》中亦有记载,高行于南宋建镇,因称“千年高行”并不为过。 高行变迁史·1860年以前属于上海县高昌乡二十三保管辖 ·1860年改为上海县东路团练合局高行学区 ·1890年改为上海县高行区 ·1906年并入上海县东泾镇 ·1910年原地域仍然划出设立上海县高行乡 ·1928年上海县高行乡改为上海市高行区 ·1933年高行区与高桥区合并为新的高桥区 ·1945年光复后仍为高桥区 ·1956年高桥、洋泾、杨思三区合并为东郊区 ·1958年转为上海市浦东县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的建制 ·2001年恢复高行镇的建制名称 高行八景慈云绿竹、灵沼游鱼、斗姆归鸟、万安望月 咸塘红蓼、四通观潮、真境黄花、李子看桃 一心、两轴、八片 新格局一心:指新市镇的中心,即洲海路、张杨北路交叉口附近及张杨北路东侧楔形绿地内的公共中心,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商业活动、文化娱乐、社会教育等多种功能 两轴:洲海路轴线定位为商务发展轴线,是新市镇未来的产业脊梁,而定位为生活轴线的张杨北路,穿越和连接了自南向北几个居住区 八片:包括高桥集镇C区、原高行经济园区、新市镇中心居住区以及东沟楔形绿地等 高行交通公交:774、843、815 、625、936、995(杨高专线) 181(泰高线)、沪合线、川张高专线、钦东专线、高南线,外高桥4路 轨交:轨道交通6号线 高行起源宋熙宁七年(1074年) 设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是为上海镇之始,属嘉兴府华亭县,原高南乡界南地区属上海镇;界北随高桥属两浙路苏州府昆山县江东地区。 建炎年间(1127~1130年) 僧道諲建竹隐庵(今为浦东煤气厂址)。 嘉定十年(1217年) 析昆山县东境置嘉定县,隶于浙江路平江府,今境域北随高桥属临江乡,隶于嘉定县。 端平元年(1234年) 邑人吴居正舍宅建珍敬庵,后称真境庵(其址在今东沟毛纺厂内,仅存银杏古树1株)。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割华亭东北5乡为上海县,境域为上海县高昌乡所属;镇南村属临江乡(镇南村1998年从东沟镇划归高桥镇)。 明洪武元年(1368年) 高南界浜以南地区改隶属高行市,属上海县。界北属嘉定县临江乡地区改属苏州府。 永乐二年(1404年) 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苏松疏上海县境范家浜通黄浦达海,在原高南开北腰浜通虬江高桥港入黄浦。 永乐十年(1412年) 垒土筑山于临海之墟,高30丈,广方100丈,名“宝山”,上建烽堠,昼举烟,夜明火,以利海运。 孝忠弘治年间(1488~1504年) 高行、东沟命名为市,隶属松江府上海县。 嘉靖年间(1522~1565年) 在高行北镇卢九沟、咸塘浜十字交口建四通桥。 隆庆三年(1569年) 六月朔,海溢,人畜淹没无数,禾稼尽死。 万历三年(1575年) 夏大风,海水决捍海塘,民死者几及万,上海县知县杨胪山督修塘工数月完成。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疏浚赵家沟,立碑为记(碑存南行大街原关帝庙,今存新区档案馆)。 崇祯十七年(1644年) 3月,清帝入北平,改元顺治,设江南布政使,原高南乡界南改属松江府上海县东沟市,界北仍属临江乡。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 先后在东沟北岸,筑土寨一围,内设官署、营房,沿黄浦江设炮台6座,黄浦营派把总领兵镇守。 雍正三年(1725年) 析嘉定东南境置宝山县,原临江乡称依仁乡;江东(即高桥地区)属依仁乡,隶宝山县;原高南乡界北地区随属依仁乡。 嘉庆十四年(1809年) 邑人曹铭书、曹河等捐资建清晖阁(在今高行银杏苑),设同善堂为施棺埋葬公局。 