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射炮兵
释义

高射炮兵,装备武器系统,遂行作战任务的。具有密集、猛烈的火力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在昼、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持续地抗击高、中、低空目标,抗击中、低空目标时更能发挥其威力。主要任务是歼灭敌飞机等,保障国家要地、军队集团和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参加夺取的斗争;必要时还可打击地面、水上目标。

发展历史

高射炮兵是随着飞机等空袭兵器的出现和更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期间,高射炮兵有连、营建制,在防空作战中已显示出其强大威力,击落的飞机约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20%。期间,高射炮兵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建立团和旅(师),装备有20~133毫米口径的各种高射炮,配有火力控制系统,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并有一套较完善的指挥系统和情报保障系统,在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苏联高射炮兵击落德军飞机2.3万余架,约占德军被击落飞机总数的30%;英国高射炮兵在保卫伦敦的防空作战中,击落德军V-1导弹1800余枚,约占被击落V-1导弹总数的50%。战后,高射炮兵在作战指挥系统和装备自动化方面有新的发展。

在中国,国民党军队于1935年组建高射炮兵营,后扩充为数个团,参加对日防空作战。于1945年11月组建高射炮兵大队,1947年建立高射炮兵团,1950年建立第一批高射炮兵师,以后不断发展。高射炮兵是空军的一个兵种,陆、海军中均编有高射炮兵部队。在防空作战中曾击落对大陆侦察、袭扰的美国和国民党空军飞机89架,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和机动性已有提高,有些国家认为高射炮的射击效果将下降,准备用地空导弹部队取代高射炮兵部队。和中使用中、小口径高射炮大量击落飞机的事实证明,在现代防空作战中,高射炮仍然有用,而且与结合使用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许多国家在发展地空导弹的同时,继续在高射炮兵中发展多管速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口径高射炮,并逐步减少大、中口径高射炮。1982年,90多个国家有高射炮兵,多数编有团、营、连。单一的高射炮兵师(旅)已不多见,通常以高射炮兵部队、分队和地空导弹部队、分队混合编成。有些国家的高射炮兵部队、分队,以高射炮为主,配备一些打低空目标的地空导弹,这标志着高射炮兵正在由装备单一身管武器的部队体制向着导弹火炮结合的部队体制演变。

战术手段

高射炮兵遂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或部队。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军事要地、交通枢纽、军队集团以及其他重要目标,参加争夺制空权的斗争。通常与地空导弹兵共同遂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进行防空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高射炮兵多以连为单位,靠近被掩护目标配置,与歼击航空兵部队按空域组织协同,并建立对空监视、报知系统和专门的指挥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经过总结要地防空作战经验,形成了空军高射炮兵战斗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混合使用各种不同口径的高射炮,构成环形的纵深梯次配置,与歼击航空兵密切协同,实施统一的集中指挥,保持常备不懈,适时实施机动等。苏军在莫斯科对空防御作战中,集中1000多门高射炮和其他防空兵器,在莫斯科周围200多公里纵深内梯次配置,构成多层环形火力配系,并与歼击航空兵配合,粉碎了德军的空中进攻。20世纪50年代以来,空军高射炮兵和地空导弹兵配合使用,使空军高射炮兵战术增加了新内容。

高射炮兵一个或数个火力单位对空中目标实施有效射击的空间。是高射炮兵射击能力的主要体现和射击指挥的重要依据。一个火力单位的有效射击空间,是以其有效射击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半球形。它的水平断面称为有效射击平面区域。该区域的半径称作有效射击半径。数个火力单位的有效射击空间,是各个火力单位的有效射击空间的综合。其有效射击平面区域通常是一个多圆弧形。有效射击平面区域是高射炮兵火力范围的标志,在实际运用时,常把它算作高射炮兵火力范围。火力范围用平方千米来表示。可以在预制的火力范围表中查出,也可用计算火力范围的公式计算。高射炮兵火力范围是由火炮的有效射击半径、配置间隔、配置样式和目标高度决定的。火炮有效射击半径大,火力范围则大。各火力单位配置间隔增大,火力范围则随之增大。在配置间隔和有效射击半径不变的条件下,线形配置时的一层火力范围和二层火力范围比集团配置时大,三层火力范围比集团配置时小。目标高度越高,火力范围越小。为使高射炮兵能适时抗击来袭的空中目标,在确定高射炮营、团、群的掩护任务和战斗队形之后即应求出火力范围,并标绘或显示在有关的作战文书及射击指挥器材上。在战斗实施中,当敌方飞机进至火力范围边界前一定的距离时,指挥员即下达射击任务,以保障高炮火力在火力范围边界上开始迎击来袭飞机。

随着空袭兵器和防空兵器的发展以及作战手段的不断变化,空军高射炮兵战术在抗击超低空目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电子干扰条件下的作战等方面,将有新的发展。

