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感情 |
释义 | 拼音:gǎnqíng 英文:emotion;sensation;affection;feeling 解释: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联络感情、他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 对比情绪、感情、欲望(情绪 感情 欲望) 一、什么是情感?(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 3、情感的全新定义。 4、情感的哲学定义:) 二、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情感以价值为基础。 2、情感对价值具有反作用。 3、情感具有相对独立性。 4、情感与价值存在复杂的对应性。) 三、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1、人类通过情感感受来识别价值 2、人类通过情感交流来表达价值 3、人类通过情感模式来区分价值。 4、人类通过情感思维来计算价值。 5、人类通过情感强度来选择价值。 6、人类通过意志思维来创造价值。) 四、情感思维如何计算价值?(1、通过价值观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 2、通过情感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 五、意志思维如何创造价值?(1、认知、情感与意志的本质 2、认知情感与意志(即知、情、意)的关系 3、意志思维的基本程序。) 详细释义(1).触动情感。 晋 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明 高启《新蝉》诗:“何时当秋听,今朝已感情。” (2).犹感激。 《红楼梦》第一百回:“﹝ 金桂 ﹞只是一心一意要弄的 薛蝌感情时,好行 寳蟾 之计。”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伯父伯母,今日此举。不但我父母感情不尽,便是我 何玉凤也受惠无穷。” (3).对外界刺激所反映的心情。 郁达夫《采石矶》三:“他的很易激动的感情,几乎又要使他下泪了。” 《<艾青诗集>自序》:“外面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刮风,有时下雨。人的感情也有时高兴,有时悲哀。”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实在是个感情超过理智的人。” (4).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 巴金《秋》六:“你们两个人感情倒很好。”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现在,他已看出 道静 对他有了感情,而且很真挚。”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挖荠菜》 内涵感情,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 对比情绪、感情、欲望数理情感学认为,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情绪是人脑对于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情感,是环境因素的价值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感情是人脑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所产生的情感,是某一具体事物的价值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欲望是人脑对于自身机体的变化所产生的情感,是自身机体变化的价值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生物学解释本来,就主体存续而言,对肯定或否定的状态变化作出评价的主观的现象。但因为同时也产生身体的表现,所以生物学上就有可能对此进行研究,客观地考察感情的发生、经过的条件及其机制。感情状态变化较弱而持续的称心情(mood),比较强而且急剧的称激动或情绪(emotion,喜、悲、恐、怒、惊等)。因为激动有一定的统一过程,此时身体有显著变化,所以对人以外的许多动物也容易进行生物学的研究,亦即激动时: (1)意识方面:人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下降,就连动物学习也似乎显得困难。即陷入意识的不统一或失去控制的状态; (2)器官变化方面:不随意肌(瞳孔运动、体毛运动)、循环系统(脉搏、血量分布、血压)、呼吸系统(呼吸频率、呼吸量)、腺活动(消化液分泌、出汗)等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生急剧的广泛的变化所致; (3)行为方面:例如肌肉或变得不能随意地运动,或不随意地哆嗦,出现平时看不到的混乱状态。 因此,作为生物学上研究激动的手段。对人除了进行表情、姿势等肌肉反应的观察外,还要测定呼吸、脉搏、血压、脑电波以及皮肤所产生的电阻等情况,最后一项特别灵敏,对激动现象的精密分析非常有效。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因植物神经中枢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皮肤的分泌腺细胞(汗腺、粘液腺)的离子透性增大,以及由分泌物本身的电传导所致,所谓“测谎器”就是依据此理。 关于激动的现代学说有内观的[洪德(W.Wundt),迪奇纳(E.B.Titchener)] 、力动的[弗雷德(S.Fre-ud)]、行为主义的[沃森(J.B.Watson)],以及生理学的[坎农(W.B.Cannon)]等诸学说。坎农认为,激动反应是由皮层下中枢的丘脑下部所支配的。派匹兹(J.W.papez)还提倡所谓激动回路,认为这是环绕海马、脑弓、乳头体、丘脑前核、带状回的神经回路,在这激动回路中形成了激动体验。再有奥德斯(J.Olds)根据自我刺激法,发现在脑中存在着刺激时得到快感等报酬效应的区域,以及相反的不快感等罚效应区域。 现在,脑生理学认为,在出现激动体验和行为时,丘脑下部的特定部位发出脉冲,传到边缘皮层形成激动体验,传到脑干脊髓而出现激动行为。作为激动表现的微动肌肉反应(表情、姿势)不仅包含先天的生理因素,也包含成长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学习的所谓社会因素。在人以外的哺乳类中,一般以姿势为主,这类动物具特有的表情肌,在某种程度上显有表情是可能的。再者,把个人的感情素质倾向称为气质(temperament)。 佛法看感情感情,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因为感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譬如中国人讲的“五伦”,就是讲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感情,而这正是实际的生命现象。这种生命现象,佛教把它分析为三个元素,就是惑、业、果报。但在这里我们把业跟果报看成同一个主体合起来讲,所以惑和业(果报)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两个要点。 谈到惑,首先我们要了解“感情”的内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我们整个心性综合的表现。佛法把我们一般所讲的心绪、情绪、个性、感情通通列入“心所”这一个观念,对于不同的心理现象、情绪变化,归纳分析成五十一个心所,这就是人性的内涵。 人生有两种特质,一是善(善心所);一是恶(烦恼心所),在善、恶的特质中,各有很多的成份(心所),而这些成分彼此错综复杂的交合,就形成了种种不同型态的感情表象。所以,感情,如果我们只是从感情的表象去了解,就会受困于感情的多样化而掌握不到问题的核心。比方说夫妻之间的关系,有的像兄妹,有的像父女,有的像朋友,有的像情人,甚至有的像仇人;同样的,爸爸对女儿,妈妈对儿子,也都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后关键点是人性深处的综合表现,是人性的本质,我们才能对感情做一个最忠实的评鉴。 什么是人性善、恶的特质呢? 基本上,烦恼心所,是对我们心性有污染的成分,包括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根本烦恼及一些随烦恼;而善心所,是指对我们生命有所提升的,如信、精进、禅定、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惭愧等等。