道光三年(1823年) 疏浚卢九郎沟(今卢九沟)。 道光九年(1829年) 疏浚赵家沟及东西运盐河,又浚上海宝山川沙三县毗连之界浜。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 高桥沿海沿江随塘及堤都筑土垒,中筑大炮,由陈化成督师,因牛鉴守东炮台,八日牛遁,纵敌入犯。吴淞口失守,提督陈化成阵亡,高桥镇迁徙一空。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邑人曹曦捐资筑东沟至高行中市(今东靖路、金高路)便民石路,长6里。 在高桥港与黄浦江交汇处设航标灯塔,人称天灯口。 咸丰二年(1852年) 疏浚都台浦,并浚界浜南段。 咸丰三年(1853年) 8月,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起义。镇境农民瞿兴民等多人参加。 同治元年(1862年) 正月,川沙南汇太平军吉庆元部在21日进驻高桥。英法侵略军与华尔洋枪队乘炮舰扑向高桥,同知刘郇膏率地主武装相策应。22日,太平军与之激战于屯粮巷一带,23日再战于胡家弄桥,均失利,即南撤。 光绪七年至光绪九年(1881~1883年) 秋灾歉收,减征忙银或漕粮。 光绪十五年(1889年) 秋霪雨灾,减征丁漕。 光绪十六年(1890年) 上海、宝山、川沙三县浚界浜。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秋灾歉收,缓征漕粮。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乡人王松云与杨贵达合筑大同路,自汽船码头至镇,用银7000余两。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正月,邑人瞿庆宜、谈寿基首创高行小学堂(高行南镇小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3月,设浦东塘工善后局于东沟。 宣统元年(1909年) 浦东塘工局,加筑东高路东沟到西牌楼桥一段路面。 宣统二年(1910年) 置高桥乡,依仁乡原辖八都(内七、八、九、十、十一、北十一都)由嘉定隶宝山,至是改依仁乡为高桥乡。高南界北(原高南乡镇南村)地区属高桥乡。 宣统三年(1911年) 沪地响应武昌起义,9月13日晚,邑人叶惠钧等率商团攻打制造局,翌晨攻克,上海“光复”,叶氏就任上海临时军政司令。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 11月 上海县撤销高昌乡建制,划北部建立高行乡,成立高行乡公所,地点在清晖阁,由议员12人组成,议长顾昀(聘珍),副议长朱渊。界北仍属高桥乡,均隶属江苏省。 是年 高行办商团。 民国5年(1916年) 叶倩邨创办华盛花边公司。 民国6年(1917年) 10月 创立“文友社”,社址在清晖阁,社员百余人。民国8年10月,改称“亦社”,社长徐星旋。 民国7年(1918年) 上海县知事委浦东塘工局局董朱日暄(福田),在东沟建园林场。 民国9年(1920年) 11月 上海、川沙两县合浚咸塘浜,9日堵坝,翌年1月24日竣工。 民国12年(1923年) 夏 高南温家荡、老杨家宅、夏家宅等地,流行传染病,死30多人。同年11月,川沙、上海、宝山三县合浚界浜,西起天灯口,东至黄家湾,全长3134.1丈,挖土94346.66立方米。 民国16年(1927年) 3月 国民革命北伐军抵上海,接管上海高行和宝山高桥等地区。高桥学生游行庆祝。 6月 浦东电气公司,架设电线至东沟。 民国17年(1928年) 7月 高行乡划归上海特别市,改乡为区,潘鸿鼎任区政委员。 宝山县、高桥等7市乡划入上海特别市,高桥界浜以南地区属上海特别市高行区,界北地区属上海特别市高桥区。是年冬旱,翌年春流行脑膜炎、急痧、重伤寒,以高桥老圩一带为盛,半月中死40人。 民国18年(1929年) 11月25日 高桥六七百人为抵制外国货和维护环境乡土安全集会游行,张贴标语反对亚细亚火油公司在域内“老鼠沙”土地建油池。 