作战等级

高射炮兵作战准备程度的区分。目的是使高射炮兵能适时转入等级战备状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迅速而有秩序地转入作战行动,随时执行作战任务和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高射炮兵作战准备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对人员和武器、设备所处状态及完成射击准备的时限有不同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作战准备的等级,分为指挥所作战准备等级和部队作战准备等级。这两种作战准备等级又各自分为几个等级,并按等级规定指挥所、指挥员、指挥设施应处的工作状态和部队、武器、设备做好射击准备的程度。作战准备等级及其转进的时限通常由上级依据敌情、任务、部队战斗素质和需要确定。

中国高射炮兵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防空部队高射炮兵先后有21个团又10个营参加抗美援朝,经受了抗击美军大规模空袭作战的严峻考验。在整个战争期间,防空部队高射炮兵与志愿军空军和野战高射炮兵并肩作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地抗击了美军的空中突击,粉碎了所谓的“绞杀战”,打了许多大仗、恶仗,对空作战1万多次,击落敌机409架,击伤1559架,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的贡献。

从1965年8月至1969年3月,先后赴越轮战的中国高炮部队和配属的防空部队共有16个支队辖63个团,总计约15万人,其中中国高炮部队先后有8批7个师辖26个团零8个独立营及配属的9个探照灯营、14个雷达连。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主要是老旧的85毫米和37毫米高炮,只装备少量50年代后期生产的57毫米、100毫米高炮和14.5毫米高射机枪。

中国入越高炮部队广大指战员针对美机活动特点,研究了多种机动灵活的战法,充分发挥老式装备的威力,打击美军优势装备的飞机。在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入越高炮部队与美机作战558次,取得击落美机597架、击伤479架的光辉战绩。自己在作战中战损兵器23件,有280人英勇牺牲、1166人光荣负伤。打出了军威、国威。 美国使用的战斗机、攻击机都是60年代前后生产的先进飞机,主要有F-100、F-104、F-105、F-111、F-4、F-8、A-4、A-6、A-7型等。美机在轰炸过程中,还不断改变战术手段和改进武器装备,如攻击地面高炮阵地时,不仅采取反高射炮机动,还对炮瞄雷达实施干扰、使用“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进行攻击,以及投掷具有较大杀伤力的钢珠子母弹、气浪弹、凝固汽油弹、毒气弹等武器进行压制和摧毁,这给地面防空部队作战造成极大的困难。

1967年6月18日,美机向中国高炮2师5团11连阵地投下大量子母弹,其中10多颗子炸弹落在2班掩体中爆炸,全班8名战士全都负伤,掩体内燃起熊熊烈火。班长赵广义易上多处负伤晕倒在地,当他苏醒后,不顾个人伤痛,继续指挥全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在阵地上。5炮手王炳贵胸部、腿部多处负伤,他忍着剧痛压了3夹炮弹,当战斗结束时,他右手仍托着弹夹,左手推着炮弹,挺坐在炮盘上,而心脏已停止了跳动。由于大量子母弹在阵地上爆炸,阵地到处燃起浓烈的大火,堆放着的炮弹箱也燃着火焰,炮手李业和赵荣福不顾自己多处负伤,冒着烈火和延时子母弹爆炸的危险,跌跌撞撞地取水灭火,拼尽全力终将炮弹箱上的火扑灭,保卫了战友和阵地的安全。炮手张忠自己身负重伤还替倒下的装弹手装弹。忽然间弹夹上的炮弹被子母弹打穿,发射药在嗤嗤地燃烧,炮神有随时爆炸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扑向弹夹,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掩护了战友和火炮的安全。

1967年5月27日,中国高炮2师5团在越南寨高地区抗击美军6批20架F-105、F-4型飞机的猛烈攻击,其中有8箱子母弹在2这阵地上爆炸,连长张宛度头部、左腿、胳膊多处负伤,指挥室被炸毁,无法实施指挥,他用一只脚蹦跳780多米,越过两道交通沟,站在阵地中央继续指挥战斗,打击敌机。

1967年7月5日,中国高炮5师15团8连2炮手李金才在对空作战时,一颗子母弹落在他两腿之间,在即将爆炸的时刻,他为了掩护战友和保护火炮,就坚定地夹紧双腿,结果双腿被炸断,炮盘上染满了他的鲜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挺坐在炮位上继续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中国高炮7师20团2连炮手曲永久在对空作战中,腹部被子母弹击中,肠子流出腹外,他忍着剧痛,用力将肠子塞进腹内,扎紧腰带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这样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有很多。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基石。