一般说来,如果感情是纯净的,多半是从信、惭愧、无贪的立场出发,比方对元首效忠,对爸爸孝顺,这是从信出发,也就是他认为这样做是好的,正确的,接受这个观念,所以就产生了孝心、忠心的心理。可是就男女的感情来说,最核心的元素是贪(当然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之间也有部分是靠贪来达成的。) 因为有贪,我们心性无法达到最深刻的纯净,而产生感情,感情的产生,是彼此得到协调、得到沟通。而如果两方面变成排斥,就是瞋。为什么会贪?会瞋?就是因为痴,这是人性最深刻的烦恼。 从上,我们已经到人性中,贪的元素,是男女感情的症结,接着我们再继续从贪的角度来分析男女的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太太的美貌,有人贪太太的钱财,有人贪太太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这都是贪着。但是男女之间贪着最深的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 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第一层次是色,也就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第二个是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所以,有时专家建议夫妻之间要找共同的爱好,其实就是找沟通点,也就是感情的培养。 第三个是爱,爱已经是一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第四个层次是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只是一种须要解决的心理反应。 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女之间互相贪着的情执。 所以如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 以上所讲的,是说男女的感情,不可以从某一个上来看。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着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着比对太太的贪着更强烈;而有的夫妻之间根本没有了吸引力,为什么又不离婚?这可能是为了面子,为了小孩。所以感情的问题,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心性清净与否的问题。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的人,就是因为他烦恼重、太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这个人他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让他的善性激发,对方再怎么无理,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 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关键。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必须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他的心性,让他人性陷入无知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这就是今天的第一个主题——惑。 第二部分谈到业、果报的问题。我们常讲的一见钟情就是如此。今天你不是碰到他,就结不了婚。这就是业力,就是你的果报(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如此的。)所以,中国人讲夫妇结合的两种因素,一是报恩,一是报仇。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要是恩情还未了或愈结愈深,下辈子还是要结为夫妇,跑不掉的,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喜欢人。今天我们了解业力的力量就知道,夫妻之间反目,一半属于业力,一半属于烦恼。就是因为你跟他有仇,所以他故意让你跟他结婚,让你爱他爱得很深;让你痛苦。如果夫妇间有这种情形,不要怨对方,从业力立场来看,你今天被报仇了,要知道这是你以前对不起人家,你要甘之如饴的接受,而且反过来要感谢他、珍惜他,不要再结仇了。今天你跟他做对,他也就跟你做对,仇就结得更深了。他恼害你,你承受下来,我好好对你,将恩情来赎我以前的不好,只有这样,才能把怨仇解掉,否则怨仇没有解掉,下辈子还要再来结仇,何苦呢?所以今天要了解到,生命的现象确实如此,以前种下恶因,今天要承受恶果,如果你没有业力的正确观念,就会埋怨,就没办法把恶果解掉。 所以结论就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感情,在心性的立场上,要净化我们的心灵来解除烦恼的束缚而超越对众生的感情;在业果的立场上,要用报恩的心情跟行动来对待我们的怨仇而消除业果。这样才是面对感情,最有智慧的处理方法。 感情-例句与用法1. 她伤害了我的感情。 She hurt my feelings. 2. 他的热情的演讲打动了我们的感情。 His passionate speech had an effect on our emotions. 3. 肖邦的乐曲唤起了她极其复杂的感情。 Chopin aroused very complicated emotions in her. 4. 我讨厌这种肤浅的感情。 I hate this kind of cheap emotion. 5. 人们常说女人比男人更富于感情。 Women are often said to be more emotional than men. 6. 他只是在玩弄她的感情。 He's just trifling with her affections. 7. 不要把感情浪费在他身上,他是永远不会爱你的。 Don't squander your affection on him, he'll never love you. 8. 她的微笑掩饰了她的感情。 Her smile masked true feelings. 9.还有在北方的大部分方言中都带有“感情”一词。比如说:感情这钱不是你花,不知道心疼。 词义翻译(1) [emotion;feeling;sentiment]∶对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 易激动的感情 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最后一课》 (2) [affection;attachment;love]∶对人或事物关心、喜爱的心情 感情真挚 (3) 其它相关解释: [heart;susceptibility;sentiment;REINS] 感情是什么?是无知的等待?是愚昧的放弃?是舍不得伤害?是学会去珍惜?是默默地离开?还是……? 感情是 希望能和你在一起,我不知道能一起走多远,但我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我一直爱你,直到永远…… 希望睡觉前可以问你,希望说时可以抱你,希望醒来可以看到你,一直都这样希望,直到永远…… 感情是爱 爱是一个过程,只有爱过、伤过、痛过,她才成为一种经历,我们也才更懂得去珍惜…… 爱不是占有, 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脸盆里,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 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 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 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万一变不成就不爱他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两人在谈情说爱的时候, 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 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实际: 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 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 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 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可以实现的诺言, 最好是承诺做不到的事, 反正做不到的,随便说说也不要紧, 请记住:”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我晓得我们的心里存放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永远在一起,也希望永远不分离…… 永远永远…… 感情是 在一起时很舒服、很快乐,不在一起时,很牵挂,很想念…… 感情是舍不得伤害,因为对你有感情,所以就不想让你伤心,所以舍不得伤害你…… 感情是该离开的时候就默默地离开,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感情是等待,当对你有了感情,我宁愿一直这样傻傻地等待,可以不顾一切地等待…… 感情是放弃,对你有了感情,就希望你能幸福,于是就学会了放弃…… 感情是爱也是恨 爱有多深,因为恨就有多深…… 感情,她是世上最最复杂,也是最最简单的东西; 她是世上最最容易拥有,也是最最容易失去的东西; 他是世上最最让人喜欢,也是最最让人讨厌的东西…… 感情````人类最大的弱点!!! 