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阳
释义
1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甘阳,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2008年被中山大学聘为逸仙学者讲座教授,2009年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中山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将错就错》、《古今中西之争》、《通三统》和《文明·国家·大学》。

基本资料

甘阳,杭州人,1952年生。

个人履历

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同年在北京创办象征中国学术新生代崛起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主编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等成为八十年代的文化标志之一。

1989年赴美入著名学府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长期进修,先后师从社会理论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政治哲学家爱兰·布鲁姆( Allan Bloom),法国名史家孚雷(Francois Furet),以及中国政治学家邹谠等名师,广泛研究社会理论,政治哲学,西方文明史。

1999年起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高访学者,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并担任英文学刊The China Review常务编委,北京“中国文化论坛”理事等学术职务。

2008年被中山大学聘为逸仙学者讲座教授。

2009年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2011年7月1日被聘为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成就与争议

甘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八十年代组建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被普遍看成象征当时中国学术新生代的崛起,日后中国思想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如刘小枫,陈来,阎步克,陈平原,陈嘉映,李银河等,均出自这个编委会。甘阳在八十年代主编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文化:世界与中国”(三联书店),是对那个时代影响最大的丛书之一,不仅奠定了当代中国对西学研究的基础,也为当代中国“反思现代性”浪潮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参见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著《古今中西之争》等)。从美国回来以后,甘阳再度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的《政治哲人施特劳斯》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有理论深度的研究,直接引发了中国学术界近年的”政治哲学转向“,而他近年大力提倡的“通识教育”理念,更强烈推动了中国主要大学纷纷走向通识教育道路,从而被公认为“中国通识教育之父”。

语录

“一个真正的中国精英首先必然具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从根本上来自于对中国文明的充分自信。打造“中国的精英”,就是要打造对中国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觉,从而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具有高度自信的有教养的中国人。”

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甘阳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八十年代后期发表的“自由的理念”被公认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开山之作,但他九十年代中期发表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则被看成是中国新左派的代表作,而他2002年的《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则更被看成是中国保守主义的理论奠基。自甘阳1999年从美国回到香港大学任教以来,晚近十年来他的几乎每篇文章以及访谈演讲往往都引发中国思想界的新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2003、2004、2005年的“年终特刊”都以甘阳的访谈作为头条文章刊出,在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些访谈分别是《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复兴》和《关于中国的软实力》。甘阳2005年在清华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新时代的通三统”,提出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以及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儒家社会主义”,在海内外引发重大反响,西方学者Daniel Bell等将甘阳的“儒家社会主义”提法命名为“左派儒学”,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2007年初甘阳在南韩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论文,提出“中国道路六十年”的概念,强调不应以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不应以改革以来的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该文随后以“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发表于《读书》2007年6月号,这一“两个三十年连续”的观念目前已经成为思想界最重大的话题。2008年12月甘阳应邀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开讲“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提出“第二次思想解放”即从对西方迷信和美国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观念,视频播出后引发巨大反响。2009年4月甘阳再次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开讲“富强与文雅”,提出中国发展的真正目标并不仅仅是富强,而是“文雅”即中国文化的复兴,视频播出后影响巨大,广受各界好评。

重新阅读西方

用两句话来概括,分别是“重新阅读西方”与“重新理解中国”。

他认为,今天我们对中国的理解,背后往往隐含着我们对西方的一套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并不是真的了解西方,而只是对西方的一知半解甚至南辕北辙的想象。针对这种流弊,他提出一个重要看法,即今天要理解中国,就要重新理解西方。而重新理解西方,在于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把西方当药铺,从西方抓药来给中国治病,而是首先要清楚,西方思想从来只是要治西方的病,所以要深入西方历史和思想的脉络,首先弄懂西方自己在讨论什么问题。按照这种态度来重新阅读西方,那么就会发现目前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的理解,很多都是错误的,把这些错误的看法用来分析中国问题或者治病,危害可想而知。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如何理解今天的美国,他指出美国并不是只有自由主义,而是同时有强大的保守主义,而晚近三十年来美国的最大变化恰恰是保守主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中国学界对这一复杂性缺乏了解。基于这种状况,他引导中国知识界最有活力的一批中青年学者致力于重新理解西方的工作,其中包括深入研究西方思想和历史、美国宪法和历史、评介列奥·施特劳斯及其学派等等。他主编的“新编‘文化:世界与中国’论丛”(三联书店),以及与刘小枫教授合作主编的“西学源流”(三联书店)、“政治哲学”丛书(华夏出版社等)、“经典与解释”丛书(华夏出版社等),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学界最有影响的读物。

