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宪岗
释义

人物简介

高宪岗(1910年——1990年),字雪樵,原国民党76军少将军参谋长,曾任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委员,甘肃省政协五届、六届委员、甘肃省黄埔同学会理事,厅局级待遇。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向抗战有功人员颁发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亲笔题写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纪念章,高宪岗荣膺此章。

人物生平

央军校第9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6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34集团军总部作战参谋,第76军24师参谋处长,1944年任第76军24师参谋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整编第76师24旅72团团长,1948年6月任第76军少将参谋长,11月25日在陕西澄县被俘。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司令部4科科长,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委员,甘肃省黄埔同学会理事。甘肃省政协五届、六届委员。1990年年逝世。

怀念我的外祖父高宪岗

今年元旦休假,我与妹妹从日本回到呼和浩特老家,在一家喜庆团圆之际,父母亲拿出一枚精致的纪念章并郑重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外祖父的抗日纪念章。这枚纪念章上雕铸着国家主席胡锦涛道劲有力的亲笔题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我的外祖父高宪岗(字雪樵)是作为抗日将领获此殊荣的。他原是国民党76军少将参谋长,于1990年12月30日去世。曾任职于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历任甘肃省政协五届、六届委员、甘肃省黄埔同学会理事。最终享受到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

外祖父荣膺此纪念章可谓当之无愧。当年,甘肃省政协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领导和挚友们为其敬献了不少感人肺腑的挽联:“一世为国劬劳,两年力疾到班,尽瘁总因革命死;半生戎马奔驰,晚岁究心史料,忠勤堪作吾辈师”、“爱民爱国,卢沟桥横戈,当阳受降,勇作抗日马前卒;亦将亦兵,金城关解甲,甘宁建业,乐为大众孺子牛”等,对他作出了非常中肯的评价。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外祖父的挚友隰可庄先生(抗日将领,黄埔10期)所填的西江月词:“虎踞龙蟠习武,卢沟晓月当锋;八年抗战竟全功,敌寇当阳手拱;千里行军西进,九条路口扎营,马家山上大鏖兵,遂教金城底定”。这首诗词在外祖父和外祖母合葬时,由我父亲岳志东以行草书写,被刻在墓碑上。

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传来第一声枪响时,外祖父作为29军值班少校参谋立即与上级联络,并奉命加强了对前沿阵地的防御。其后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他转战南北,并最终以中国军队代表的身份,在湖北当阳出席了对日军的受降签字仪式。其后在国共内战中,他又审时度势,接受彭德怀总司令发出的和平呼吁,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到彭总的高度信赖,委任为一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为和平解放大西北和巩固祖国西部边陲及统一战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彭德怀总司令对外祖父有过高度评价:“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红军使用了白军的军事力量。我们解放军参谋本部也培养和使用了高宪岗这样的典范,他勤勤恳恳,虽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西北野战军联络部部长。后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的范明将军说:“高宪岗同志是个爱国军人,纯军人,是军事科学家,是解放军官第一个在一野司令部任要职的同志。40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积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一)虎踞龙蟠习武

外祖父1910年7月6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只梁乡高泉营村一个贫苦家庭,自幼敏而好学,志存高远,在村里的私塾念了几年书后又自学民间医术,无师自通。1930年冬,时值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南京黄埔军校)在绥远省(今内蒙古)招考70名第九期入伍生,刚满20岁的外祖父报名应试即被录取。1931年1月与同乡云蔚(原内蒙古政府主席云布龙之父)、陈应权等一批蒙、汉族热血青年到南京参加复试。九期总共招生1000名,经过复试,这些来自内蒙草原的学生都被编入骑兵队。他们每天所唱的黄埔校歌,唱出了青年们的壮志豪情:“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领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从那时起,外祖父和他的同学们开始立志成为一名“革命的军人”。

(二)卢沟晓月当锋

1934年6月,外祖父从军校毕业,被军训部派驻张家口29军宋哲元部第27师骑兵营见习,6个月期满被调往军指挥部任参谋。参谋的最小级另Ⅱ是中尉,他未经少尉即破格升为军部参谋处第一科中尉参谋,负责管理军用地图并参与拟订军队教育计划。