感情是让人矛盾的祸根!!! 感情是上天赐予人的财富,没有感情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人所倾注的东西就是投入了感情~ 感情是需要两个人去维护的。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珍惜。 感情的箴言1、Where there is great love,there are always miracles.哪里有真爱存在,哪里就有奇迹。 2、Love is like a butterfly. It goes where it pleases and it pleases where it goes.爱情就像一只蝴蝶,它喜欢飞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 3、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I could walk for ever in my garden.假如每次想起你我都会得到一朵鲜花,那么我将永远在花丛中徜徉。 4、Within you I lose myself,without you I find myself wanting to be lost again.有了你,我迷失了自我。失去你,我多么希望自己再度迷失。 5、At the touch of love every one becomes a poet.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是诗人。 6、Look into my eyes-you will see what you me an to me.看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7、Distance makes the hearts grow fonder.距离使两颗心靠得更近。 8、I need him like I need the air to breathe.我需要他,正如我需要呼吸空气。 9、If equal affection can not be,let the more loving be me.如果没有相等的爱,那就让我爱多一些吧。 10、Love is a vine that grows in to our hearts.爱是长在我们心里的藤蔓。 11、If I know what love is,it is because of you.因为你,我懂得了爱。 12、Love is the greatest refreshment in life爱情是生活最好的提神剂。 13、Love never dies.爱情永不死。 14、The darkness is no darkness with thee.有了你,黑暗不再是黑暗。 15、We cease loving ourselves if no one loves us.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 16、There is no remedy for love but to love more.治疗爱的创伤唯有加倍地去爱。 17、When love is not madness,it is not love.如果爱不疯狂就不是爱了。 18、A heart that loves is always young.有爱的心永远年轻。 19、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 20、Love is like the moon,when it does not increase, it decreases.爱情就像月亮,不增则减。 21、The soul cannot live with out love.灵魂不能没有爱而存在。 22、Brief is life,but love is long.生命虽短,爱却绵长。 23、Who travels for love finds a thousand miles not longer than one.在爱人眼里,一千里的旅程不过一里。 24、Love keeps the cold out better than a cloak.爱比大衣更能驱走寒冷。 25、Take away love,and our earth is a tomb.没有了爱,地球便成了坟墓。 26、My heart is with you.我的爱与你同在。 27、I miss you so much already and I haven't even left yet.尽管还不曾离开,我已对你朝思暮想。 28、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我会想你,在漫漫长路的每一步。 29、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为何忙碌,我都会在此守候。 30、Passionate love is a quench less thirst.热烈的爱情是不可抑制的渴望。 31、The most precious possession that ever comes to a man in this world is a woman's heart.在这个世界上,男人最珍贵的财产就是一个女人的心。 32、One word free su so fall the weight and pain in life.That word is love.有一个词可以让我们摆脱生活中所有的负担和痛苦,那就是“爱情”。 33、Every day without you is like a book with out pages.没有你的日子就像一本没有书页的书。 34、Love is hard to get into,but harder to get out of.爱很难投入,但一旦投入,便更难走出。 35、Love is a light that never dims.爱是一盏永不昏暗的明灯。 36、May your love soar on the wings of adovein flight.愿你的爱乘着飞翔的白鸽,展翅高飞。 37、Who has never loved,has never lived.人活着总要爱一回。 38. 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 人为什么会有感情人为什么会有感情或情感?这是一个困惑许多人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因为有爱。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若没有情感,就如行尸走肉;等等,这些回答都是答非所问,牵强附会。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情感的本质及情感对于人生存与发展的实际意义上考察。 一、什么是情感?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3、情感的全新定义。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4、情感的哲学定义: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理解情感的哲学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类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整个社会,它们分别形成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 2、事物的价值关系并不是指事物的价值量(或使用价值量),情感的强度也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而是与事物的价值量有着特定的函数关系。 