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柴女传说 |
释义 | 《高柴女传说》主要写得是高柴女攉海寻父事迹,表述百事孝为先的思想。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高柴女传说 所属地区: 山东 · 淄博· 张店区遗产编号:Ⅰ-74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张店区遗产级别: 市 简介高柴女攉海寻父的传说起源于张店区,它主要分布在沣水镇东高村等地区。 明大德年间(大约公元1640年),高柴因遭劫,尸沉大海,高柴女(为沣水镇东高村高柴之女)为寻其父,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顺利安葬父母,自己确因操劳过度去世。她的事迹惊动了宋真宗,为了表彰其功绩,修建庙宇,塑神像,并赐高柴女御葬,册封为神,称其“仙姑”,墓前设置有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以示敬佩。为了纪念和祀奉高柴女,沣水镇东高村、高炳村的高姓人家,直到现在仍把清明节作为祭墓日,并曾在高炳村修建高姑庙。为此,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张王李赵大寒食(祭祖),高家上坟清明日”。 文献记载高柴女传 高柴女,宋时鲁东人,至孝女也。父名高柴,为渔海上,无故而亡。柴女思父,遂日舀海水,倾之石崮西窝,三载不止,形近损灭。乡人怜之,劝之不从,乃皆与之共。后遇一妪路乞,饱食之,妪赠之以椿笊,嘱令其用。柴女乃临海起笊,三笊竟竭海。有兽踞海底,状如百鼻之象,闻笊味而化小蟹,柴女以笊罩杀之。起而四视,见一朽骨若父,乃衣裹归。 -----《神异传》附遗一,[元]庞殿 著 故事来历东高庄建村于元朝。传说若干年前,村内有高氏三兄弟:老大名高柴(见注),老二名高朋,老三名高兰,其家境并不富裕。老大高柴作为长兄,为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地教书,直至年底,才把一年来省吃俭用、含辛茹苦积攒的钱带回家来。这年,高柴回家时,在船上遇到劫贼,被杀害后又尸抛大海。传说高柴曾有前妻,但没留下子女,续娶继室后,才生下一女一子,女孩被称为“高柴女”。 高柴女18岁那年,生身母又病饿而死,还给她撇下一个6岁的小弟弟。此时,二叔高朋想趁机吞并高柴女家的财产,故意刁难说:“高氏茔地不容孤鬼(指高柴的继室)葬埋,咱家也不例外,免得破了高家的风水!”又说,“如果要进墓田也行,但高柴女必须先得将其父亲的尸体寻回。”高柴女苦苦哀求,哭得死去活来,但二叔高朋却始终不理。 高柴女求人暂且在它处临时寄埋母亲,同时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父亲的尸体找回家!她领着幼小的弟弟,披星戴月,一路乞讨,在路上,弟弟又被狼吃了。她好不容易来到东海边,取出讨饭的瓢,一下接一下地舀起来,连续舀了三天三夜,海水丝毫未见减少。高柴女直觉得腹内饥饿,头晕目眩,再看那滔滔大海,无边无际,接天连地,料想无能为力,意欲投海自尽。于是,她用衣襟将头一蒙,正准备奋身跳入大海,却突然感到有一只大手将她抓住,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老大娘让她平静下来,告诉她说:“你的一片孝心感人肺腑。今天,我借给你一个小瓦罐和一只小木勺,用木勺舀出的水一定要装进瓦罐里,千万别洒在外边……”高柴女遵嘱舀了一勺,海水顿时减少了一半,随即又舀了一勺,海水所剩无几。东海龙王亲自前来,问明原委后,随即返回龙宫找出高柴的尸体,尸体用灵芝草覆盖,不但没有腐败,而且如同安睡一般。高柴女把瓦罐的水倒回了大海,海水也便恢复如初。 高柴女把木勺和瓦罐交还给老大娘。老大娘又帮高柴女雇了车辆,还送了些盘缠和为父母办丧的丧葬费。高柴女既悲且喜,泪流满面,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一眨眼工夫,恩人不见了,高柴女只得面朝苍天连连叩头。后来听说那老大娘原本是“地藏老母”。 高柴女回家安葬父母的那天,恰巧是清明节。由于高柴女伤心劳神,疲惫困顿,操劳过度,悲痛欲绝,将其父母安葬后不久,遂绝世而去。高柴女的一片孝心尽人皆知,遐迩闻名,也同时感动了皇帝,皇帝赐高柴女御葬,并敕封为“仙姑”,在其墓前,还设置了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以期万古流芳。 高柴女攉海寻父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沣水就流传着高柴女的故事。高柴女出生在沣水镇东高村一贫农家,父亲高柴,二叔高朋,三叔高壮,分居为生。高柴以教书为业,其前妻没生育即因病去世,随又娶一继室,先后生了一子一女,其女孩人称高柴女。 高柴在外教书,为养家糊口,省吃俭用。这年年底,他把积攒的钱带上回家,岂料在船上遭劫,为灭口,劫贼又把高柴的尸体投到海里。高柴女18岁那年,生身母又病饿而死,还撇下一个六岁的弟弟。这时二叔高朋想乘机吞并高柴女的家产,故意刁难说:“高氏茔地不容小老婆孤鬼(指高柴继室)葬埋,咱亦不例外,免得破了高价的风水!”又说:“倘要进墓田,须先把你父亲的尸体找回来。”高柴女苦苦哀求,哭得死去活来,但二叔高朋拒之不理。 高柴女央人暂时寄埋了母亲,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把父亲的尸体觅回。她领着弟弟,一路要饭乞食,没白没黑地走,路上,弟弟又被狼吃了,她好不容易来到东海边。高柴女取出要饭瓢就一下一下舀起来,舀了三天三夜,只觉得腹内饥饿、头晕目眩,再看茫茫海水丝毫无减,仍望不到边,看不到底,她深深感到舀海寻父已是无望,便想投海自尽。高柴女用衣襟把头一蒙,正欲奋身向海里跑去时,一只大手抓住了她的衣领,高柴女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老大娘让她安坐下来,说:“你一片孝心感人肺腑,我借给你这个小瓦罐和这把小木勺,用木勺舀出的水一定要倒在罐子里,千万别弄在外边……”。高柴女舀了一勺,海水即减少了一半,又舀了一勺,海水已所剩无几。此时惊动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出来问明了高柴女舀海的缘由,转身回龙宫把高柴的尸体取出,上面还有龙芝草护身,尸体不但没坏,而且安然如生。高柴女又把瓦罐里的水倒回海里,海水又恢复原样,高柴女把瓦罐、木勺还给了老大娘。 老大娘又帮高柴女雇好车辆,送给她盘缠和为父、母办理丧事之费用。高柴女又悲又喜,泪流满面,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一眨眼功夫,恩人便不见了,高柴女只得望空连连叩拜。 高柴女回到家中顺利地安葬了父母,那天正值清明节,高柴女悲痛欲绝,操劳过度,不久亦去世了。她的事迹惊动了皇帝,皇帝赐高柴女以御葬,并册封为神,称其“仙姑”,墓前设置有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 为了纪念高柴女,沣水镇东高村、高炳村的高姓人家,直到现在仍把清明节作为祭墓日,并曾在高炳村修复高姑庙。为此,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张王李赵大寒食(祭祖),高家上坟清明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