据外祖父在<回忆七七事变前后的二十九军>和<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亲历记>的文中记载,1936年29军奉调北平,军长是宋哲元,副军长是佟麟阁,参谋长是张维藩。外祖父于1937年已升为29军少校参谋,主管军队调动及教育计划。

日军对29军最害怕也最忌恨,盖因1933年侵占热河后在喜峰口遭遇29军赵登禹旅大刀队的顽强抵抗,在夜袭中损失甚众,故屡思寻衅报复,为逼走驻防平津的29军,终于在1937年7月7日藉故挑起了卢沟桥事件。7月6日,日军一个联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傍晚扬言有一士兵失踪,欲进宛平城内搜索,当即遭到守城门卫拒绝,团长吉星文下令219团严加防守。日军见无法得逞,遂于7月7日拂晓发动攻击,我守军坚决抵抗。日军又增调丰台驻军前来围城,战事自此扩大。29军与日本驻北平机关不停地交涉谈判。日军此时也源源不断地由山海关外增兵直逼平津。

时为前线值班少校参谋的外祖父一边指挥御敌,一边不断地打电话询问北平铁路局有关日军军列情报,虽获知开来的军列数目,但对兵力等却不知其详。此时,通县、廊坊、丰台一带日军已全线驻扎,局势日趋紧张。7月28日,日军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守军驻地,地面进攻全线展开。29军军长宋哲元不得不从北平撤至保定,并令37师、132师向永定河以南撤退。外祖父所在的219团坚守宛平,始终未使日寇侵入城内,这时也只好服从命令随大部撤退。29军撤退途中在南苑尚未站稳阵脚就突遭日军空袭和伏击,132师师长赵登禹和副军长佟麟阁先后壮烈殉国。

29军撤退到永定河以南,因得不到中央军支援,遂决定在天津马厂组织一次反击。外祖父与军参谋长张樾亭同车到达保定,军部在保定曹锟花园重新整编,乘汽车经河间县向沧州附近推进。八月间连日大雨,汽车中途陷入泥泞,只好丢弃辎重行李。包括12门刚刚从日本购来的野战炮。即使如此,抵达马厂的两个师发动进攻重创日寇,日军调来一个旅团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他们反扑。由于缺少重武器支援,29军最终未能占据阵地,只得后撤。1937年底退至郑州附近,29军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原所属37师和132师被扩编为第77军,以纪念七七抗战。

外祖父曾说每个抗战军官的衣服口袋中都有个小本子,写着:“党员守则:一不怕死,二不贪钱,三爱国家,四爱百姓,五不拉夫,六服从命令,七尽忠职务,八严守纪律,九实行主义,十完成革命”。外祖父与战友们作为黄埔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用自己的血肉尽到了守土之职责。

(三)陆大深造成将才

1936年9月南京国民党陆军大学在北京招考16期学员,时任29军少校参谋的外祖父符合报考资格并初试成功。期待次年能去南京复试。但其后抗战兴起。1937年11月,29军军部也由河北撤到河南郑州,适陆军大学复试改在长沙,该次录取160人,外祖父即在其内。陆军大学作为最高军事院校,以教育培养国民党陆、海、空三军的军、师级以上指挥官和幕僚长为宗旨,毕业生多为参谋长,校长为蒋介石。

在陆大,叶剑英将军曾给外祖父他们讲过课,据说他那“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十六字诀讲得特别精彩生动,颇受师生欢迎。外祖父在陆大学习两年,1939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了西安胡宗南34集团军总部。

(四)国难后方亦艰辛

在那个战乱年代,外祖母李沂(字志芳)没有过上一天安神的日子。生下大姨不久,北平沦于敌手,外祖父随部队紧急撤离,外祖母又惊又吓,幸好有绥远老乡李维中、靳崇智等人安抚才安稳一点。他们都是地下共产党员。解放后,他们均成为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