3、事物的价值大小不仅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有关,而且还与主体及环境的品质特性有关,因此人的情感强度不仅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有关,而且还与主体及环境的品质特性有关。 二、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价值与情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2、情感对价值具有反作用。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 ⑵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 3、情感具有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异步性、量度上的差异性、方式上的局限性、机制上的异化性。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情感与价值存在复杂的对应性。⑴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 ⑵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⑶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 ⑷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 ⑸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⑹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⑺、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 ⑻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 ⑼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 ⑽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⑾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三、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的生存与发展要核心内容上就是对于价值的生产与消费,那么,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就是:人类依靠情感来识别价值、表达价值、区分价值、计算价值、选择价值和创造价值。 1、人类通过情感感受来识别价值外界事物的不同类型的刺激信息分别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使人形成了对于该事物的不同品质或属性的认识。人的感觉器官分为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等五大类,分别形成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五种感受形式。价值是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信息依附于或隐含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信息之中,并通过人的五类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使人形成一种特定的感受形式:情感。总之,情感的感受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感知过程,简而言之,人类就是通过情感感受来识别价值。 2、人类通过情感交流来表达价值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的相互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和多变,这就要求每个人一方面通过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关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又通过识别他人的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价值关系,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人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 3、人类通过情感模式来区分价值。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人类通过不同的情感模式来反映各种事物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人的情感模式复杂多样,可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例如: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社会情感等四大类。 4、人类通过情感思维来计算价值。人通过价值观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通过情感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再通过情感的相应运算方式来计算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然后,通过意志的相应运算方式来计算自己的相应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并选择出最佳的行为方案。 5、人类通过情感强度来选择价值。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其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它与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生理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激信号不是事物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是事物的价值特性,具体地讲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这种刺激信号往往是一种抽象化的、复合型的关系信号,它既可以是复合的色彩、形状、体积、重量、声音、图象等物理化学信号,也可以是语言与文字所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些复合型信号代表着事物的价值特性,而不是代表着事物的某种物理化学特性。当事物的价值特性作用于或即将作用于人时,人脑将以一定的情感强度来感受它。 既然情感的产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那么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费希纳定律”,由此可得: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即情感强度对数正比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 μ=Kmlog(1+ΔP) (9) 其中,Km为强度系数,ΔP为价值率高差,μ为情感强度。 6、人类通过意志思维来创造价值。人通过实施自己的各种消费行为与劳动行为来消费价值与创造价值,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而人的各种行为的控制是通过人的意志与意志思维来完成的。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是一种特殊认知,而意志是一种特殊情感。 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实”的问题。