重新理解中国

与此同时,甘阳提出我们同样要深入中国文明历史的脉络来理解中国,而不是按照西方的观念来理解中国。

甘阳与大学通识教育

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基本无意识的状态引向蓬勃开展。

此事起点是2003年关于“北大改革”的辩论。当时张维迎等学者在北大推出改革方案,试图在北大推行企业化管理,倡导英文教学而非母语教学等等。甘阳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评北大改革》一文,率先发起对北大改革方案的批评,随后又接连发表《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等文,北大最后对改革方案被迫做了调整。然后,从2004年开始,甘阳开始在国内大力倡导大学通识教育,认为这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真正精华所在。2005年甘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型会议(俗称“香山会议”),来自中国几十所大学的百多位学者教授参与了这次会议,并就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要盲目模仿美国大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学习美国大学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实质,特别要抓住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这两个基本点:要让本科生直接研习中外经典,改变以往的概论课;提倡学生小班讨论和助教制度,改变以前只是老师满堂灌的状况,推动学生围绕经典展开自由讨论,并且让研究生通过担任助教获得多方面锻炼。随后甘阳应清华大学邀请做通识教育示范教学,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开设全校通识课“莎士比亚政治哲学”,并通过演讲、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推广通识教育理念和探索可行的办法。2007年开始,甘阳受“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委托,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下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首届讲习班2007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第二届讲习班2008年在汕头大学举行,第三届讲习班2009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第四届讲习班2010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第五届讲习班2011年在北京大学举行。如今,通识教育的实践已经在中国大学普遍展开。

主要著述

专著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将错就错》(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

《通三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文明·国家·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

《古今中西之争》(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

主编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甘阳、李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甘阳、陈来、苏力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

《孔子与当代中国》(陈来、甘阳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

2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工作背景20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催化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博导

2007 - 2008 访问学者,化工和生物分子工程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澳大利亚。

2004 - 2007 博士后,化学工程系和化学系,University of Newcastle,澳大利亚。

2001 - 2003 博士后,材料物理和化学系,北京科技大学。

现任

1. 分会主持人,中国材料研讨会新型碳材料分会,2009

2. 分会主持人,第5届仪器科学与技术国际研讨会,2008

3. 分会主席(无机氧化物表面分会),澳大利亚胶体和界面研讨会,2007

4. 分会主持人,日本-澳大利亚胶体和界面双边研讨会,2005

5. 国际期刊编委: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2008影响因子:0.82)

6. 国际期刊论文审阅人:Langmuir,Journal of Colloids and Interface Science,AIChEJ,Reviews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7. 英文图书书评人:Physical Sciences Educational Reviews(英)

8. 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工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学科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研究方向

氧化物表面化学和表面结构表征;表面力测量和理论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胶体探针显微镜(Colloidal Probe Microscopy)的应用;单层石墨片(Graphene)的结构和性能;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的结构和性能;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化学、物理、生物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NSOM)和针尖增强拉曼谱 (TERS)的基础研究;纳米材料和低维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论著成果

1. 2002-200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晶硅裂纹尖端的原子级表面结构”,课题负责人,¥10,0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 2004-2007,“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面力直接测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AU$168,173,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3. 2006-2007,“氧化铝在水溶液中的表面纳米级结构和表面电荷态的关系”,课题负责人,AU$9,630,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4. 2007-2010,“无机氧化物的表面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的关系”,课题负责人,30万元,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哈尔滨工业大学。

近期科研成果简介:

1. 氧化物纳米级、原子级表面结构,微观表面化学性质的研究。我们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技术,首次成功获得了氧化铝单晶表面在大气和水中的周期结构像,论文发表于著名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Surface Science,论文评审人给予了好评(评语:“This paper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new contribution... This is an impressive piece of work…”),并被多次引用。传统观点认为氢氧化铝晶体(001)表面的羟基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不具有质子活性,此观点曾被广泛接受并被许多教科书转述,但我们证明这一论断是错误的,结果发表于著名期刊Langmuir并被多次引用,审稿人给予了很高评价(评语:“Thi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 is now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charging behavior. Thus, this work is of significant scientific value.”)。