华北难民的大批流亡是从1937年8月初开始的,由于回绥远的铁路中断,外祖母与几个同乡加入了“平津学生流亡同学会”,从北京到天津,再搭船至烟台、青岛,又经陆路跋涉到了济南。据外祖母讲,在济南,“同学会”组织剧团在剧场、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烙痕>、<张家店>等剧目以宣传抗日。在逃难中,随时会遇到日本鬼子的追击,同时也得感激老乡们轮换着帮她背女儿。途中,大姨突然泻肚不止,又无医无药,幸亏绥远的一对逃难夫妇让出药来才以得救。

外祖母他们一路艰辛跋涉,历经一年多才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萨拉齐,但此时的家乡也陷落敌手。据外祖母讲,那时萨拉齐虽遭占领,但当地民风剽悍,游击队常常偷袭敌伪。直到抗战快结束,外祖父才把分别多年的妻女接到了四川大后方。

(五)敌寇当阳手拱

1945年8月10日,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抗战胜利了。9月9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接受日军投降。此前的9月2日,时任76军24师参谋长的外祖父在湖北当阳代表中国军队庄严出席了受降仪式。驻扎当阳的日军为第132师团,约有两万人,装备尚属齐全。他们派师参谋长中森恒二大佐和外祖父洽谈有关受降事宜。日本是无条件投降,有关投降事宜,理应由中方事先拟订,但鉴于准备不足而且也无翻译,他们临时决定由日军参谋处拟出条文,并找了一个会说中国话的日本军曹作翻译,由外祖父和中森恒二在上边共同签字。外祖父后来讲,他当时并非以胜利者姿态向日军发号施令,而是最终按照了日军安排在受降条款上签字,让对方反客为主。为此他不只一次叹息说,中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惨胜”,日本虽败但骨子里不服气,时时在看我们的笑话。想起当年张翼德当阳桥前一声大喝使桥梁折断、河水倒流的英雄气概,我们确实愧对古人了。

受降结束后,日军全部开走,24师进驻城内。他们将日军抢来的木器家俱全部归还了老百姓。

(六)历史重任我辈挑

作为后代子孙,每逢追思先人,往往会感慨万千。我和妹妹在日本留学并已经在日本就职,常常以外祖父的亲身经历和谆谆教诲激励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也激发着我们对历史的使命感,深深懂得想要祖国不再被外族侵略,使那“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不再重演,就必须发奋图强,埋首苦干,谦虚好学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我曾接触过不少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老兵。听他们回顾当年所经历的卢沟桥和南京等一系列侵华大小战役,也坦率交换过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我从未隐瞒过自己的家世,也从未掩饰过作为战胜国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很庆幸自幼喜好文史和对中国近代史博士课程的专攻使自己有了深厚的知识积淀。在需要挺身而出维护历史真实的时候必须有大义凛然的态度,绝不能做出无原则的让步。如在应邀参加日本市民团体举办的一个纪念卢沟桥事变讨论会上,有日本人讲在卢沟桥开第一枪的不是日本军队而是中国军队,故历史需要改写,我义愤填膺,当场举手发言予以纠正,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亲历者的后代子孙,决不允许那段中华先人血写的历史遭到人为扭曲。会后,那个日本人主动找我表示道歉。

我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担任义务翻译时,认识的一位姓三谷的先生,他一直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战时他作为天皇敕选宪兵在北京大学受过中文特训,受降仪式上担任过翻译。他常和我提起当时一个中国军官曾对他讲的话:“你们日军固然有能力占领我们不少地方,但中国的土地你们拿得回去吗”?这给他很大震撼。没想到原以为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会抗战到底,而且与士气低沉、军纪败坏的侵华日军相比,中国军队即使战况不利仍然不屈不挠,是那样充满自信。

这枚金质纪念章所彰显的外祖父那代先辈九死一生报效祖国的历史,在不断地激励我们后辈子孙再接再厉、为中华之崛起勇挑历史重任。

作者简介:岳迅飞,男,1972年出生。系已故高宪岗同学(黄埔9期)外孙。内蒙古政府首批公助自费赴日留学生。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日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