人只有首先了解事物的外在特性(或外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内在本质),即首先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才能对它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了解。二是评价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 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人只有了解在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以及“对我有何价值”,才能知道如何对它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三是意志(或决策)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 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就是针对事物的品质特性以及每一品质特性对于人的价值,人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行为,以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事物的价值特性。 四、情感思维如何计算价值?1、通过价值观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一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任何人都必须对所拥有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就需要以“价值观”的形式来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引导和控制人把有限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资源的浪费,提高价值资源的利用率,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增长率。 事物的价值特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价值层次性、价值多样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率等,对于人类主体来说,“价值率”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价值特性。 价值率:是指人与事物发生价值作用时在单位时间内该事物价值增量(即投入的价值量与产出的价值量之差)与投入的价值量之比。 根据“统一价值论”所提出的“价值取向性法则”(或“选择倾向性法则”),事物的价值率决定着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或价值增值速度的变化情况:事物的价值率越高,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大,价值增值速度就越高,人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越多地扩大其存在规模;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就会越多地把向该事物所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从而越多地缩小其存在规模。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率越高,人对它的肯定态度就会越坚决,对它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加速了它的发展;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对它的否定态度就会越强烈,对它的反对力度就越大,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显然,对于经济领域,价值率就是利润率,因此在经济领域,利润率是所有经济类事物的关键性指标,它决定着人们对于所有经济类事物的根本态度,决定着所有经济类事物的生死存亡。 事物的价值率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从而形成了“主观价值率”。由于价值率是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特性,那么,主观价值率必然是价值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决定和制约着价值观中的其它要素,它是价值观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总之,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 2、通过情感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人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可以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选择倾向。然而,仅仅认识事物的价值率是不够的,人仍然无法真正确定对事物的价值资源的投入原则(投入方向和投入规模)。以经济贸易方面为例,如果一个商人的年平均利润率能够达到50%,那么他对于年平均利润率只有20%的经营项目不会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反感;如果一个商人的年平均利润率只能达到15%,那么他对于年平均利润率只有20%的经营项目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当事物的价值率较小时,人不仅不会对它投入价值资源,而且还会不断把以前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只有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某个确定值时,人才会不断追加对它的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这个确定值就是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或“平均价值率”。 “中值价值率”是主体一个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它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创造能力或本质力量的最重要方面——价值增长速度,主体的情感将会以它为参考系,确定对于所有事物的基本态度:凡是价值率大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正向的情感;凡是价值率小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负向的情感。即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以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为基准,识别事物的价值率相对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从而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精确、有序和恰当的驱动力。 价值率高差:事物的价值率P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Po之差值,称为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用△P来表示,即 不难发现: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为此,对情感做出如下定义: 情感: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P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定义为人对该事物的情感,用μ来表示。 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总之,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 五、意志思维如何创造价值?1、认知、情感与意志的本质认知的本质:人脑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认知,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最基本形式。