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棠乡
释义
1 福建屏南县甘棠乡

在中国,以甘棠乡为名的乡镇有2个,分别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和贵州省黔西县甘棠乡。

简介

甘棠乡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西南部,是屏南县的南大门,东邻熙崐岭乡,北依屏城乡,西靠长桥镇,南接古田县吉巷乡,乡人民政府驻甘棠村,距县城18公里。管辖17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

辖甘棠村、洋头寨村、漈下村、巴地村、坂兜村、小梨洋村、前院村、下山口村、浙洋村、彩虹村、瑞云村、南山村、新田村、王林村、梅花地村、下山登村、上山登村17个村委会。

政区沿革

甘棠乡在民国36年为际甘乡,11保,155甲,总2307户8867人,当时区公所设在际下村。49至50年,际甘乡属屏南县第三区,区公所驻长桥;50年12月屏南县增设第四区,增划一个乡,际甘乡所属第三区,区公所设在棠口;52年全县6个区,58个乡镇;55年9月30日撤第五区,甘棠乡并入第二区;56年4月,甘棠并入长桥区;58年6月,县撤4个区,改设4个指导组,69个乡镇缩减为27个,甘棠为第一个指导小组;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际甘乡改为高峰公社,公社所在地设在甘棠村,59年5月又公社所在地甘棠村名取代公社名称,改为甘棠公社;66年4月,全县设一个镇,10个公社,下辖148年生产大队;甘棠公社管辖16个生产大队,甘棠、南山、王林、梅花地、浙洋、彩虹、前院、下山口、上山登、下山登、小梨洋、新田、瑞云、巴地、际下、洋头寨生产大队。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制,改甘棠公社为甘棠乡人民政府,当时辖16个行政村,91年增设坂兜村,辖17个行政村至今。

人口面积

全乡常住3425户,总人口14147人,男性 人,女性 人,非农业人口595人,少数民族(畲族)人口444人。辖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54亩,水田面积23225亩,占耕地面积95.5%,人均耕地1.57亩,人口密度119 /平方公里。

海拔气候

甘棠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冬季最低气温在-5℃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新田天湖顶1416米,最低海拔梅花地村780米。

资源情况

1、土地资源:甘棠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中性,土质肥沃,适合种早中稻,水田占耕地面积的95.5%,山地土质适应种油萘、茶、无核柿、蔬菜等。

2、林业资源:全乡有林地面积97302亩,森林覆盖率55.3% 经济林2700亩,未成材造林地20153亩,竹林6485亩,林森立木蓄积量149196立方米。

3、矿产资源:有花岗岩主要位于梅花地、王林村,辉绿岩储藏量约7000万立方米,下山登、会溪一带有高品位的高岭土2000多万吨,有待开发,巴地一带高质量的紫沙土1200万吨可待开发。

4、水资源:甘棠乡河流有三条,一条发源南山,流经甘棠、彩虹、下山口;一条发源新田,流经上山登、下山登、下山口;一条发源洋头仔,流经际下、巴地;三条河在小梨洋汇合,流向屏城乡境内。此河属金造溪上游,水资源总量1.46亿立方米。丰水年10%2.06亿立方米,平水年50%1.41亿立方米,枯水年90%0.92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786毫米。

2 贵州黔西县甘棠乡

简介

甘棠乡地处黔西县中部,黔西县城东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1公里。全乡辖17个行政村,176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居住着汉、苗、彝、布依、水、仡佬、满等民族,总户数8568户,总人口3856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215人,非农业人口4728人,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930亩,其中田7629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

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黔金路、贵毕高速路、黔甘路贯穿东西南北,为全乡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家西电东送重点项目黔西火电厂正在我乡建设中。抓住火电厂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电厂的拉动,预计到2008年,甘棠乡集镇人口将达到8000人以上,集镇面积达60公顷,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亿元,财政税收将达5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依托黔西火电厂在甘棠的建设,将甘棠建成全县一流的乡镇已成为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的共识。

社会经济发展

甘棠乡是典型的农业乡,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大力推广应用,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乡现在页岩砖厂一个,沙厂料场36个,蜂窝煤厂5个,黄花基地2000亩,优质错季节蔬菜基地1500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291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308.3万元,完成财政税收250万元,粮食总产量2485.8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元。甘棠乡党委、政府本着将甘棠乡集镇建设成经济实力强、产业化突出的地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总体思路,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新开发的甘棠新大街、连新街已初具规模,农贸市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修的街道宽敞明亮,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甘棠乡的小集镇建设已成为全县小集镇建设的亮点。

甘棠乡党委政府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带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目标,团结带领全乡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建成具有规模化的新田村肉鸽养殖示范点、三寨村莲藕示范点、金星村黄花梨示范点、大营村黄花生产基地,成为全县“三创三强”活动的亮点,其产品畅销省内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农户走科技兴农发展路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依托黔西火电厂的建设新建的甘棠新大街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县小集镇建设的一个亮点。

甘棠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全乡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非公经济和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甘棠乡党委、政府本着将甘棠乡集镇建设成经济实力强、产业化突出的地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总体思路,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新开发的甘棠新大街、连新街已初具规模,农贸市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修的街道宽敞明亮,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灯火辉煌,甘棠乡的小集镇建设已成为全县小集镇建设的亮点。甘棠已成为黔西县重点建设的能源大乡、经济强乡之一。

资源简介

一、煤炭资源:甘棠乡煤炭资源丰富,年产120万吨的开采点正在紧张的勘探中,预计年内将全面结束勘探论证工作。

二、水能资源:流经甘棠的沙坝河,上下游落差较大,具有较高的水力发电价值,年发电量可达120万千瓦以上。

三、旅游资源:为配合黔西火电厂的建设修建的沙坝河水库,库区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沙坝河下游的落水岩瀑布气势宏伟、仙鱼洞内景观奇特,如将沙坝河库区的旅游开发与落水岩瀑布,仙鱼洞景点同时开发,其旅游开发价值将大幅度提高。

四、劳动力资源:甘棠是全县人口大乡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可输出劳力八千人以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