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属艾比湖盆地,保护区地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3°18′~83°52′,北纬44°46′~44°58′之间,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466公顷。1983年成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白梭梭、梭梭、柽柳、胡杨、铃铛刺、沙拐枣等植物资源及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肉苁蓉、锁阳、甘草、罗布麻、苏枸杞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波斑鸨;二级保护动物马鹿、鹅喉羚、水獭、大天鹅、灰鹤、猎隼、红隼等。

简介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1983 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83]41 号文批准建立, 2001 年 6 月经国务院国办发 [2001]45 号文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准原始状态下,世界上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荒漠梭梭天然次生灌木林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景观优美,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作用尤为突出,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天然屏障。

梭梭为藜科梭梭属植物,属旱生、超旱生灌木或小乔木,是构成梭梭荒漠的主体。梭梭是温带荒漠地区的地带性植物,它的分布横跨欧亚大陆。梭梭分布在中国境内西北各地,总分布面积为11667200公顷。其中68.2%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新疆梭梭分布面积为8441600公顷,为我国梭梭分布面积的72.3%。甘家湖梭梭林区则是准噶尔盆地的精华,中国的白梭梭仅在此盆地分布。梭梭具有“沙漠活煤”之称。梭梭的燃烧值高(4 499KJ)优于煤,火力强,经久不息,其原理有待深入研究,对现有梭梭如何合理樵采,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保护区的性质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珍稀荒漠树种白梭梭母树林、梭梭为代表的荒漠植被和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为主的荒漠类型的保护区。即保护梭梭荒漠生态环境、珍稀树种、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持续利用等多项公益事业,分局是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2007年9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

功能区划

根据保护区内白梭梭、梭梭分布区域,以及便于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沙生植物种植及其他各项科学研究的开展、区内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及其他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通过各功能区不同的保护管理手段,达到高效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 保护区总面积为 82 万亩,核心区面积为 96825 亩,占总面积的 11.81% ,为梭梭、白梭梭的集中分布实行全方位的保护;缓冲区位于和新区外围,形成缓冲地带,以确保核心区避免人为干扰,促进区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面积为 389025 亩,占总面积的47.4% ;实验区位于保护区东侧,具有较为显著的荒漠化特征,适于开展各种荒漠化研究,面积为 334155 亩,占总面积的40.75% 。

生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隶属43科137属270余种植物(含盐生、水生植物),其中濒危植物物种32种,保护物种66种。主要是肉苁蓉、锁阳、罗布麻、苏枸杞、甘草等,优势树种为梭梭、白梭梭、胡杨、柽柳。区内植物类型有中亚荒漠植物区系和蒙古荒漠植物区系的2种成分。区内的兽类有15种,鸟类36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和鱼类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波斑鸨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鹅喉羚、水獭、大天鹅、苍鹰、灰鹤、猎隼、红隼10种。

景观资源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荒漠腹地,在极其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却生长着丛丛茂密的梭梭、柽柳,虽饱受风沙洗礼,满身点点斑痕,却依然屹立在烈日下,顽强的担当起防风固沙、保卫绿洲的艰巨任务。保护区内即有大漠景观,又有水域景观,生态环境独特,自然风景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科学与观赏价值。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美丽和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有价值的群落和物种,就倍受喜爱和重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自然景观:

其主要地貌为沙丘链,虽比不上塔克拉马干沙漠之大,但它的独特景色不亚于其它大沙漠。不但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自然形成的高大沙丘,而且还有沿水域边缘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景色,登上 瞭 望塔,保护区的风貌尽收眼底,使你不禁联想起大自然的造化多么神秘莫测,博大精深,的确是沙漠探险、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沿着蜿蜒曲折的四棵树河谷河床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举目远眺,满眼黄色的荒漠景观中,增添了一片绿洲,显现出戈壁绿洲奇观,远望似一道绿色长城,近看是优美的森林乐园。林中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时而活跃在丛林中,时而奔跑在沙漠里,蜿蜒的河谷中流淌着清澈透明的水,水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野生鱼类自由自在的游动。天然生长的野生芦苇,形成了林中河、河中林、林中水、水中鱼,森林、河水、飞禽走兽,相映成趣,形成了沙漠中的绿洲景色。高大茂密的胡杨林不亚于南方的热带雨林,尤其是秋季,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树叶,形成了一道金黄亮丽的甘家湖秋景,美不胜收,特别是那千年古树胡杨,显出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顽强精神,让人类感叹不已。

梭梭,在戈壁、沙漠地带,是真正的植物之王。在沙漠、土漠、盐漠上,一棵棵饱经风霜的梭梭形态各异,根深叶茂,虽经千年风沙的洗礼,却依然苍翠挺拔,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在流动性较大的沙垄、沙丘上,白梭梭林更加顽强地起着抗风固沙的巨大作用。春季进入,还可看到梭梭根下寄生着的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沙漠人参”—肉苁蓉,它是沙漠中天然独特、很有价值的稀有中医药材。

