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肝肠循环
释义

又称为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此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动物实验显示,抗菌药物抑制肠道细菌后,可降低某些药物的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的意义决定于药物在胆汁的排出率,药物在胆汁排出量多时,肝肠循环能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如果能阻断该药物的肝肠循环,则能加速该药物的排泄。如洋地黄毒苷 中毒,服用考来烯胺可在肠中与之结合,阻断其重吸收,增加其排泄。

另一解释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胆汁排泄往往是主动过程,有酸性、碱性及中性三个主动过程排泄通道。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后的药物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部分药物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被重新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而在药效学上表现为药物的作用明显延长。也有些结合性代谢物经胆汁排入肠道后,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会再次吸收形成肝肠循环。洋地黄毒苷肝肠循环较多,与其作用持久有关,吗啡,地西泮,炔雌醇也是如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