2. 石墨烯的性质。在Geim等开创石墨烯研究热潮的前一年,2003年我们已经报道了如何从石墨上原位剥离石墨烯片层来观察超结构的工作(Surface Science 2003),2005年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工作,并把我们的方法列为产生石墨超结构的四种方法之一。

3. 纳米氧化物颗粒体系的分散性质研究。针对如何提高纳米氧化物颗粒的絮凝聚沉效率的问题,我们研究了溶液中高分子絮凝剂影响氧化物颗粒间作用力的机理,结果发表在Langmuir上后很快引起了国内《科学通报》编辑的注意,邀请我们撰写了介绍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点评文章。

4. 无机氧化物和层状材料的微观破坏机理研究。针对一些学者对多孔玻璃断裂行为的不正确认识,我专门撰写评论强调了水分子吸附在玻璃应力腐蚀中的作用,发表于物理学的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我们研究了大气中云母表面纳米级裂纹扩展的表面结构变化,论文发表于材料类著名刊物Scripta MaterialiaEuropean Physics J. Appl. Phys.

5. 纳米级表面力测量技术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用光栅原位表征和去除探针表面污染物的新方法,发表于显微镜著名期刊Ultramicroscopy。我还提出了一种探针上粘附微米颗粒进行表面力测量的新方法,以及一种快捷、清洁放置样品的新方法,结果均发表于显微镜专业杂志Microscopy Today,近三十人索要抽印本。

6. 纳米材料的仿生增韧研究。系统研究了非晶晶化纳米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利用强电流脉冲制备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发表于发表材料类著名刊物Scripta MaterialiaJ. Non-Crystalline SolidsMaterials letters,被多次引用。

7. 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研究。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属硼化物材料,拓宽了非晶晶化纳米晶的应用范围,结果未经修改发表于《材料研究学报》。

8.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质研究。系统研究了高强度合金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腐蚀性能评价方法,结果发表在腐蚀科学著名刊物Corrosion Science

近期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较大关注,国内外著名期刊数次邀请撰写综述、点评,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任分会主席,并任国际期刊编委。部分成果获得科技奖励。

2009年受邀为表面科学著名综述性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2009影响因子12.808,5年综合影响因子18.898)撰写了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的长篇综述(封面论文),这是该刊创刊28年来中国作者发表的第一篇独立署名论文。在Elsevier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热门论文排名中,本文排该刊第3,在物理科学类中(超过100种期刊)总排名第15。

2007年受邀为陶瓷领域著名刊物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撰写了氧化铝水溶液界面性质的专题综述(封面论文)。2007年受邀为科学仪器领域的著名刊物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撰写了关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改性的独立署名综述(封面论文)。2009年受邀为《科学通报》撰写了介绍高分子絮凝剂影响氧化物颗粒流变性能的点评,发表在2009年第1期的首页。

近5年我受邀1次作国际会议大会邀请报告(2009化工新材料国际会议),2次国际会议分会邀请报告(墨尔本2007陶瓷界面,沈阳2008国际仪器科学),1次国内会议邀请报告(苏州2009.10材料研讨会),3次受邀任国际国内会议分会主席(悉尼2007胶体界面,沈阳2008国际仪器科学,苏州2009.10材料研讨会),3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悉尼2005胶体界面,伦敦2009扫描探针显微镜,上海2009亚洲化学大会),5次国内会议口头报告。

2008年起我受邀任SCI全文收录的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的表界面化学等学科的编委(影响因子:18.898)。

部分研究成果于2009年同时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

代表性论著:

1. S. D. Yuan, N. Li, Y. Gan,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Preparing Alumina Nanocrystals, In preparation, 2009.

2. Y. Gan, Atomic- and Subnanometer Resolution in Ambient Conditions with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64 (2009) 99. (2008影响因子:12.808)

3. 甘阳,G. V. Franks,颗粒间作用力影响颗粒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进展,科学通报,54 (2009) 1

4. Y. Gan, A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Attaching Micro- and Nanoparticle to a Probe’s Tip for Surface Force and Near-field Optical Measurements,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78 (2007) 081101.