认知包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其中:感性认知是指人对事物所发出的刺激信号进行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如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冷热等方面的感知;理性认知是指人对概念或概念系统(即事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认知、理解、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 情感的本质: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情感,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情感包括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感性情感是指人对事物发出的感性刺激(如物理或化学刺激)信号所产生的感觉取向、知觉取向和表象取向。由于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因此情感是一种特殊认知。 意志的本质:人脑对于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意志,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三种基本形式。意志包括感性意志与理性意志。感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感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感性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力劳动需要克服机体在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血管扩张、神经紧张等感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理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理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脑力劳动需要克服大脑皮层在接受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时所产生的思维迷惑、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信仰失落等理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由于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因此意志是一种特殊情感。 2、认知情感与意志(即知、情、意)的关系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其次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知、情、意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3、意志思维的基本程序。人的意志思维系统有五个基本层次,分别具有特定的价值功能,并服务于特定的行为内容。意志思维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自身行为价值关系的概括、推理与计算,就是人脑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设计与规划。意志思维可以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的逻辑程序。 价值目标的确立(即超复杂行为的确定)。人在某一时期内通常会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价值需要,并在大脑中会形成相应的主观欲望,为满足这些欲望必须依靠实施某一种超复杂行为来完成,并会具体表现为某一种价值事物(如金钱、地位或爱情)的获取。当有几个欲望同时产生时,人就会通过对超复杂行为或价值事物的价值率进行计算或比较,确定一个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奋斗目标。这一过程的生理机制是:超复杂行为所对应的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灶具有最大的兴奋强度。 整体规划的制定(即复杂行为的确定)。价值目标确定以后,需要制定一个整体规划。一个超复杂行为通常是由若干个复杂行为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起来的,大脑对各种不同的复杂行为及其不同的组合进行试探,找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组合方式,这一过程往往会反复进行多次,从而形成多个整体规划进行选择。这一过程的生理机制是:由多个复杂行为组合成的超复杂行为所对应的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灶群具有最大的兴奋强度。 实施细则的制定(即简单行为的确定)。整体规划制定后,需要制定一个实施细则来安排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任务。任何一个复杂行为通常又是由若干个简单行为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起来的,大脑对各种不同的简单行为和不同的组合进行试探,找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组合方式,这一过程也往往会反复进行多次,从而形成多个实施细则进行选择。这一过程的生理机制是:由多个简单行为组合成的复杂行为所对应的大脑皮层中兴奋灶群具有最大的兴奋强度。 具体动作的落实(即本能行为的确定)。实施细则制定后,需要落实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动作要领。任何一个简单行为通常又是由若干个本能行为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起来的,大脑对各种不同的本能行为和不同的组合进行试探,找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组合方式,这一过程也往往会反复进行多次,从而形成多个具体动作(或简单行为)进行选择。这一过程的生理机制是:由多个本能行为组合成的简单行为所对应的大脑皮层中兴奋灶群具有最大的兴奋强度。 经验教训的吸取。人在意志的运行过程之中,总是不断地对价值目标、整体规划、实施细则、具体动作的价值率进行事前预测、事中试探和事后比较,然后不断地对认知计算系统、情感计算系统和意志计算系统进行修正,以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目的。 归纳起来,意志思维或意志计算的逻辑程序是:人以既定的“价值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知情意系统”为价值计算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确定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确定和调整“价值目标、整体规划、实施细则和具体动作”,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原有的“知情意系统”,达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目的。 六、人类情感如何进化?达尔文认为,人类机体状态与生物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生物种类不断分化而增多,细胞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组织功能不断深化而加强。人类的情感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不断分化而增多,情感的层次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情感的行为驱动功能不断进化而加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情感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情感进化论。 