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树义
释义

高树义,男,1973年出生,大学学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回收技术室主任,神舟飞船回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指挥。1996年参加工作,曾先后获得载人航天突出贡献个人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称号;被中央企业团工委授予2002年度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获得北京市国防工会“科技标兵”称号。

中文名:高树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3年

职业:设计师

毕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学历:大学

任职: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技术室主任

荣誉:载人航天突出贡献个人奖

个人简介

1998年--1999年,是神舟一号飞船研制的关键时期,高树义加入了飞船的研制队伍,并担任了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结构子系统主管设计师,随后兼任分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承担了回收分系统总体及结构的研制工作。高树义经过认真分析后,提出了先确定安装基准再修配干涉部位、测量间隙并增加合适垫片、穿舱密封部位涂抹硅橡胶等有效措施,最终解决了问题,配合总装人员完成了对伞舱的总装,保证了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返回舱总装按计划节点的顺利完成。2003年,他担任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回收技术室主任。为了确保“神舟五号”准时出场,高树义和所有参加电测的同事一起奔波于疫区之中,往来于北京南苑和北郊唐家岭之间。没有丝毫放松懈怠,严格地确认技术状态,严把质量关,他把“用卓越铸就辉煌,用成功报效祖国”的庄严承诺,融入到飞船返回技术的每项工作中。

人物事迹

1996年,高树义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0八所工作。高树义一直从事中国重点型号回收系统总体的设计研制工作。在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数据舱回收系统总体设计及回收着陆弹道计算等工作,确保了数据舱回收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导弹的定型做出了贡献。该数据舱回收系统为中国体积最小、重量最轻且构成巧妙的回收系统;他参与研制的某试验弹降落伞回收系统圆满完成了核潜艇水下发射试验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研制任务书要求,弹头、弹体都达到安全回收、打捞的目的。回收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载人航天任务成败的最终标志。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是中国航天器回收技术领域最难、最新、最复杂的回收系统。他学习消化国外经验、总结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研制经验,方案论证、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高树义经过探索与思考,在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方案论证和系统研制的艰难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先后担任了分系统总体及结构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及指挥、主任设计师。他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保持平和心态、坚定必胜信心,完成了载人飞船回收分系统方案设计、技术流程编制、回收装置结构设计、回收着陆弹道计算、总装及测试等工作,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并参加了“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飞行试验任务。降落伞连接分离机构在火工装置的配合下,通过销子解锁来实现脱减速伞、返回舱双点吊挂等功能要求。而销解锁后,要求销子打入缓冲套后能够锁紧在里面而不反弹,以免影响降落伞的分离。他在最初的设计中,一直没有实现这一要求。为解决该技术难题,他和另外两名同事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经过思考和认真摸索,不断改进设计,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在神舟四号的研制过程中,飞船总体为了提高回收着陆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在备份伞舱盖上加防撞气囊装置的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的结果作为飞船能否出场的一个条件。而这一任务的难点在于新增加的装置不能影响到原有的技术状态,装置的启动不能影响到开伞程序,防撞气囊装置安装后不能干涉到伞舱盖的扣合,且研制周期十分紧张,他从接到任务到参加飞行试验,短短仅有8个月的时间。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他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先后又解决了隔热板胶接强度、防撞气囊装置的开启方式、包装、防热等拦路虎,产品终于按时交付,并经受住了飞行试验的考核。

2003年,高树义担任了508所回收技术室主任,面对该年度“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和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两大发射的艰巨任务,他在型号研制中,重点抓型号计划管理;在室的建设与发展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与全室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回收任务为核心的全年的科研生产任务,为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续写了返回式卫星100%回收成功率的辉煌业绩。2004年初,高树义被任命为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指挥兼主任设计师,他注重对回收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收集国内外回收技术发展的动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回收技术设计理念,拓展自己的思路,并及时总结型号研制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积累工程研制的经验,努力提高技术决策的能力。他根据“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研制任务,组织调度、质量、副主任设计师等人员进行项目策划,编制了分系统项目管理计划,综合协调研制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范围指标的冲突,控制研制的里程碑。建立变更控制机制,对技术状态、质量指标、成本指标的变更进行控制;在年初召开分系统工作会,高树义明确各岗位设置及职责,布置年度研制任务和进度、质量目标;根据研制进展情况,及时召开型号调度会和技术分析会,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