民国19年(1930年) 春,国民政府进行地籍整理,定翌年田赋稽征改为地价税。 民国20年(1931年) 1月10日 本地出现历史罕见严寒,最低气温-11℃,全年总雨量超过1500毫米,是少见之涝灾。 6月10日 杜月笙家祠落成。 夏 杜月笙在小浜路(今属高桥镇)内创办时疫医院。 7月 刘鸿生在东沟开设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东沟梗片厂。 民国22年(1933年)上半年 潘鸿鼎发起创办惠群医院,院址在高行南镇城隍庙(今高行中学址),分门诊、住院两部,上海沦陷后该院停办。 民国23年(1934年)7月12日 最高气温达40℃,当年气温在35℃以上者逾50天,秋季连续43天无雨,土地龟裂,粮、棉歉收。7月 上海市地方协会秘书长黄炎培等发起组织高桥农村改进会,倡导农民集资购买水车、引擎、水泵等新式农具,设立托儿所。 民国25年(1936年)高行区与高桥区合并为高桥区,镇随之隶属上海市高桥区。 民国26年(1937年)7月16日 高桥海滨浴场建成开放。8月13日 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至11月11日上海浦东、高桥相继沦陷。8月 日军空袭高行,炸毁民房数十间,炸死居民3人,炸伤2人;东沟亦被炸毁民房十数间。民国27年(1938年)春 高行成立日伪维持会。 民国30年(1941年)涝年,全年总雨量超过1600毫米,突破历史上降雨最多的纪录。 民国31年(1942年)夏季,本地区霍乱流行,朱家宅(大陆村)一周内9户20余人患病,8人死亡。 民国33年(1944年)周鑫臣等在高行开设三明纱厂。 民国34年(1945年)3月 美空军“飞虎”队成员、少校斯诺克姆(Slocumb)轰炸日军江湾机场后,被日军地面炮火击中,坠毁于顾家宅(行西村)。斯洛克姆跳伞降落后,由农民陆和尚、蔡阿福、殷宗林领到殷家厍(高东镇大丰村四队)竹园内,化装后用车送往忠义救国军奚元福处。后几经周折,经浙江等地抵重庆。8月初 国民党飞机轰炸屯粮巷、高桥杨家宅、倭子坟等处。 民国35年(1946年)夏 上海实验民办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在高行南镇大街118弄设联络活动点,书记孙贤德,党员陈淮根、陈玉堂、陆文龙、董佩文(女)、李德文等。8月1日 上海新光内衣厂在东沟镇浦上路9号开办艺徒训练班,先后开办7期,培训约500人。同月 高行集镇万安楼装置20门分机的电话总机1部。 民国36年(1947年)2月17日 高桥区举行选举会议,钟玉良当选高桥区长,高行人孙璞君当选副区长。9月 乡人集资开办的上海市高行农业职业学校正式开学。 民国37年(1948年)4月20日 东沟港建成木质大桥(今东塘路九号桥址)。 民国38年(1949年)5月 国民党空军在东沟镇浦上丢炸弹3枚,炸毁民房5间。5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12日部署夹击吴淞口,18日进军高桥,20日解放高行镇。5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在高南地区开始总攻击,连克敌碉堡10多座。5月25日晨 高桥地区全部解放。5月29日 上海市高桥区接管委员会成立(中共高桥区委同时成立)。接收专员张绍文。专员办公处下设5个办事处,本镇分属第一、二、三、五办事处。5月31日 高行南镇青年顾郁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境内解放后最早参军的人。7月 高桥区军管会下设办事处,东沟为第二办事处,主任刘敏;高行为第三办事处,主任于其五。7月29日 11~12级强台风袭击上海地区,高桥海塘决口多处。人民政府组织群众赴海塘抢险。9月 上海市教育局在东沟集镇和高行集镇分别设立第27、28工农学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