1、情感进化的内在动因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是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的内在动因。 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 2、情感进化的基本阶段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价值关系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单因素价值、多因素价值、可变性价值、多样性价值、多层性价值,因此人的情感也相应地经历五个自然进化阶段。 ①、趋性情感。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价值评价方式,很低等的生物只能对具有单一物理化学特性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并产生一种选择倾向——逃避或趋近,或者以光为标准,或者以热为标准,或者以水为标准,或者以土为标准等。因此,趋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单因素价值”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单因素情感”。如草履虫对于草酸的趋近。 ②、刚性情感。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评价方式,动物能够通过若干形式的无条件反射来感知具有复合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价值关系。不过,这种情感需要经过长期进化才能建立起来,而且不容易改变,不存在任何灵活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灵活调节。刚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因素价值”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 “多因素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鱼类、昆虫类、鸟类动物等。 ③、弹性情感。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评价方式,动物能够通过一级或若干级的条件反射来感知和学习多种价值关系的变化,并灵活调节情感反应的强度,使之与价值关系的变化相对应。弹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可变性价值”产生可变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可变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哺乳类动物等。 ④、知性情感。这是一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高等动物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有利事物和各种各样的有害事物,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情感。知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样性价值”产生多样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多样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灵长类动物等。 ⑤、理性情感。这是一种最高级的评价方式,人类借助于语言对各种价值关系进行归纳与抽象,并形成相应的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再对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全面地、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关系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性,探索各种价值之间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个方向上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价值层次的、辩证统一的、高度理性的情感。在理性情感的引导和控制下,人懂得了低层次价值应该服从高层次价值,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人还懂得了价值关系是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负向价值往往隐含着正向价值,正向价值又往往隐含着负向价值。理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层性价值”产生多层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多层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只有人类。 3、情感进化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同生物的形成与发展一样,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其发展方向表现为情感的形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灵活性越来越强,准确性越来越高,前瞻性越来越好,人可以针对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来及时地、灵活地、准确地调节自己情感反应的方向、大小、形式与层次,从而准确无误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思想。 情感进化的发展方向还可表现为情感与认知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在趋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完全混为一体;在刚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仍然混为一体,不过有逐渐分离的趋势;在弹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进一步分离;在知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各自可以独立发展;在理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不仅可以独立发展,而且可以进行新的整合。 不管怎么样,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进化的发展方向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发展方向。 怎么面对感情和利益随着当今社会的一体化,人类对于感情和利益几乎无法独立,那么感情和利益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感情和利益,其实这就好像一架天平的两个托盘,不是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的问题,而是看你的思想和认识会偏向哪个。 如果你偏向感情,那么你在托盘里加一个砝码,天平就会立马倒向感情,至于现代社会的感情和利益。 要明确人们追求的东西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生命的需要。这是由于现在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改变了,他们不再认为有梦想就了不起。也不再寻求生命的深度意义,他们寻求的就是现实生活的生存。由于这种追求已经现实得不可以再现实了,因此人们变得低俗,愚昧,疯狂。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高雅社会的必经途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