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妇人之仁 |
释义 | 成语:妇人之仁 发音:fùrénzhīrén 释义:仁: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示例:吴王有而无丈夫之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用法 作宾语;指不识大体。 『妇人之仁』:指主妇杀鸡时不敢下手,常流露出不忍的神情,后来楚汉相争,鸿门宴中,项羽因刘邦为年长老者,而犯了妇人之仁没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刘邦的决心,所以后来丢掉了天下,最终自己也被刘邦杀死。由于楚汉相争,从此这个成语就十分出名了。项羽犹豫中可以妇人之仁地放过了刘邦,而刘邦取天下的时候,就不会给项羽再有机会。『妇人之仁』,兼指还有同情自己敌人的意味儿。 项羽重情义,刘邦得民心。 第一次,妇人之仁是宋襄公,打出仁义的大旗,不肯趁人之危,利用楚国军队渡河的有利时机攻击楚军,而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正々堂々的决一死战,结果宋襄公即便亲自压阵,也还是因为已经错失良机,人少的宋国军队根本就不是人多势众的楚国军队之对手; 第二次,妇人之仁是项羽(已见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