5. G. V. Franks, Y. Gan, Charging behaviour at the alumina water interfa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eramic Process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90 (2007) 3373-3388.

6. Y. Gan, G. V. Franks, Cleaning AFM Colloidal Probes by Mechanically Scrubbing with Supersharp “Brushes”,Ultramicroscopy, 109 (2009) 1061-1065.

7. Y. Zhou, Y. Gan, E. Wanless, G. Jameson, G. V. Franks, Interaction Forces between Silica Surfaces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Cationic Polymeric Flocculants: Effect of Polymer Charge, Langmuir, 24 (2008) 10920-10928.

8. Y. Gan, G. V. Franks, E. Wanless, Lattice resolution images of sapphire (0001) surface in air by AFM, Surface Science, 601 (2007) 1064-1071.

9. Y. Gan, G. V. Franks, Charging behaviour of gibbsite basal (001) surface in NaCl Solution investigated by AFM colloidal probe technique, Langmuir, 22 (2006) 6087-6092.

10. Y. Gan, Comment on ‘Delayed fracture in porous media’,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2006) 259601.

11. Y. Gan, Water - a clean “glue” to attach hydrophilic plates to an AFM sample stage, Microscopy Today, 14 (2006) 64.

12. Y. Gan, Book review on “Concepts of Modern Catalysis and Kinetics”, Physical Sciences Educational Reviews, 2009, to be published

13. Y. Gan, Book review on “Electrochemistry”, Physical Sciences Educational Reviews, 9 (2008) issue 2, 8.

14. Y. Gan, Book review on “Surface-Enhanced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Physical Sciences Educational Reviews, 8 (2008) issue 2, 49.

15. Y. Gan, Book review on “Optics and spectroscopy at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Physical Sciences Educational Reviews, 8 (2008) issue 2, 40.

--------------------------------------------------------------------------------

会议和访问报告:

1. 甘阳,单层石墨烯片层的STM针尖原位剥离和超周期结构研究,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苏州,2009(分会邀请报告)

2. 甘阳,水溶液中氧化铝的表面化学-结构关系研究,第13届亚洲化学大会,上海,2009

3. 甘阳,气泡浮选新工艺,第5界中美化工会议,北京,2009

4. 甘阳,水溶液中氧化铝的表面化学-结构关系研究,中科院过程所,北京,2009

5. 甘阳,非真空环境下原子分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进展,中科院化学所,北京,2009

6. 甘阳,非真空环境下原子分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进展,UK SPM2009,London,2009

7. 甘阳,走进纳米世界,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讲座,哈尔滨,2009

8. 甘阳,水溶液中氧化铝的表面化学-结构关系研究,2009新材料化工国际会议,哈尔滨,2009(大会邀请报告)

9. 甘阳,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拉曼光谱应用的探针改性研究进展,Nanophotonics 2009,哈尔滨,2009

10. 甘阳,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改性研究进展,东南大学,南京,2008

11. 甘阳,水溶液中氧化铝的表面化学-结构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北京,2008

12. 甘阳,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改性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北京,2008

13. 甘阳,水溶液中氧化铝的表面化学-结构关系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北京,2008

14. 甘阳,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拉曼光谱应用的探针改性研究进展,第5届仪器科学与技术国际研讨会,沈阳,2008(分会邀请报告)

15. 甘阳,氧化铝单晶表面微观结构的AFM研究,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广州,2008

16. 甘阳,氧化铝单晶表面微观结构的AFM研究,第14届全国催化会议,南京,2008

17. 甘阳,气泡浮选新工艺,过程工程前沿与发展海内外青年学术研讨会,北京,2008

18. 甘阳,胶体探针微球表面的污染物无损去除研究,第26届全国化学会,天津,2008

19. 甘阳,纳米级摩擦研究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哈尔滨,2008

20. 甘阳,目标、兴趣、类比、交流、坚持-从事科研的体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博士生论坛,哈尔滨,2007

21. 甘阳,纳米级表面结构表征和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哈尔滨,200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