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巴拉雷达站 |
释义 | 概述古之烽火台,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旦边关有战事,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以传递情报、通报敌情。现代国土防空中,担负空中警戒的雷达站,起着侦察、预警、警戒、引导重任,被誉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烽火台”。甘巴拉雷达站是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站,位于西藏地区的甘巴拉山顶上,于1965年10月建站,现隶属驻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空军雷达部队第十四旅某团。“甘巴拉”,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逾越的山峰,是喜马拉雅群山中的一座高峰,海拔5374米,空气含氧量只有48%,冬春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被喻为“生命禁区”,它南临羊卓雍湖,东接冈底斯山,西连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西藏中心。居于高原航空港拉萨机场附近,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祖国与东南西亚各国的重要航空枢纽,每周有六批国际航班途经雷达站上空到拉萨机场落地加油。主要肩负对空警备、防空预警、探测和监视飞行器,并负责组织实施途径西藏地区的领导人专机、军航、民航、国际航班飞行管制,飞行引导,同时为空军、防空部队和二炮部队等作战系统提供预警情报支持,这里是构成中国防空网的一个重要支点。 曾于1993年7月被空军党委授予“甘巴拉模范雷达站”荣誉称号,1994年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连续25年保持“优质雷达情报站”的荣光。雷达站的特点 一,雷达兵驻地的自然环境恶劣。雷达要发挥预警作用,海拔越高高频电磁波就覆盖的越广,所以雷达站一般都是在高山或者周围环境广阔的海岛。 二,雷达兵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雷达兵常年处于作战状态,他需要时刻监控祖国的天空。有一句话这样说"开机即战斗",说明雷达兵的平时和战时比较模糊。 三,雷达站分布零散。一般陆军一个团相对集中在一个地域,雷达兵以一个站为单位驻扎在一地,驻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距离上级近则几十上百公里,远则几百公里。这就要求雷达站站长有很高的指挥决策能力和处置一些特殊事件的能力。 四,作战中首当其冲。现代战争中,雷达在战争爆发后首先投入使用,也是要首先摧毁的目标。 工作生活环境 甘巴拉雷达站的外界环境比较恶劣,主要是风大,缺氧和补给苦难。风大,一般八级大风很常见;缺氧,夏季空气中氧气浓度是海平面的60%,冬季只有45%;补给困难,主要是交通条件不良,遇到大雪封山,雷达必须的油料上不来,就必须雷达兵自己下山去背上来。 但近年来因为上级的重视,甘巴拉雷达站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可以收看电视,自己种植蔬菜。该站的大学生官兵也越来也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