射击

使用高射炮将弹丸射向目标的行动。它是高射炮兵指挥员和雷达、仪器、火炮等专业人员协调一致的行动。高射炮兵射击的主要目标是飞机,必要时也可射击地面目标和水面目标。

对空射击

现代高射炮兵对空中目标射击,通常先以雷达、光学仪器、光电跟踪和测距装置搜索、发现和跟踪目标,连续测定目标坐标;通过高射炮射击指挥仪或瞄准具求出射击诸元(提前方位角βq、射角φ和使用时间引信时的引信值),并连续传送到火炮;然后,火炮按射击诸元进行发射,使弹丸直接命中目标,或在目标附近爆炸以破片毁伤目标。高射炮兵射击

由于目标运动快速,火炮不能直接向目标现在点(М)射击,而应向目标提前点(Мq)射击。同时,由于弹丸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其弹道向下弯曲,火炮射击时身管还要抬高一个高角 (ɑ)。目标提前点是根据目标在弹丸飞行时间内仍按火炮发射前的飞行状态作有规则运动的假定,用外推法确定的;高角是根据弹丸下降量确定的。确定提前点(Мq)和高角(ɑ)时,必须使弹道与目标航路相交,使弹丸从起点到提前点的弹丸飞行时间与目标从现在点到提前点的目标飞行时间相等。

射击步骤

高射炮兵射击包括射击准备和射击实施两个步骤。射击准备主要包括:准备火炮、仪器、弹药,使之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组织对空侦察,保证及时发现目标;根据任务、地形和飞机活动特点等制定射击预案;计算与修正气象、弹道等条件的偏差。射击实施主要包括:搜捕与指示目标;判断情况,选择目标;决定火力运用的方法、射击方法和发射种类;确定开火时机,适时开始射击;进行射击观察;实施火力机动。

射击方法

通常分为指挥仪法射击和瞄准具法射击。指挥仪法射击,是利用指挥仪求取射击诸元的方法进行的射击,是高射炮兵的基本射击方法。指挥仪是比较完善的计算装置,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对目标飞行状态的假定接近实际,可修正气象和弹道条件等偏差,计算诸元的准确性较好。瞄准具法射击,是利用火炮瞄准具求取射击诸元进行的射击。瞄准具对目标飞行状态的假定和计算装置较指挥仪简单,计算诸元的准确性低于指挥仪,通常是在不能用指挥仪法射击时采用的射击方法。有的自行高射炮系统有一部主计算机和一部简易计算机。用主计算机计算诸元射击是基本的方法,简易计算机是在紧急情况下不能用主计算机时使用。

高射炮的发射种类:小口径高射炮通常用点射,包括连续发射弹数较少的短点射和连续发射弹数较多的长点射;大、中口径高射炮通常用有一定发射间隔的齐射和以最大发射速度发射的急促射。

简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射炮兵对空中目标射击,是在火炮瞄准具上装定从诸元表中查出的诸元进行射击。夜间用探照灯照明目标后射击。在观察不到目标时,则利用听音机或根据人的听觉,将火炮身管概略对向目标运动前方实施射击。战后,出现了高射炮射击指挥仪和高射炮瞄准具,能自动连续地赋予射击诸元,提高了射击诸元的准确性和射击的及时性。但指挥仪和瞄准具只能按照目标在水平面上以等速、直线飞行的假定进行工作。在此期间,还采用了在目标前进航路上设置弹幕(火网),用以拦阻目标的拦阻射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仪和瞄准具有了很大改进,能保障对水平面和斜面上等速、直线飞行的目标射击。高射炮兵装备炮瞄雷达后,解决了高射炮兵在夜间和昼间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对飞机射击的问题,提高了射击精度。中口径高射炮开始使用近炸引信,增大了射击效果。战后,炮瞄雷达、指挥仪、瞄准具和火炮不断更新,射击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指挥仪对目标飞行状态的假定又有了改进,能保障对水平面和斜面上匀加速、曲线飞行的目标射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的小口径高射炮系统,能同时进行搜索与跟踪,能在全天候和电子战条件下识别敌我飞机,探测和跟踪低空、超低空快速目标,并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有的高射炮系统采用数字式火控计算机,能迅速、准确地同时计算多个目标的射击诸元和为获得最大毁伤概率所需的连续射击时间,并能同时控制数个火力单位对数个目标射击。有的高射炮系统在炮口装有测定初速、气压等的设备,能自动修正初速和气象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弹道偏差;在仪车和炮架上均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可在几秒钟内自动调整仪车和炮架水平;在仪车上装有视差测量装置,可自动测定和修正仪器与火炮之间的视差,缩短了射击准备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为了提高命中和毁伤概率,有的高射炮系统采用近炸引信和预制破片的榴弹射击。自行高射炮系统机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修正车体偏向与摇摆所产生的偏差,保障行进中搜索、跟踪目标,计算射击诸元,实施行进间射击和短停射击。高射炮系统的反应时间一般为6~8秒,有的只需2.5秒。由于电子计算机和运筹学原理的广泛运用,高射炮兵射击将进一步向提高精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的方向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