天鹅湖潮湿地面积2 万亩,这里水草丰富,芦苇在微风下左右摇摆,犹如一条彩带漂浮在水面,这里是各种野生鸟类的栖息地,还是亚欧候鸟的迁徙地,每逢春秋两季,以大天鹅、野鸭为主的成千上万的各种水鸟汇集到这里,变成了鸟类的天堂。宛如一片优美的乐园,绿草碧湖、蓝天白云、鸟儿起落飞翔、鱼儿水中游荡,美丽如画。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信步湖畔,必会被那亭亭玉丽于碧波之上的美景而陶醉,那鸟语花香的浓浓春意,会使你心旷神怡,凭添遐意。

保护甘家湖地区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自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这片荒漠中的绿洲,留给子孙一块山清水秀的净土。这是惠及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是落实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好世界上也是我们人类尤其是我们新疆唯一一块稀有的天然梭梭林,让梭梭林永远成为我们天山北坡经济带和金三角地区社会发展、人类繁衍生息、阻挡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让梭梭林这片我国乃至世界上荒漠生态系统的自然本底,永远保持准原始状态,永远与人类和谐共存!

保护价值及任务

保护意义

从地理位置上看,乌苏地处北疆腹地,位于天山北坡,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首先推出的地区和重点经济带。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我们应当认识到乌苏整体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特别是西北两面紧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阿拉山口和托里风口,长年饱受风沙侵袭,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地沙漠化、荒漠化趋势加重,水源枯竭,灾害性天气增多等,对乌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

分析乌苏市生态环境,不难看到,正是因为在乌苏市西北部分布着 460 万亩天然荒漠林,尤如一把巨大的生态保护伞,保护着甘家湖地区以东金三角地区至天山北坡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百万各族人民的生存。严格的说,甘家湖林区的荒漠生态林是我们整个北疆地区的“生命保护线”。

生态价值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白梭梭、梭梭、柽柳、胡杨、铃铛刺、沙拐枣等植物资源及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肉苁蓉、锁阳、甘草、罗布麻、苏枸杞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波斑鸨;二级保护动物马鹿、鹅喉羚、水獭、大天鹅、灰鹤、猎隼、红隼等。梭梭林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典型性。甘家湖自然保护区有着完整的梭梭荒漠生态景观,既有着高大的沙丘、低矮起伏的沙地,又有平坦的盐漠、水域、沼泽。保护区内有准原始状态的梭梭荒漠林、白梭梭以及胡杨、柽柳等典型沙生植物和多样的地貌特征共同构成了典型的梭梭荒漠生态景观。其植物类型可分为沙生、盐生、沼生三种类型。

二是稀有性。保护区分布有 270 种植物,53 种野生动物,植被覆盖率 65% ,这在中国干旱荒漠区是不多见的。保护区内有大面积成片的梭梭、白梭梭、胡杨、沙拐枣、中麻黄、甘草等。

三是多样性。保护区植物种类达2 门,3 纲,43 科,137 属,270 种。共有野生动物 3 纲,19 目,35 科,53 种;其中爬行纲, 1 目,2 科,2 种;鸟纲、15 目、26 科、36 种;哺乳纲、5 目、9 科,15 种;昆虫156 种。

保护区共有兽类13 种,鸟类24 种,爬行两栖类和野鱼12 种,植物270 种。

保护任务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保护、濒危物种的保护、遗传资源的保护。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管理现状

管理机构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塔城地区和博州两地州,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机构名称为“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在自治区林业厅,机构规格为正县(处)级。管理局下设两个分局,分别为“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苏管理分局”、“精河管理分局”,分局规格为副县(处)级。根据《关于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批复》(新机编字 [2004]66 号)、(塔新干 [2005]2 号)、《关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的通知》(塔地机编办字[2004]70号)和《关于塔城地区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批复》(塔地机编办字[2008]65号),核定分局人员编制 22 名,领导职数3名,其中局长 1 名(副县级)、书记1名(副县级),副局长 2 名(副县级、1名由森林武警乌苏大队领导兼职不占领导职数),局机关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8名。另据《关于同意地区林业种苗管理站等4个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批复》(塔地人字[2008]131号),乌苏分局被批准为事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局乌苏分局办公楼地处乌苏市中心地段和平路9 号,与市委、市政府比邻,办公大楼为旧楼改造,总面积为2400 平方米,局内设有宣传培训中心80 平方米、文化娱乐中心90 平方米。管理局乌苏分局为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护质量,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先后完成2400 平方米的办公楼及 5个管护站建设,即三排中心管理站350 平方米、四棵树管护站150 平方米、五道泉管护站150 平方米、也可夏管护站100 平方米;恰开尔管护站100平米;建设30 米高的瞭望塔一座,完成各类宣传牌、标志牌,林班界碑、小班界桩及生活压水井、栅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林区巡护北京吉普越野车2辆,摩托车16 辆。

管理措施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保护目标明确,以保护荒漠植被及其生态环境的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目标。1982 年新疆林科院对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考察;1983 — 1987 年,塔城地区森防站在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昆虫调查; 1992 — 1995 年,新疆林科院在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鹅喉羚栖息地研究;2000 年3 月,新疆林科院编制完成了《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 年5 月,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对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分类经营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保护区本底资源情况。

保护区自建设以来,乌苏分局积极履行各项职责,建立正常的巡护制度,积极保护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