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启旺
释义

 高启旺(1848—1910) 山东省海阳县徽村人。出身贫寒。20岁时,出继堂叔高孟起。继父住宅四周,皆为“东大门”乡绅所有。乡绅百般刁难,企图挤走高启旺父子,独占一方。高启旺不服,联络20余名青壮年,怒至“东大门”讲理,斗争获胜。高启旺极富孝心,先后服侍四位尊长过世,并精心照顾孤寡四婶欢度晚年。四婶病危时,给高启旺良田15亩;高寸土不收,慨然让给五个缺地的叔伯弟兄。高不畏权势,处事公正,深孚众望,被村民推为会首。时村中请客送礼者甚多,高一概拒绝。邻里发生纠纷,能直述是非,秉公排解,双方心服,故村中流传“事大事小,五爷启旺一到就了”的美谈。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初,徽村请来出色的京戏班,被官府知晓,派衙役到徽杜“捉官戏”(无偿为县衙演唱)。高理直气壮,严词拒绝:“徽村有我高启旺当会首,官府休想捉官戏。”衙役素知五爷的脾气,只得回衙复命,官府也无可奈何。翌年四月二十八日,徽村北庙演戏,公众议定:“家家看戏,户户出钱,贫者减免”。众皆乐从;惟有勤业堂仗势拒不出钱。高带领全班演员,手执枪刀剑戟,直奔勤业堂问罪。户主赵广代胆怯,当众认错,立即付钱。清宣统二年(1910年),劣绅赵世德强将富户捐平摊在穷人身上。高启旺率众反对,赵摄于群威,只得取消平摊之法。同年,棉花山宋煊文因反抗苛捐杂税,被知县方奎逮捕下狱;其子宋埙吉为父鸣冤,亦遭禁锢。高启旺挺身而出,联络王令等人,决定武装攻城,营救宋氏父子,抗交捐税。三月底,高启旺、王令等在徽村计议攻城,并焚香盟誓。四月中旬,以高、王为首,暗约张明举等数十人,在神山庵集会,商定攻城日期、步骤。会后,接到乳山乡桃花社南泓村会首宋维屏密札,约高启旺联络嵩山、行村、林寺三乡群众,与乳山乡的农民、渔民统一行动,共破县城。高启旺发出转牌(联络工具),集结万人,于四月二十九日围攻县城。高启旺年逾花甲,精神矍铄,挥刀率众攻破县城,吓跑知县方奎,捣毁县署大堂,救出宋氏父子,并约绅士王尔铸等寻获方奎,当面提出九项要求。方奎被迫应允。五月初二日,高启旺等又率众万余,展开为时半月的闹乡社耆斗争,将城里、东村等20余村土豪劣绅的不义之财,分给当地贫民。轰轰烈烈的农民斗争,使方奎被参革职。新任知县许廷瑞上任后,肆行血腥镇压。当此恐怖时刻,高启旺曾去棉花山与宋煊文议事,宋劝其外出暂避。高启旺谢绝返里,于六月十二日与王令等撞钟聚众,继续反抗官府。后被勤业堂眼线探知其密宿之处,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威武不屈。九月初六日,在城里北门外断魂碑前,慷慨就义,遗体葬于徽村碧桃岭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1: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