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肝褐牛肝菌 |
释义 | 中文学名 肝褐牛肝菌 拉丁学名 Xerocomus cheoi (Chiu) Tai 中文别名 周氏牛肝菌 同物异名 图 611 肝褐牛肝菌: 1. 子实体, 2. 孢子(裘维蕃, 1957) 分类地位 伞菌目、牛肝菌科、绒盖牛肝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1.5-5cm,半球形至扁平,中部略隆起,不粘,幼时肝褐色,后期玉桂红色,表面密被深褐色丝状鳞片。菌肉中部比较厚,污白色,受伤处变淡褐色或淡红色。菌管琥珀黄色或橙黄色,成熟后黄绿色。与菌柄直生至稍凹生,受伤处变蓝色。管长0.4-1.2cm,与管面同色。菌柄近柱形,长3-6cm,粗0.3-0.7cm,常向上渐细,基部可膨大,顶部蜜绯色或棕土褐色,表面光滑,内部实心。孢子椭圆形,棕色,8-11μm×4-5(9×5)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常发生于油杉(Kereleeria evelyniana)下地上。 分布地区 此种以现于云南省的大理、昆明。 经济用途 可食用。另外属外生菌根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